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要求他,拍点茶树的照片来看看呀,最后收到的图片是一张抛荒白茶的树干。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晨起来原本是要上山去的。
想看看那些冻住的特级白牡丹(牡丹王),究竟是怎样的长势。
是不是更肥壮了,为了抗寒,生出了更多的白毫来?
但老S的一通语音让我们打消了念头。
“很冷啊,只有2度,雨很大,你们来干嘛?”
这语气,很不欢迎我们似的。
于是要求他,拍点茶树的照片来看看呀,最后收到的图片是一张抛荒白茶的树干。
树皮斑驳,枝干稀疏却遒劲。
可是这跟我们想看的牡丹王的照片有什么关系么?
正在疑惑间,老S的语音又来了,他得意地说,照片看了吗,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不就是一棵树吗?我要看的是牡丹王!!”李麻花被问懞了。
老S大笑,这树根底下,昨天晚上结了一层霜,现在还有一点点痕迹在上面。
好吧,我们把照片放大N倍,终于,在树根部的泥土上,发现了几颗白白的,疑似“霜冻”的水状物。
这像素,手机该换了。这是我们辛苦看完照片之后的共同心声。
老S却笑,我这是真实情况的反映,你们不懂。
果然,老高山的老茶农的内心,除了茶树就没有其它,我们确实不懂。
还得是嫂子,才能跟他心心相印。
《2》
昨晚是打了霜的。
老S在语音里重点强调了这个。
然后他发了别人拍的福鼎茶园打霜的图片来,以证明所言非虚。
我问他自己为什么没拍,他说,凌晨3-4点钟,我刚调整了温度之后睡下,哪里醒得过来,等早上起来的时候,霜已经化了。
想起2018年的时候,也是春茶季,也是在银针之后降的霜。
那一年的霜后白茶,无论是牡丹还是寿眉,都异常的鲜香扑鼻,花香满溢,十足撩人,以至于在售罄之后,还令人遐想了这么些年。
看来,今年的白牡丹与春寿眉,也可以拥有如2018一般的芳姿绰约。
但可惜的是,没有下雪。
原本以为,酝酿了这么久,前期铺垫了这么久,又是倒春寒,又是大降温,又是雨夹雪,怎么着,也该来一场真正的雪吧,如去年(2024)春季一般的大雪封山。
然而,老天爷给了这两天的低温(今天太姥山最高温度只有2度),给了两天的雨夹雪,还给了降霜,就是,不给雪。
李麻花说,缘份未到。
是的,阴差阳错,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如同人跟人的因缘际会,或是早了一步,或是晚了一步,没有那么刚刚好。
不过,能有霜,也已经满足了。
虽然经历了这波倒春寒大降温,今年的太姥山春白茶产量肯定会大减,但能通过这小段时间的冷驯化,让茶树们凝成更丰腴的内质,更丰沛的养分,就是值得的。
牺牲产量,换来品质,我愿意。
当然大多数茶农肯定是不愿意的。
他们卖茶青,赚采茶的工钱,靠的就是重量。而没有产量,哪来重量,只怕辛苦采一天,得到工钱只有去年的一半。
不得哭死。
《3》
虽然没有下雪,但今天山上的户外,是真的冻人。
连老S这种山上出生,山上长大,山上住了一辈子的人,也说,太冷了,不敢出门。
为了知道茶树们的长势,我们硬逼着他在12点半——正午不那么冷的时候出去了一趟,去茶山上逛一圈,看看树。
老S硬着头皮去了。
回来一通抱怨,好冷啊,拍两张照片,手就冻得拿不住手机了。
最后还发了张手指的照片,说好像这里长了个冻疮....
一通操作把我们俩笑喷了。这哪是糙汉子老S啊,这分明是个撒娇精。
不知道嫂子怎么受得了他。
只是,这样也说明,今年倒春寒,太姥山上确实冷。
冷到老S都受不住,冷到他都长冻疮。
这种极冷的低温,对正在生长发育的白茶来说,是一件好事。
虽然产量没有保证了,
至少品质有保证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的得失,又岂能精确算计?
相较于收获大量普通品质的白茶,村姑陈更喜欢收获一季少量但精品的白茶。
好的产品,永远是贵精不贵多。
尤其是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正在发育的时候倒春寒冻住了,必定内质更加丰富,汤稠水滑,毫香沉实。
嫌弃白毫银针价格贵的茶友,买今年倒春寒后采的特级白牡丹(牡丹王),完全合适。
既能享受到银针的浓郁毫香,又能享受到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的价格,真真是物超所值。
就像用SOHO的钱,买到一套市中心大平层。
睡着了也会笑醒。
《4》
甲之蜜蜂,乙之砒霜。
倒春寒让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品质异常优秀,却让已经减产1/2-1/3的白毫银针,雪上加霜。
本身2025年的白毫银针产量就已经比去年低,更是远低于常年的平均产量。
同时,特级白牡丹(牡丹王)遭遇倒春寒之后,它的品质就会高于往年,甚至在外形上更加接近白毫银针。
可以断言,在今年的白茶市场上,必定会有许多的商人,在利润的驱使下,用大量的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来冒充白毫银针出售。
毕竟,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的茶青价格跟白毫银针相比,差了一大截,这么一冒充,在成本降低很多的情况下,零售价还能抬高到银针的价格,实在是一门诱人的生意。
今年做白茶,明年做普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某音茶叶直播间,肯定会赚净这波红利的。
不久,视频就会出来了。
那些茶艺师,评茶师,茶叶老师们,穿着人模人样的茶服,桌上的精致盖碗里,装着牡丹王,嘴里却硬要念叨着“白毫银针如何如何”.....这种精神与人格双重分裂的视频,不明真相的茶友偏偏喜欢看,并且,喜欢买。
于是大量的2025牡丹王,就化身白毫银针去到了茶友的茶桌上。
顶着银针的头衔,笑傲茶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