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

解构“大历史观”视阈下的民族性文化符号——以“木兰”母题为例

“木兰替父从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 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母题, 以其为土壤, 开出了历朝历代文学艺术上的“兰花”朵朵:有唐代诗人韦元甫、杜牧、白居易等人诗中的“忠孝两不渝, 千古之名焉可灭”的褒赞[1], 有明徐渭撰的戏剧《四声

文化符号 木兰 历史观 母题 视阈 2025-06-10 10:07  6

女演员竟公开发表辱华言论!细查之下竟然不是第一次了!

近日,一则关于女演员夏馨雨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感谢大英博物馆,称其“保护”东方大国的文物,并表示“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得到这样的支持”。这样的一番言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和激烈反对,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言论实在是对历史的误读和对侵略行为的

女演员 辱华 历史观 细查 夏馨雨 2025-06-08 09:26  5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世界历史观图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马克思认为,伴随世界市场的建立和世界范围内交往的扩大,人类社会进入从孤立封闭走向普遍联系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人类学的发展,史前资料的充实,马克思将目光投向前资本主义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并完成

人类学 马克思 历史观 人类学笔记 历史观图景 2025-06-09 03:05  8

警惕片面历史观与极左思潮回潮

近年来,以昆仑策网为典型代表的部分群体,在网络舆论场中展现出一些值得警惕的倾向。他们在看待历史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存在片面强调外因、对内因避而不谈的现象,并且对拥护改革开放的人士,如孙正清源等,进行无端谩骂和恶意污蔑。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理性讨论的氛围,也阻碍了社

历史观 孙正 极左 极左思潮 思潮回潮 2025-05-29 14:27  6

钧正平 | 正义长存:唯有以正确的历史观为锚,才能捍卫真相守护和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伟大胜利,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勋。然而,总有一些杂音,企图歪曲、掩盖中国在二战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战 历史观 史观 钧正 二战史观 2025-05-15 16:57  9

原祖杰||使命感与历史观:傅斯年史学思想的历史语境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一般认为主要体现在他为历史语言研究所所写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下称《旨趣》)中。在这篇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中,傅斯年除了阐述历史学与语言学的概念与联系之外,还着重说明历史学研究的要旨:首先,傅斯年将现代史学与传统的著史区别开来,所以他在

原祖杰 历史观 傅斯年 史学 傅斯年史学 2025-04-25 06:00  9

文博热更需“真精雅”,莫让“假俗乱”讲解破坏文化体验丨时评

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点燃文旅消费热点,同时线上线下出现了大量有关文物古迹的讲解内容。然而,一些“假俗乱”的讲解内容,不仅没有阐释好文化遗产价值,还对大众的是非观、价值观、历史观等造成不良引导,短视频平台更成为此类内容的“重灾区”。文博讲解“假俗乱”,折射出

文化传播 时评 半月谈 文博 历史观 2025-04-21 17:15  9

销声匿迹的老梁:“一代铁嘴” 的陨落与启示

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被称为 “一代铁嘴”,他就是老梁。想当年,老梁那可是红透了半边天,他的节目那叫一个火,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点评那叫一个犀利,让无数观众为之疯狂。可如今,他却销声匿迹了 7 年多,这结局,说起来还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时事 英雄人物 历史观 2024-11-28 22:3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