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黄澄钦先生《惠州西湖画境》欣赏(31):九月银鱼出水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2 23:46 2

摘要:按:恩师黄澄钦先生一生致力于惠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尤其致力于苏轼寓惠人文活动、惠州西湖古今“兴、雅、趣”之事等方面的研究,将成果以画文方式予以展现和传播。先后出版多部著作画册(如《苏轼寓惠诗意画》、《画说惠州西湖》、《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惠

(画/黄澄钦,文/江上掬月人)

按:恩师黄澄钦先生一生致力于惠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尤其致力于苏轼寓惠人文活动、惠州西湖古今“兴、雅、趣”之事等方面的研究,将成果以画文方式予以展现和传播。先后出版多部著作画册(如《苏轼寓惠诗意画》、《画说惠州西湖》、《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惠州西湖画境》等),广受赞誉。今从《惠州西湖画境》(2015年嶺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选出部分作品,分享给读者们。

今日分享黄老之屈大均(简介附文后)西湖棹歌诗意画:

《九月银鱼出水长》。

屈大均诗曰:

九月银鱼出水长,

银鱼风起水泱泱。

银瓶吸取姚坑水,

来煮银鱼香复香。

屈大均此诗,晓白易懂,朗朗上口。“银鱼”是一种透明细长的小型鱼,外形晶莹可人,味道鲜美可口。“姚坑水”颇有来头,可追溯至清初,与惠州西湖 的“清醒泉”密切相关。据《惠州西湖 志》记载,明正德年间(1520年),惠州 知府甘公亮在丰湖西南的螺山与小挂榜山 之间发现一泉,因其水质清冽,命名 为“清醒泉”。清初,归善人姚子蓉在此 筑山庄隐居,将泉名改为“姚坑泉”,并 将周边区域易名为“姚坑”。这一历史事 件使姚坑水成为惠州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诗人说,取来姚坑水,再煮九月银鱼,味道将“香复香”!读此,不觉垂涎矣!

银鱼水中游

黄老根据诗意,重点刻画了一渔夫捞鱼取水归来的得意形象。但见戴笠渔夫,左手稳稳地扶着肩上长长的鱼捞,鱼捞柄上挂着的满篓银鱼,似乎无滑脱之虑。而右手,则稳稳地提着一桶刚打来的姚坑水。渔夫美髯方脸,面目慈祥,带着喜悦,正迈开方步归家去。想必家中炊烟已起,正待银鱼入锅呢,诗人今夜佳肴美酒相伴,想必好诗待吟矣!

《九月银鱼出水长》(黄澄钦画)

黄老此画,画面人物占据主要空间,黄老通过画面“金边银角”景物的描写,交待了渔夫所处的环境,远处有西湖塔,身旁应正是所汲水的姚坑泉。而天空无云,正是九月晴朗天,而风起“水泱泱”,渔夫长衣带风凉,好不爽快!

人物特写

景物特写

黄老整幅画,可谓人物造型非常生动,笔墨精到,点线活泼而沉着。墨气为主,施色为辅,主宾相安相映,相得益彰。景物组合,虚实相生相衬,光影妙施,依需互相灵活转用,使得画面充实而空灵,大家是也!

但愿同好读者们能从中汲得养分,是为盼矣!(待续)

画景特写

附:

屈大均简介(摘自黄澄钦著《惠州西湖画境》)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绍隆,号非池、菜圃,字骚余,又字翁 山、介子,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 “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康熙年间,与陈 恭尹、梁佩兰、潘耒、王士祯、朱彝尊、徐乾学、赵宏灿等相继来到惠州,与本地学者进行文化交 往,切磋文艺,唱和西湖,写下了不少有关惠州西湖景物的作品,共同掀起以吟咏西湖人文景观为 主要内容的“西湖文化”热潮。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 《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

画景特写

来源:嫣灵语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