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论家|“铁饭碗”还是“数字游民”,新世代青年怎么选?
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技术迭代与就业结构持续演进,不同世代青年群体的就业理念不断演化,展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择业取向和价值导向。
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技术迭代与就业结构持续演进,不同世代青年群体的就业理念不断演化,展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择业取向和价值导向。
如果你不想朝九晚五的打工,如果你想工作但不上班,如果你想在发达国家赚钱在发展中国家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数字游民。冬天在清迈晒太阳,夏天去大理看苍山洱海。住在月租几千的民宿,打开电脑,工作几小时,其他时间用来生活。这是数字游民的“理想”生活方式,这样的工
一口气把程苓峰这本《腾讯·悟空》看完,一个大的感触是,程苓峰真的非常自由,且可以不逾矩,他完全是以一种六经注我的态度来写这本书。写书需要很强的系统梳理,只有系统才能对抗世界,要有自己的系统,程苓峰边缘悟道,自在神仙,自成一派。所有的故事人物、公司事件、大历史都
凌晨四点,26岁的程序员小林在巴厘岛海边按下电脑关机键。刚结束与美国客户的远程会议,他本月收入已突破5万元。像他这样摆脱地理限制的"数字游民",正在中国催生出一个万亿级新经济生态。
清晨六点的杭州,潘来兮已踏上为都市人烹饪的路途。这位被称为"阿绿"的90后女孩,因"上门烧菜月入两万"登上热搜,也由此陷入流量与质疑的双重漩涡。在这个外卖平台日订单量以千万计的时代,"上门做饭"这一看似复古的职业形态意外走红,折射出当代社会职业边界模糊化的深层
olaDAO数字游民空间,作者:双桨,原文标题:《数字游民?超级个体?重启人生?一次项目复盘里聊一聊真实的》
据《Forbes》爆料,2025年全球数字游民激增至4000万,部分人年入百万美元!我带你揭秘2025年数字游民如何用远程工作打破996魔咒,轻松实现财富自由!想边旅行边赚爆?快来看这场“游民狂潮”!
在数字技术重塑全球工作版图的今天,远程办公与数字游民文化正迅速渗透进现代生活。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BO分析,2024 年全球远程工作者或达6亿。预计到2035年这一群体规模将超10亿人。数字游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地理自由,将咖啡馆、乡野民宿甚至海滩变为办公空间。在这
在数字技术重塑全球工作版图的今天,远程办公与数字游民文化正迅速渗透进现代生活。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BO分析,2024 年全球远程工作者或达6亿。预计到2035年这一群体规模将超10亿人。数字游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地理自由,将咖啡馆、乡野民宿甚至海滩变为办公空间。在这
12月20日下午,“数字新动力,共筑百千万”佛山市顺德区数字游民项目启动仪式在和泰中心举行。和创空间、和泰中心、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博创意园等10个单位将成为顺德区首批数字游民基地/社区,为数字游民群体提供配套支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顺发展,为顺德高质量发展注
于是,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对大海的热爱,我孤身一人来到巴厘岛旅居,并做起了数字游民。也就在这里,我头脑一热,竟然萌发开餐厅当老板的念头。
以数字网络为职业,不囿于固定工作场所的“数字游民”,成为火爆的网络热词。如果“数字游民”厌倦网络游荡,想在数字经济热潮中“上岸”稳定就业,有没有一个靠谱的揽活场所?
埃斯克里瓦表示,欧洲后疫情时代经济格局中有多个因素对西班牙有利,现在人们远程工作的能力比过去更强,而西班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国家,这种吸引力为西班牙带来了更多的“数字游民”,促进了西班牙相关行业的发展。
上过班的人都能理解,成年人做出一些重大决策的支点,往往就是单纯想给自己换个工位,毕竟从室内迈向室外,就是两个世界两种人生。
春意盎然,生机勃发,随着春风轻拂,金黄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花海中富有设计感的现代建筑与乡野完美融合,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数字游民们在田间漫步,感受自然的馈赠……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的成立,不仅为数字游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聚集地,更为“新农人”带来了前所未有
作为一种尚在探索发展中的生活方式,数字游民的媒介化生存展示了人们追求的流动生活带来的时间分配自由、社群关系互利等无限可能性。同时,如何在持续的流动、迁移过程中调节和适应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是每一位数字游民的必答题。
漫步泰国清迈街头,适合小坐的饮品店鳞次栉比,几乎是“五步一咖啡,十步一茶饮”。在这些店铺,常能看到不少带着笔记本电脑专注工作的身影:他们或是奋力码字的旅游博主,或是远程工作的业务员、策划员,抑或是网络视频主播等。“有订单时,在线完成对接,偶尔开视频会议洽谈合作
蛇年春节临近,江苏、四川等省及三亚、深圳等市的一些数字游民社区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过年搭子”的邀请,用一起做年夜饭、徒步、品酒、讨论共创等活动,吸引不想或不能回家的年轻群体。“想去”“有意思”,邀请也得到网友积极反馈。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办公成为可能,“数字游民”也由此而生。这几天,位于丽水市松阳县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松庄村又迎来一批“90后”“00后”,他们相约奔赴千里,到松庄村考察文创手办开发。
“随着远程工作成为常态,‘数字游民’借此机会环游世界。”加拿大《环球邮报》1月14日的报道再次让“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这一群体受到关注。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姚建华介绍,这一群体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工作,追求自由、灵活和自主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