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工作起来已经很得心应手了,学生们都爱跟她打成一片,领导也认可,但顾少强却在这日复一日地按部就班里,渐渐感觉到疲惫和迷茫。
就像当年一封信火遍全国一样,最近,她的消息,又铺天盖地的轰动了全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个充满诗意的句子,就是顾少强辞职信的全部内容。
那时,她已经在河南一所重点中学当了11年的心理教师。
尽管工作起来已经很得心应手了,学生们都爱跟她打成一片,领导也认可,但顾少强却在这日复一日地按部就班里,渐渐感觉到疲惫和迷茫。
于是,在一节课上,趁着学生们给两年后的自己写信的时间里,她也给未来的自己写下了那封只有10个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她的出走,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本,她手里捧着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收入可观,还有寒暑假。这样的在编职业被很多人羡慕,是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
她离开的理由不是迫于生计,不是遇到了什么变故,也不是事业发展有了瓶颈,只是想去看看世界。
这让很多人不解,但也让更多人艳羡。
在那个人人都追求诗与远方的时代,她的辞职信被微博上的大V争相转发,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icon。
带着大家羡慕的目光和一万元积蓄,顾少强出发了。
她先去了云南大理双廊,在那里做起了义工,每天看看洱海,听听音乐,日子过得恬静而美好,也邂逅了爱情。
两人一拍即合,感情迅速升温,一起旅行了三个月后,他们决定在成都落脚,开了一家民宿。
在民宿里,他们举办了一场简易婚礼,没有仪式,没有戒指,也没有家人,只有三五好友,简单吃了顿饭,就算礼成。
不久后,她生下了女儿。好像枷锁只增不减,所有的困囿都还在,只是换了个地方。
经营民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客人的流量时高时低,生意起起伏伏。
理想中的风花雪月落到现实中,却是无尽的柴米油盐,是整理不完的床铺,是刷不完的马桶。
虽然与自己想象中的情景不同,但她觉得这也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在自己的民宿中,她遇见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听他们讲述各自的故事,从他们的口中,感受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可好景不长,民宿开业没过多久,疫情来了。
当初开民宿的钱全靠借款,如今客人没有了,收入没有了,但房租、水电费仍然是一笔持续的开销,还要偿还借款,最终,民宿经营不下去关门了,他们还背上了60万的债务。
再加上女儿到了学龄,考虑到教育资源的问题,顾少强最终决定带女儿回到了郑州,也就是当初她离开的地方。
除了女儿上学的原因,她妈妈也日渐年迈,四川的潮湿天气她很不习惯,回到郑州也能方便就医。
而丈夫则留在了成都,与她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回到郑州后,为了还债,顾少强身兼数职,开始做起了自媒体主播,也尝试讲脱口秀,还重新做起了心理咨询的工作,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老本行。
当后来有人问起她怎样看待自己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时,她回答说:“这句话有毒。”
不过,她也劝告其他人不要效仿,毕竟,诗与远方也是要钱的,情怀终究难抵岁月漫长。
人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走过的那条路繁花似锦,只有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上一地鸡毛。但其实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但对自己的选择,她始终甘之如饴。
回看出走这十年,争议一直伴随着她,失去了稳定的工作,也没有像当初想得那样周游世界,但她从未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她觉得自己收获得更多,也给了女儿一个自由幸福的童年。
顾少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事情,就是你当下做的那个决定,一定是当下的那个自己的最优选。”
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她就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她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北大校花彭高唱。
按照成功学叙事,她高开“低走”的人生,算不上人生赢家。
最高光的时候,她升学考试一路保送至北大,大学期间拿下朝鲜语和经济学双学位证书,作为交换生获得全额奖学金。
还精通舞蹈、钢琴和主持,钢琴曲曾被周杰伦点赞转发,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主持过音乐会。
参加节目时,汪涵说她打破了美貌和才华不能并存的魔咒。
在她众多的优点里,美貌是最不值一提的一项。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她在34岁的时候选择回到了长沙老家卖臭豆腐。
很多人都说她浪费了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也有人说她一个北大学历,凭什么来跟平民卷低端市场?
