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太奇怪!河北极端暴雨,河南严重干旱,听听专家怎么解释
今年这个夏天真是格外奇怪。河北暴雨如注,洪水漫过街道,城市一片汪洋;而仅仅一省之隔的河南,却是另一番景象:农田龟裂,本该青翠的玉米叶子焦黄卷曲,遇个火星都能点着。为何同处一片天空下,气候为何如此“反差”?
今年这个夏天真是格外奇怪。河北暴雨如注,洪水漫过街道,城市一片汪洋;而仅仅一省之隔的河南,却是另一番景象:农田龟裂,本该青翠的玉米叶子焦黄卷曲,遇个火星都能点着。为何同处一片天空下,气候为何如此“反差”?
2026年如果评选2025年度的热门词,应该是“旱”字。2024年冬季,就没有下几场好雪,底墒就不行。从今年春季开始,一直是干旱无雨,一直持续到现在情况依旧。
近期,山东、河南等地持续干旱引发社会关注,部分观点将干旱归因于风力发电设施的建设。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本文结合权威研究与最新数据,从气候规律、科学验证、政策应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这两天,豫南平原上的庄稼地被烈日烤得发白,驻马店的老农王华蹲在地头,新买的水管子正滋滋地往玉米地里送水。远处的玉米叶边已经焦成了褐色,像是被火烧过一样,拇指粗的秆子无力地趴在地上,往日的生机荡然无存。这片被誉为“中原粮仓”的土地,此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干旱
徐青友是地道的农民,常年弯腰导致个矮、精瘦,肤黑。在这样的身体里,还埋藏着肉眼不可见的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他的指关节异常粗壮,这是他和自家两亩地相依为命的证据。
说实话,2025年这个夏天,河南人真是被太阳“烤”得没脾气了。这场旱情,是25年都没遇到过的狠角色。豫东、豫南最遭罪,驻马店、周口这些地方,地下水位直接“跳水”,有些河道都能下去放羊了。你要是这会儿去田里走一遭,泥土干得都快成石头,玉米叶子卷成筒,芝麻棵子也蔫
“铁锹砸在地上,火星四溅,土块像石板一样硬。”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村的刘建国蹲在地头,把铁锹倒扣过来,指给记者看卷刃的锹口。他脚下本该抽穗的玉米,如今只剩半人高的枯黄秸秆,穗位空空,连牛都不肯细嚼。从6月初到8月初,豫东、豫南滴雨未落,中央气象台把这次干旱定义为
自 7 月以来,河南持续笼罩在高温干旱的阴影之下。气象部门数据表明,今年 7 月河南全省平均气温飙升至 30.5℃,与常年同期相比,异常偏高 3.2℃,创下 1961 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高温催生干旱,目前河南全省高达 55% 的站点,出现重度及以上等级的气象
当前,河南夏玉米大部分已开始进入抽雄散粉期,这一阶段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窗口期,对水分和温度极为敏感。针对近期我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夏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夏玉米中熟抗病种质改良团队、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团队,与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团队成
2025年8月,河南省的干旱天气持续引发关注,局部地区已经连续30天未见降水。尤其是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地的旱情尤为严重。持续高温和降水的缺乏,让许多人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候变化。省气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的气温达到了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局部地区
高温橙色预警刷新记录,池塘干涸,小溪断流,地头虽有深井,但未能正常浇灌,非设施损坏,即无通电,农民心急如焚,望雨欲穿。
天公不作美,河南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情。从收获小麦到播种秋庄稼,本应是一年之中最繁忙而又喜悦的时节,但今年,河南广大农村地区却笼罩在干旱的阴霾之中。连绵的高温和缺雨,让这片素有"沃野千里"美誉的黄淮大地,遍布着龟裂的田垅、干涸的河道。
前阵子,天气热得离谱,地里干得直冒烟。麦子熟透等着收,可收完后地干得厉害,夏播成了大难题。老乡们发愁玉米、大豆还能不能种下去。大家眼巴巴盼着雨,那种焦急的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转眼间都已经6月了,时间真的飞一般流逝啊。随着6月的到来,夏季的酷暑也来到了我们身边。大家做好防暑的准备,在农村地区切忌私自下河游泳,一定要保障人身安全。农民此时又要开始忙碌下一轮播种以及育苗。
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称,每年有1亿公顷的生产性土地退化。在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荒漠化与干旱问题正变得愈发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让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并参与应对这一全球性危机,北京科学中心联合中阿干旱、
中江是四川省粮油生产第一大县,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已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常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37万亩左右。自2024年中江县被列入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以来,全县上下从良种推广、播种技术、高产创建等方面齐发力,小麦单产显著提升。2025年,全县小麦种植面
荒漠化与干旱并非遥远沙漠的传说,它们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生态挑战。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土地正面临退化,威胁着粮食安全、水资源供给和生物多样性。作为“红色圣地、绿色家园”的遵义,我们虽坐拥宝贵的喀斯特山水资源,也同样面临着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风险的潜在威胁。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这一基本原理正在产生强大的全球影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气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干旱情况显著恶化,即使在降雨量没有变化的地方也是如此。在过去的 40 年里,这种日益增长的“口渴”使全球干旱的严重程度增加了约 40%。
6月8日至10日全省平均气温28.3℃,较常年同期偏高3.2℃,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在29.3~41.6℃;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累计日照时数14.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3.9小时。
本文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探究了含有VQ基序的PoVQ31基因对凤丹耐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能显著诱导PoVQ31高表达,PoVQ31沉默株系对干旱更敏感。在干旱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沉默株系的叶片水分减少,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