“乙肝小三阳”的母亲能给孩子喂母乳吗?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新生儿在出生 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乙肝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于分娩过程中,且接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新生儿也具有免疫力,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新生儿在出生 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乙肝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于分娩过程中,且接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新生儿也具有免疫力,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乙肝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在继续加强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区乙肝疫情与防控工作实际,决定开展华州区乙肝疫苗补充免疫接种工作。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联合使用,是全球公认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黄金方案 ,对高风险人群的保护成功率超过95%。这种“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双重策略,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哪些人必须使用?本文将为您揭开联合免疫的科学面纱。
乙肝是全球性健康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57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88.7万人因乙肝相关疾病离世,我国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那预防乙肝最有效的办法有哪些呢?
哪吒打败的是人心中的成见,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群人在打败一群妖怪——“艾梅乙”。“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合称。如果孕妇感染了这三种疾病,就有可能通过怀孕、分娩、哺乳等途径,把病原体传给宝宝,危害宝宝健康。
哪吒打败的是人心中的成见,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群人在打败一群妖怪——“艾梅乙”。“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合称。如果孕妇感染了这三种疾病,就有可能通过怀孕、分娩、哺乳等途径,把病原体传给宝宝,危害宝宝健康。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乙肝的传播途径。据权威医学数据显示,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的共用餐具、同桌吃饭,传染的风险极低。就像专家所说:“正常的生活接触,包括一起吃饭、拥抱、握手等,一般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每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聚焦“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肝脏作为人体最复杂的代谢器官,却在“沉默”中承受着现代生活的重重压力。
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从而减少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沉重的疾病负担。
3月18日被定为全国爱肝日,其设立背景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鉴于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新发病例数不断增加,人民肝脏健康正面临严峻挑战。为了集中社会各界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参与预防肝炎肝病工作的热情,广泛传播预防肝炎肝病的科学知识,引起人民群众对肝脏
乙肝感染者分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前者只是携带病毒,没有肝炎症状;后者则出现肝炎症状,需要药物治疗。 就是因没有肝炎症状,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
《三亚市20-50岁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倡议书》于近日发布,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乙肝疫苗接种活动,尽快预约登记,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你们好!乙肝危害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影响个人健康与家庭幸福。目前乙肝没有特效药物,很多患者需要长期遵医嘱进行抗病毒药物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今天的《健康讲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乙肝的防控知识。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其感染后的病情发展可能引发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对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构成巨大威胁。鉴于乙肝目前尚无
大家好!我们诚挚地向您发起一份乙肝疫苗接种倡议。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通常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急性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等,
众所周知,在我国,一般新生儿出生后,在24小时内就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一针,尤其是对于母体原本就患有乙型肝炎,或是母体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孩子来说,除了要接种乙肝疫苗以外,还需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你知道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还不太完善呢,那时候乙肝病毒大规模传播,原因就是重复使用针具。这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一代人的身上。
参考资料:[1]南鹏,歧红阳,王志民.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耐药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5,48(01):23-26.[2]冯锋,齐静,娄娜.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营养干预对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
乙肝(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感染HBV时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者;感染时年龄越大,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越高。新生儿及1岁以下婴幼儿的HBV感染慢性化风险为90%,而成人HBV感染慢性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