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肥胖、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多病共存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结合我国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的临床工作实践,中国专家团队制定《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于3月20日正式发布,旨在
随着肥胖、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多病共存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结合我国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的临床工作实践,中国专家团队制定《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于3月20日正式发布,旨在为临床提供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框架。以下是核心要点整理。
一、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与分期
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由肥胖、DM、CVD和CKD相互影响形成,强调以“人作为整体”为核心的诊疗理念,分为5期:
0期:无CKM综合征危险因素;
1期:存在过度或已引起功能异常的肥胖;
2期:发生代谢性疾病或中高危CKD;
3期:出现亚临床CVD,存在过度或功能失调的肥胖、代谢危险因素或CKD;
4期:出现临床CVD(4a期无肾衰竭,4b期合并肾衰竭)。
二、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成人高血压、DM和CKD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CKM综合征2期患病率在所有分期中占比最高;CKM综合征晚期(3期和4期)主要表现为CVD患者,CVD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遗传、环境污染、吸烟、膳食因素、体力活动及睡眠质量等。
三、CKM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CKM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内分泌激素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涉及各种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异常激活、系统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机制。
四、危险因素筛查与风险评估
应进行全生命周期筛查及管理,尤其从生命早期开始,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风险因素。推荐使用PREVENT方程等风险评估工具,纳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新危险因素,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五、临床管理目标
0期:维持人体生理指标和血糖、血压、血脂指标正常,以降低CVD或CKD的风险。
1期:基础管理主要包括疾病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纠正过度或异常的脂肪积累,目标是改善肥胖以防止发生代谢性疾病,以减重至少5%为目标。
2期:积极纠正代谢性疾病,开展CVD一级预防,治疗CKD。推荐降压、调脂、DM管理和CKD管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3期:加强对亚临床CVD和高风险CKD的干预,防止进展为临床CVD或肾衰竭。推荐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血糖管理等。
4期:优化CVD、并存的代谢因素和CKD的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降低病死率。
六、特定疾病管理
冠心病:推荐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药物和血糖管理等。
心力衰竭(HF):根据射血分数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药物。
房颤:推荐抗凝治疗、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对于CHA₂DS₂-VASc评分≥2分的患者,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
2型糖尿病(T2DM):推荐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SGLT2i等药物。对于合并CVD或CKD的患者,优先选择具有心肾获益的药物。
CKD: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改善生活习惯,使用RAAS抑制剂、SGLT2i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于合并蛋白尿的患者,推荐使用ACEI/ARB等药物降低尿蛋白水平。
七、针对不同CKM分期患者,提出新型降糖药临床应用建议
1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的肥胖症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联合应用获批减重适应证的GLP⁃1RA和双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GLP⁃1RA;
2期:GLP-1RA或GIP/GLP-1RA和SGLT2i具有较强的降糖作用,可单用或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成人T2DM。推荐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优先考虑使用减重效果较强且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或GIP/GLP⁃1RA;
3期: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高风险CVD的T2DM患者,建议使用心血管获益的GLP-1RA或SGLT2i。合并亚临床HF的T2DM患者,推荐使用SGLT2i降低HF住院风险。eGFR≥20 ml/(min·1.73 m2)的极高危CKD患者,推荐使用SGLT2i。
4a期:合并ASCVD的超重或肥胖患者,选择使用减重效果较强且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
八、CKM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
指南强调运动干预、饮食调节、心理与睡眠干预以及戒烟限酒等措施的重要性。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采用健康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等,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睡眠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戒烟限酒等。
九、社区综合管理
指南推荐以社区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团队组建、协作机制、信息共享与数据管理等方式,提高CKM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建议识别和建立健康档案、健康评估、明确可干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目标及方案、实施干预方案、定期随访评估干预效果、调整干预目标及方案和闭环管理等。
十、公共卫生政策与患者教育
实施全面的公共卫生政策,包括强化政府责任与问责机制、增进跨部门协作、采取综合措施落实肥胖防控政策等。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疾病基本概念和自然进程的理解、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个体化健康目标的制定、CVD的预警和早发现早治疗等。
十一、未来方向与挑战
强调代谢异常作为核心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合理运用具有协同保护作用的药物,实施分层管理策略。同时,关注人工智能、多组学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在CKM综合征管理中的应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CKM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来源:小鱼医生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