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 ,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
就连我们小时候学的语文都是科学,学的是识字、语法、修辞和阅读,而作文也是建立在这几点之上。
中国历史自从司马家一顿无耻至极的操作之后,信仰大厦彻底倒塌了,所以两晋乃至南北朝都是极其混乱和黑暗的,妖魔横行而正义难伸。因为没有信仰之光的引导,再好的忠义种子也会因为失去阳光的照射而无法生根发芽。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权的现象,认为自己有权利就可以任性,甚至觉得在体制内就觉得高人一等。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深刻表达了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公元前551年至479年,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崇高的品格和远见卓识,开创了儒家学派,为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
止人之斗者使其斗,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斗者预其斗,善解忿者济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乱;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其道也在不逆万物之情。
易中天说:“儒家没有胸怀容纳批判,因此和真理无缘;没有逻辑,因此和哲学无缘;没有实证,因此与科学无缘;没有胆量超越权势,所以和正义无缘。
“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五常伦理,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五大范畴相互依存、层层递进,既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伦理框架。以下从哲学内涵、历史演进、当代实践与辩证反思四个维度,系统阐释其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
沥青铺设作业正按规划有序推进、绿化工程同步展开立体施工、所有主体建筑内部吊顶装饰及墙面精装进入精修阶段……6月25日,走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项目施工现场,如火如荼、繁忙而有序的“收官”景象映入眼帘。截至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市政工程完成95%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尤为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以科举为核心上升通道,秉持“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导向,知识分子们纷纷将精力聚焦于儒家经典的研读,而把技术视作“奇技淫巧”。明代《永乐大
本文是已故著名汉学家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先生的名篇(Benjamin Schwartz, “Transcendence in Ancient China”, Daedalus, 1975, Vol. 104, No. 2, pp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明白这个道理,是成为东大朋友的基础,但很明显,这个道理,大多数的国家根本不懂。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在伊以的问题上,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我们真的有意插手,伊以战场根本不会是今天这番摸样。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如疾风骤雨般的现代生活里,人们每日都在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忙碌,仿佛置身于一个永不停歇的巨大齿轮之中,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内心的疲惫和迷茫与日俱增。而“天人合一”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概念,就宛如喧嚣
李文广先生专注于“祭孔大典”的保护与传承近四十年,作为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先后主持了历届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孔子后裔家祭、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及《孔子世家谱》颁谱大典等重大仪式,并赴全国各地文庙指导祭孔礼仪,为传播儒家礼乐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之学,以其深邃的思想体系构建起人伦秩序的坚实框架,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与西方文化传统相比,儒家思想立足于人伦日用,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层递进,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价值体系与
题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止斋记》倡导的“内心宁静”与“适时而止”的生活态度,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疗愈的参照。其哲学内涵超越了时代,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典型案例。
世间万物,凡事皆有度,失度必失误。当年一位老领导的话,一直回响在心中。初听不以为然,工作生活中遇到种种碰壁,南墙回头方知失度之痛,随着人生总结教训和经验累积,才知道原来“适度把握时空”、“无过无不及”、“执其两端掌握动态平衡”,才是真正的“中庸”而非“平庸”。
政治是众人之事,制度与法律如骨架,撑起国家运行的基本框架。可仅有骨架不够,还需内里的仁善填充。孟子用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类比,说明无论多高的智慧巧思,都得依凭规范;即便有尧舜之道,缺了仁政,也治不好天下。善与法,本就是为政不可或缺的
1901年8月29日,诏命自明年始,乡试会试等试策论,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同时停止武生童考试和武科乡会试。废八股、停武科后,教育制度亦随之一变。9月14日,清廷谕令整饬京师大学堂,将京师及各省的官学、书院等改为学堂,广兴实学。但科举制既存,士子们仍旧热衷功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