但事实上,她也只是当下选择了一条能让自己的身心更舒适的路而已。
北漂做演员的时候,她说自己遭受了比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十倍百倍还多的打击。
事业始终不温不火,钱却花了不少。
她曾经在一个视频中,悉数自己从2013年至今,光是房租和搬家费就花了近40万。她说,北京就像是一个“渣男”,你把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他,可他却不肯给你一个家。
后来,她也渐渐醒悟过来,“在这个行业,你的努力、能力和你能得到的机会之间,关系不是特别大,更重要的是你背后的资源、人脉,还有运气。如果这些你都没有,一定要慎重。”
于是她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选择和丈夫回到老家长沙,开了一家臭豆腐店。
脱下了高知的长衫,也放下了名校的枷锁,现在的彭高唱,过得远比北漂时安稳踏实。
而且,她能迅速转换心态,已经强过许多人。
我们总觉得名校毕业、进了大厂,就一定是一帆风顺。可现实是,风光背后也会有突如其来的变故。问题在于,当“理想生活”被打破,你还能不能抓住机会,继续向前?
另一个清华本科、北大研究生毕业,却成为了一名游戏主播的女孩,也曾经饱受诟病,被认为是浪费了教育资源。
《清华本科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她直接去做了游戏主播,被骂惨了》
而学霸们自己却在思考:究竟卷到了最好的学校,又能怎么样呢?
“人们都在卷,卷名卷利卷话语权卷影响力,这事儿有头儿吗?没有。但是生命有头。”
一旦认识到,生命历程是有限的,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就成了一种牢笼,而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就是打破牢笼的一部分。
即便她再习惯于给每个人争面子,她最终的议题,也还是找到自己。
她说在这之前的很多年,她都习惯去想“这样做对不对”,如果对,她就去做,她是会为了追求“对”而忽略自己喜不喜欢、开不开心的那种人。
事实上,面子不能当饭吃,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前阵子,米粒妈写过一个女孩
《15年前,父母狂砸300万供出国的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16岁读美高,本科考入美国Top30大学,硕士又被藤校录取,通过全家的托举和自己的努力,25岁就从藤校读完了硕士回国。
在世俗意义上,她已经算是高位开局,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是高开高走,走上人生巅峰,可没想到,在她后来的自述中,30岁的她却“一事无成”,也赚不回当初花费的钱,很是内耗。
但米粒妈却觉得,她的情绪很稳定,表述也很有条理。
面对评论区各种各样的声音,她也在中肯理性地讨论自己的选择和未来的走向,能够情绪稳定地接受变化,拥抱变化,已经是一种非常优秀和难得的能力了。
与其追问意义,不如重在经历。
自洽,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却也最难的修行。
千年之前的苏东坡,就给我们打了个好样儿。
他天资聪颖,志向不凡,结果刚进入官场就因为站错了队被贬,从此颠沛流离。
但他一直以身践行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睡一觉的超绝松弛感。
被贬到生活环境极差的黄州,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自创“东坡肉”、“东坡鱼”,从美食中找乐趣。
被贬到广东惠州,食不果腹不说,那时遍地瘴气,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可他却日啖荔枝三百颗,还大肆炫耀。
再后来,又被贬到海南,60多岁的他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竟然还能说:还好,没有瘴气。
而且不管在哪里,他也没有无所作为,就拿在海南来说,他教当地人挖水井、找食物,还兴办学堂,培养出了海南第一位进士。
因为他已经认清事实,接受了自己的处境,更接纳了自己不顺遂的人生,在自己尽力而为之后一切随缘。
无论世事如何变,吾心安处是吾乡。
因为人生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每条路上都各自的风景。
去投入到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去感受形形色色的人间烟火,去经历成功和失败,体会得到与失去。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每条路,都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墨问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