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笔下的这场雨,在千年后的四月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水打湿了柳梢,模糊了远山,却让思念愈发清晰。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笔下的这场雨,在千年后的四月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水打湿了柳梢,模糊了远山,却让思念愈发清晰。
清明,这个连接春寒与暖阳的节气,像一位穿越时光的老人,用自然的变化告诉我们:生命的离去与新生,就像季节交替一样永恒。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白桐花在细雨中次第绽放,紫色的花瓣如同大地的信笺,写着草木重生的密码;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间田鼠悄然隐退,鹌鹑开始鸣唱,生命形态在阴阳转换中完成神秘交接;三候虹始见。当第一道彩虹跨越山涧,天地间便架起了一座光的桥梁。这些物候变迁,恰似《淮南子》所言:“清明风至,则万物洁齐而清明”,提醒我们生命本就是在轮回中永续的诗篇。《礼记》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清明节最让人熟悉的,就是扫墓祭祖。人们带着鲜花和供品,轻轻擦拭亲人的墓碑,添一捧新土,点几支香。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是对抗遗忘最温柔的方式——我们记得,他们便从未真正离开。
但清明不只是悲伤的日子。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着放风筝,大人折下柳枝插在门前,家家户户蒸青团,咬一口软糯的艾草香,仿佛吃下了整个春天。这些习俗像一条纽带,把过去和现在紧紧系在一起。清明,是岁月写给大地的十四行诗,每个韵脚都押着生命的平仄。当我们俯身擦拭碑文上的雨痕,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冰凉的石头,更是时光的温度。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成了春风里的一缕花香,夏夜中的一声蝉鸣,或者后代记忆里的一抹微笑。
《中运夜读》征稿启事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419748992@qq.com,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夜读+朗读者姓名+作品名称”或“夜读+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附上自己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1、投稿稿件自发出之日起,2周内未收到本号采用通知的,可转投其他媒体。2、投稿者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的,或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文责自负。3、本号一律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切勿一稿多投。4、凡在本号发表的作品,中国水运报社享有出版权与转载权。任何人如需转载、摘编本号已发表的作品,均须获得本号书面授权。5、投稿者稿件一经采用,本号将依据稿件质量支付有竞争力的稿酬。6、投稿者的作品用于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物、网络平台发表的,本号支付的稿费已包含上述使用方式的稿费。7、凡向本号投稿者,除附有书面特别声明外,均视为投稿者接受上述约定。



总策划:周国东
执行总编:赵虎
主播:宁杨杨
监制:甘琛
海报:缪世雄
责编:尹宇龙

重点推荐
来源:中国水运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