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

周豪慎Nat.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热点。以镍钴锰氧化物(如LiNi₀.₈Co₀.₁Mn₀.₁O₂,NCM-811)为代表的高压正极材料虽能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却面临结构不稳定、锂离子扩散缓慢的难题。在传统

mof 溶剂化 cei 周豪 mof玻璃 2025-04-18 04:36  5

浙江大学,Nature!

长烷基链化合物在天然产物、药物及有机合成产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灵活的分子结构和较难结晶的特性,传统的单晶X射线衍射(SCXRD)方法难以应用于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mofs mof 浙江大学 陈志杰 黄飞鹤 2025-04-18 00:10  5

从MOF到单原子催化!

在现代催化领域,金属有机框架(Metal - Organic Frameworks,简称 MOF)材料和单原子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成为了研究的热点。MOF 材料,作为一种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而成的晶态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

mof 配体 孔道 活性位点 mof材料 2025-04-16 23:00  5

东华大学黄中杰教授Nano Letters:MOF衍生物的单颗粒电化学

传统评估微纳米颗粒电催化活性的方法主要依赖宏观测试(即体相电化学测试),但由于粘合剂和导电添加剂的干扰以及合成材料的尺寸分布问题,这一方法面临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因此,准确确定单个颗粒的活性并建立直接的结构-性能相关性是一项艰巨任务。单实体测量可摒除材料表面传质

mof nano letters 东华大学 电化学 2025-03-20 07:27  9

西北大学杨国平/王尧宇团队在光致变色MOF研究方面获进展

紫精衍生物作为一类缺电子、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刺激响应材料可应用于不同领域。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领域,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紫精分子为配体构建不同的刺激响应型MOF材料。然而,这类MOFs通常是通过N位结合取代基的电子转移实现的,并且这种有限的电子转移会

mof 西北大学 王尧宇 杨国平 西北大学杨国平 2025-03-19 19:07  7

华中科大肖菲教授《AFM》:导电酞菁基MOF/石墨烯纤维助力可穿戴传感器实现汗液连续监测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备受瞩目。然而,目前的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存在检测痕量分析物的精度低、皮肤形变导致信号失真以及生物流体补充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肖菲团队最新研发的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通过采用原子级精准设计的双活性位点的导电MOF与柔性石墨

mof 石墨烯 afm 酞菁 肖菲 2025-03-13 07:15  8

他,博毕7年即985教授,华南理工&中科大,新发Nature子刊

电子叠层衍射技术因其在低电子剂量下能够实现深亚埃级的分辨率而受到认可,这使得它在高灵敏度的材料成像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对于MOFs这种高度敏感的材料,使用常规的电子显微技术,电子剂量过高可能导致样品的结构破坏。因此,如何在较低的电子剂量下有效进行原子分辨成

mofs mof 教授 中科大 华南理工 2025-03-10 22:43  9

MOF纳米颗粒包覆含锌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双功能载体用于锂金属负极

金属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以及低质量密度已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终极负极。然而,枝晶生长和无限体积膨胀等缺点严重限制了锂金属负极的商业化。此外,金属锂与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也加剧了电解质的消耗和活性锂的不可逆损失,最终导致电池系统库伦效率变

mof 纳米纤维 负极 2025-02-25 01:05  9

博士生一作!他,复旦「国家优青」,师从MOF鼻祖Omar M. Yaghi院士,发Nature Synthesis!

燃料电池具有低排放和高能效的特点,被认为是应对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然而,要改善燃料电池的性能,关键是要找到高效的质子导电材料。质子导电材料需要在电池中快速传导质子。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氢键有机框架(HOFs)因其可调的孔隙结构和优异

mof synthesis omar 2025-02-07 09:53  13

上海交大,最新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崔勇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和浙江工业大学朱艺涵教授合作通过金属有机框架(MOF)模板策略,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单晶多孔超晶格材料。该材料由零维、一维和二维金属卤化物单元周期性排列构成,展现出高度可调的光电特性与手性光学性质,为量

mof 超晶格 零维 2025-02-06 07:3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