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张俊丨华夏宗教:传统与赓续

中国自古便存在一个基本宗教信仰传统。然而,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受到西方宗教观念的影响,以及国势衰微造成的文化自卑心理作祟,使得国人的基本信仰传统被遮蔽,“中国无宗教”“中国人无信仰”等谬说大行其道。事实上,在传统中国社会,宗教因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

赓续 张俊 宗教 儒家 无宗教 2025-05-13 15:17  1

冷静思考

如果你的答案倾向于第一类,你或许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坚信道德和精神力量的存在。如果你的答案倾向于第二类,或许你更倾向于用政治经济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关注制度演变和组织机制的变革。

劳动分工 孔子 儒家 君主 民为贵 2025-05-13 05:56  2

冷静!

又或许,你认为都是,当今世界出现了某种总体性危机,甚至,需要出现像一个世纪之前的马克思主义那样,一种能够对世界做出整体性解释和指引的,新的思想方法和精神蓝图。

南风窗 陶行知 孔子 儒家 君主 2025-05-12 21:53  3

曾经可以左右历史走向的道教分支,被儒家疯狂排斥,最终销声匿迹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可热闹了,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像火花一样碰撞。就在这当中,神仙家悄悄冒头了。《汉书・艺文志》里是这么说神仙家的:“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简单来讲,就是他们一门心思追求长生不老,想超

儒家 道教 方仙道 方士 李少君 2025-05-11 20:41  2

南怀瑾为何能通达三教九流?他的学问传承源自哪里?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南怀瑾先生著作与相关传记资料,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本文资料来源:《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禅与道》、《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一个学佛者的自白》、《南怀瑾访谈录》以及南师生平传记。图片均源自网络,如

道家 修行 学问 儒家 南怀瑾 2025-05-09 16:19  5

善旦名言语录

善旦是一位当代画僧,集书画家、哲学研究者与艺术理论家于一身。其艺术实践涵盖重彩抽象绘画、佛学思想融合与文化传承探索,创立‘幻尘主义’艺术流派,以独特视角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转型。‌‌

哲学 名言 儒家 隐喻 形气 2025-05-06 17:33  4

变异的饭圈文化寻找解药

阿弥跟五台山弘愿老禅师说:当下的饭圈文化,‌是指一群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自发地为特定偶像进行应援和宣传的现象。其核心特征包括高度组织化、情感共鸣及群体认同。中国人沟通最讲究饭圈,如果你想办成一件事或达成一个什么愿望,首先要见面聊一聊,百闻不如一见,见面觉得还

道家 解药 变异 儒家 观自在 2025-05-05 05:08  6

寻找修补世界的人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句话能在人间流行起来,看似戏谑,却道破了某种真相。从古希腊智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庄子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古今智者早已窥见现实建构的奥秘。

伯格 卢克曼 儒家 陆九渊 郑人买履 2025-05-04 18:15  5

女性主义与儒家遗产

中国女性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在考虑结婚和生育孩子时往往有些犹豫不决,对此,我们很容易将其归咎于儒家的性别歧视。但是,陈素芬教授写到,这是一个错误,我们需要将儒家哲学与当时带有压迫性的父权制规范区分开来。儒家的仁爱和修身价值观能够丰富当今的女性主义,支持人

父权制 女性主义 儒家 殷震 陈素芬 2025-02-18 19:07  6

道不轻传

古人说,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抠门,此四句摘自《中华圣贤经》,其概念源自古代道家哲学,着重强调了道法的宝贵性以及传承的严谨性。

心理学 道家 伦理 儒家 求道者 2025-05-02 15:51  6

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极其稳定且保守的国家,没有人会对此提出疑问,冠以“中国保守主义”的这种很随意的提法充斥于近期召开的大多数现当代中国事务问题研讨会上。有的说,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导致这次改革、那场变法宣告失败;也有的说,“保守分子”为了维持旧秩序

保守主义 儒家 保守派 同治中兴 芮玛丽 2025-04-29 21:52  8

跟着孔子游济宁|探寻孔子研究院里的儒家哲学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4月25日,“跟着孔子游济宁”央媒、省媒济宁采风活动走进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院是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文献收藏、人才培养、博物展览五大功能于一体,以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为发展目标。先后承担

研究院 哲学 济宁 孔子 儒家 2025-04-26 06:37  5

“有今生无来世”什么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今生无来世”与儒家、道家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儒家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主张关注现世的生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生价值。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的认知。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

道家 余华 心理学研究 儒家 佛教 2025-04-24 23: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