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吃肉,但为啥还是达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类消耗水平?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02:09 3

摘要:但是您知道吗?去年我国每人平均吃掉的肉有72.72公斤,算下来每天三两左右,感觉不多不少吧?可美国人一年每人能吃128公斤肉!这差距能装满两辆小推车。

小编本人就属于无肉不欢的类型,基本上每天都得半斤到一斤左右的白肉或者红肉,要不就感觉这饭吃得没滋没味儿。

在我的印象里,咱中国人还是挺能吃肉的,而且种类还挺丰富,鸡、鸭、鹅、鱼、牛、猪、羊,选择的种类也非常多。

但是您知道吗?去年我国每人平均吃掉的肉有72.72公斤,算下来每天三两左右,感觉不多不少吧?可美国人一年每人能吃128公斤肉!这差距能装满两辆小推车。

咱家香港同胞吃肉量全球称王,人均140公斤把美国都甩后头。都说“民以食为天”,可这天上的云彩咋就飘得不一样高?

是咱们胃口小,还是老外的胃连着无底洞?今天咱就唠唠吃肉这个事,这口肉里藏着的经济密码、文化基因,还有中国人饭桌上那本“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经。

要说吃肉这事儿,咱得先看看数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均吃肉72.72公斤,比五年前涨了快三成,可美国同期人均128公斤的指标还戳在那儿纹丝不动。

广东省人均吃肉量倒是追平了美国,可全国平均线愣是被西北老乡的羊肉串和东北酸菜炖白肉给拽下来了。这就像班级里有个学霸考满分,可全班平均分还是上不去,中国地大物博,饮食差异比东北大酱和广东靓汤的距离还远。

老祖宗早就给咱划好了吃肉路线图。北魏那会儿的《齐民要术》就写了,汉朝人养猪技术就挺牛,为啥?猪不挑食啊!剩饭剩菜往圈里一倒,半年一年就能宰。

牛可金贵着呢,耕田拉车是顶梁柱,宋朝那会儿私宰耕牛得蹲大牢。这传统传到今天,您看菜市场里猪肉摊永远最热闹,排骨、五花、里脊摆得满满当当,牛肉摊就冷清不少。

不是咱不爱吃牛排,是老祖宗的智慧刻在DNA里:效率至上,实惠为王。

钱袋子深浅直接决定饭桌荤腥的含量,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万左右徘徊,城里人挣得多,在6万左右。您看看,超市里牛肉价码比猪肉贵两倍,普通人家一个月吃两回牛肉算是改善生活,天天整那就是“家里有矿”。

反观老美,农场主养牛跟咱种白菜似的规模化,超市里牛肉价愣是比矿泉水还亲民。这经济账算下来,咱老百姓自然把猪肉当主力,鸡肉当替补,牛羊肉留着过年过节撑场面。

饭桌上的学问还藏着地域玄机,内蒙古老铁人均吃掉40多公斤羊肉,猪肉也啃着20来公斤。广东人能把白切鸡做出十八般花样,可到了江浙沪包邮区,一碗红烧肉才是乡愁。

这种差异可不是简单的“爱吃不爱吃”,背后是草原放牧和江南水田的地理格局。您让内蒙古牧民改行养猪,那好比让东北虎改吃素,这专业根本不对口啊!

环保这事也给吃肉加了紧箍咒。香港环保署的报告显示,港岛人吃肉多贡献了六成多的畜牧业碳排放。像澳大利亚就是因为畜牧业发达,才导致碳排放严重超标,大陆虽然没到那份上,可14亿人每人多吃一口肉,得多种多少大豆玉米当饲料?

看看这些年进口的大豆堆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这事闹得国际上都打嘴仗。如今超市里植物肉开始露脸,虽说现在买账的人不多,保不齐哪天就成新潮流。

未来这口肉咋吃,学问更大了。市场调研表明,现在年轻人下馆子必点硬菜,预制菜里的梅菜扣肉、小酥肉卖得飞起。

您瞅直播平台上,网红教做电饭锅焖鸡点赞过万,这届年轻人既要省事又要解馋。专家预测,等00后成家立业,牛肉消费还得往上窜,毕竟健身房里练出的肌肉,得靠真牛肉来供能。

中国人吃肉这事就像东北乱炖,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搅和在一起,咕嘟出独一无二的味道。眼下这72.9公斤的指标,记录着老百姓从“盼吃肉”到“会吃肉”的升级路。

等哪天咱地里能养出便宜又环保的雪花牛,超市冷柜摆满当天直达的草原羊,这吃肉排行榜上的名次,保不齐就得重新洗牌。

到那时候,国际餐桌上可就不止饺子春卷这些老面孔,说不定重庆火锅涮和牛,西北烤肉配红酒,吃出新花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妇产科的陈大夫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