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编辑疗法开启人体试验
5月19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宣布,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这代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首批临床数据支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月19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宣布,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这代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首批临床数据支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信作者:张清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州国家实验室;田新平,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陈荣昌,广州医
首先,要知道血吸虫病的 “罪魁祸首” 是血吸虫。血吸虫有不同的种类,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日本血吸虫。这些小小的虫子,有一套独特的 “生存之道”。它们的一生需要在钉螺和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 “接力” 完成发育。当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水接触到人体皮肤时,幼虫就会像 “小特
陈女士,一位59岁的退休教师,2023年8月因体检发现右肺中叶一个1.6cm肺结节,疑似炎症或恶性肿瘤。医生建议先吃消炎药观察,家人却急于手术。复查后结节未缩小,PET-CT提示肺癌可能,最终她接受了右肺中叶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显示肉芽肿,一家人欢喜出院,以为
《柳叶刀-感染病学》(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近日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德辉教授团队的一例具有脑膜瘤样表现的慢性肉芽肿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图片。作者指出,慢性肉芽肿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
前言:在临床工作中,不单碰到越来越多的多发结节,多原发癌,还经常碰到良性与恶性病灶都有的情况,这时候影像上如何鉴别考虑、手术时机如何把握、手术方式如何选择、良性病变要不要一并处理?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家,病变的多发性与病情的复杂性,导致不同的医生决策的不一致性更为
肉芽肿乳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乳腺炎症,通常会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因其发展迅速,病程漫长,没有特效药物,存在一定的自限性,肿块后期会化脓破溃,所以使患者饱受病痛折磨。
原创 徐倩楠 皮肤科徐楠医生咦?皮肤上是不是长蘑菇了?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惊悚,但实际上,这并非真正的蘑菇长在皮肤上,而是一种名为“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简称MF)的疾病。别担心,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揭秘一下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疾病。什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非常难缠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虽说是乳腺炎,但它的治疗相对复杂,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标准,临床医生治疗技术差异化,导致该病在治疗中存在多个误区。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非常难缠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虽说是乳腺炎,但它的治疗相对复杂,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标准,临床医生治疗技术差异化,导致该病在治疗中存在多个误区。
患者,男,74岁,因鼻部肿块3个月就诊。鼻部病变开始于3个月前,最初表现为无痛、轻度瘙痒的鼻部肿胀和红斑,按照鼻窦炎治疗,效果差。
淋巴瘤 wegener肉芽肿 肉芽肿 2024-12-05 07: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