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

文史|从陈忠实的三封信说起

20世纪70年代中期,陈忠实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他于1962年高中毕业后返乡,在农村小学做过民办教师,也在公社干过基层工作,艰辛谋生之余,他怀揣文学梦想,勤奋自学、笔耕不辍。经过多年的磨砺奋斗,陈忠实在文学的漫漫征途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何志铭 文史 陈忠实 曹谷溪 叶咏梅 2025-06-24 15:27  4

【三秦文学】我的良师益友李康美

上学时,一提起作家,脑子里只会出现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作家名字。后来,对李国文、张贤亮、梁哓声的小说等耳熟能详。八十年代,是文学流行的年代,全社会很推崇文学。在那个时候,我把《人生》、《高山下的花环》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翻来覆去的读。

文学 三秦 康美 陈忠实 李康美 2025-06-11 09:42  5

每周新书新作 | 望六月的风,吹来你的好消息

本丛书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优秀成果经验的一部官方权威著作。丛书分为3卷,包含完整的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2022—2035年系统保护管理规划,数百幅精选测绘图、地图、珍稀历史照片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和科研价值,是一部反映中华文化

新书 北京中轴线 陈忠实 阎晓宏 陈河 2025-06-09 22:03  5

陈忠实:一波三折参军梦

进入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刚刚开学不久,突然传达下来验招飞行员的通知。校长在应届毕业生大会上传达了上级文件,班主任接着就在本班做了动员。其实学校各级领导都知道,这几乎是一个只开花不结果的事。因为从本校历史上看,每届高中毕业生都要验招飞行员,结果是零的纪录。

班主任 飞行员 沙眼 陈忠实 炮兵 2025-05-31 10:42  3

那一方土 那一份情

学校坐落在黄土地的一个高塬上。沿着塬边,修出大约二里长的煤屑路,曲折盘旋地抵达学校门口。校门是一座高大陈旧的门楼,照壁后面,便是郁郁葱葱的校园。这是一所远离县城相对偏远的中学,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辉煌过。

停电 陶寺遗址 陈忠实 行政院 合欢树 2025-05-30 21:04  4

陈忠实《何为益友》:“我”决定把《白鹿原》交给何启治出版

那时的电话没有现在这样便当,通信的习惯性手段依赖书信。我之所以把给何启治写信的事作为文章的开头,确是因为这封信在我所有的信件往来中太富于记忆的分量了,一封期待了四年而终于可以落笔书写的信,我将第一次正式向他报告长篇小说《白鹿原》写成的消息。

出版 白鹿原 陈忠实 何启治 何为益友 2025-05-23 18:34  7

陈忠实《何为益友》:西安开会结识老何,他鼓励“我”创作长篇

几乎在爱好文学并盲目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就知道了北京有一家专门出版文艺书籍的出版社叫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从我阅读过的中外文学书籍的书脊上和扉页上反复加深印象的,高门楼的感觉就是从少年时代形成的。随着人生阅历和文学生活的丰富,这种感觉愈来愈深刻,对于一个业余作者

创作 西安 陈忠实 益友 何为益友 2025-05-23 18:34  8

陈忠实从《信任》到《乡村》离不开“老吕”的鼓励与催促

八十年代的头一个春天到来时,《人民文学》编辑向前给我写来一封信,告知《信任》已获一九七九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那时候的评奖采用的是读者投票的方法,计票的结果一出来,前二十名便被确定下来。我当即将此事告知了吕震岳,他和我一样高兴。现在回想起来,无论是我,无论是

乡村 短篇小说 陈忠实 人民文学 信任 2025-05-21 15:16  8

一篇故事 No.291 | 陈忠实《何为益友》(二):西安开会结识老何,他鼓励“我”创作长篇

几乎在爱好文学并盲目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就知道了北京有一家专门出版文艺书籍的出版社叫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从我阅读过的中外文学书籍的书脊上和扉页上反复加深印象的,高门楼的感觉就是从少年时代形成的。随着人生阅历和文学生活的丰富,这种感觉愈来愈深刻,对于一个业余作者

创作 西安 陈忠实 益友 何为益友 2025-05-16 21:50  7

一篇故事 No.290 | 陈忠实《何为益友》(一):南行讲话后,“我”决定把《白鹿原》交给何启治出版

那时的电话没有现在这样便当,通信的习惯性手段依赖书信。我之所以把给何启治写信的事作为文章的开头,确是因为这封信在我所有的信件往来中太富于记忆的分量了,一封期待了四年而终于可以落笔书写的信,我将第一次正式向他报告长篇小说《白鹿原》写成的消息。

白鹿原 陈忠实 南行 何启治 何为益友 2025-05-15 19:02  12

于丹:批评陈忠实的学者很多,能写出《白鹿原》水准的,没有!

陈忠实,这位对文学充满无限热忱与执着的作家,曾发誓要写出一本去世后可以垫枕头的书。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誓言,更是他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最高期许和追求。经过近四年的煎熬与磨砺,一本名叫《白鹿原》的大书终于破茧而出。在那个时代,小说如繁星点点,数不胜数,但《白鹿原》却

学者 白鹿原 白嘉轩 陈忠实 于丹 2025-01-24 22:48  8

一篇故事 No.272 | 陈忠实《漫长的夏天》:盛夏繁星孤月拌,千载文风原上来

夜幕迟迟降下来。我在小院里支开躺椅,一杯茶或一瓶啤酒,自然不可或缺一支烟。夜里依然有不泯的天光,也许是繁密的星星散发的。白鹿原刀裁一样的平顶的轮廓,恰如一张简洁到只有深墨和淡墨的木刻画。我索性关掉屋子里所有的电灯,感受天光和地脉的亲和,偶尔可以看到一缕鬼火飘飘

繁星 陈忠实 文风 繁星孤月 千载文风 2025-04-20 19:01  8

散文|韩浩月:西安三题

又到西安。每次来都行色匆匆,这次待得久了些,有稍充足的时间,可以四处逛逛。住在咸阳的作家朋友许海涛说,兵马俑、华清池这样的地方,起码看过三遍以上了吧?这次带你看看一般人寻不见的。他说了几个地点,说到王维墓的时候,我心里一动,说:“就去这。”

西安 散文 韩浩月 陈忠实 西蒋村 2025-04-18 08:25  8

宝鸡名伶,戏迷大叫板2005年年度冠军高亚玲的精彩人生……

在八百里秦川的褶皱里,秦腔如一株顽强的荆棘,扎进每个乡民的血脉。1971年,高亚玲出生在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金星村,父母虽非专业演员,却以板胡与须生的演绎,为她织就了最初的戏曲基因。胎教时萦绕的胡琴声,三岁起跟着母亲在自乐班哼唱的咿呀调,早已为她的人生埋下伏笔—

宝鸡 白鹿原 陈忠实 名伶 宝鸡名伶 2025-04-01 20:44  9

陈忠实短篇小说:徐家园三老汉

农谚说:“大寒将完,菜籽下田。”节令是农业生产无声的命令,蔬菜种植显得尤其当紧。蔬菜生产专业队徐家园,在大寒节令到来的时候,准备务育夏菜苗儿的苗圃全部修整就绪,一方一方苗圃的矮墙上,重新抹上了麦秸泥皮,安在木格上的大块玻璃明光闪闪,圃床里铺上了由马粪、鸡粪和人

黑山 短篇小说 陈忠实 徐家园 陈忠实短篇小说 2025-04-05 12:5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