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拨云见日:血清学阴性的狼疮性肾炎病例分享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7 18:33 2

摘要: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性水肿,以面部为主,晨起最明显,后逐渐缓解,伴间歇性胸闷、气促,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可缓解,无咳嗽、咳痰,无畏冷发热,无其余不适。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因“发现全身水肿6个月”就诊我院肾内科。

【现病史】

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性水肿,以面部为主,晨起最明显,后逐渐缓解,伴间歇性胸闷、气促,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可缓解,无咳嗽、咳痰,无畏冷发热,无其余不适。

【既往史】

2014年确诊椎间盘突出,后持续慢性下腰痛,诊疗过程不详,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基础疾病。

【家族史】

家族中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病史。

体格检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水肿明显,双肺底呼吸音消失,叩诊呈实音,无皮肤异常,心血管杂音、无肝脾肿大,其余大致正常。

【辅助检查】

肌酐395μmol/L,床边尿蛋白试纸提示大量蛋白尿,血清免疫检查阴性。

初步分析

患者符合“肾病综合征”特征,体格检查提示全身水肿、面部为著,晨起时明显,符合肾性水肿特征,但患者无相关既往病史,血清免疫检查阴性,考虑肾损害原因不明,初步检查未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明确肾损伤病因,进一步完善肾穿刺活检,结果:

【光镜检查】

可见肾小球53个,均无全球硬化。不到50%的肾小球表现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多,伴有中性粒细胞和核碎裂碎片,银染显示内皮下沉积物,无基底膜增厚、系膜溶解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有细胞性、纤维细胞性或纤维性新月体形成。间质内见轻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蛋白质吸收滴,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轻度间质纤维化。小动脉显示中至重度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壁内可见粉红色无定形物质。

【免疫荧光】

可见肾小球有4个,肾小球的系膜区可见IgG、IgM、C3颗粒状沉积,呈弱阳性(1~2+),IgA染色阴性,Lambda轻链弱阳性颗粒状染色,为阴性,Kappa 、C1q均为阴性。

【组织学病理诊断】

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即使血清免疫学阴性,但病理学提示有免疫受损,仍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需考虑鉴别的疾病有: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和寡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进一步拟诊讨论

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青年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的表现,除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水肿)外,常有多系统受累症状,如皮肤出现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关节疼痛、肿胀,可累及多个关节;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脱发、血液系统异常(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心血管系统受累(心包炎、心肌炎)等,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多样,包括系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局灶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膜性狼疮性肾炎等,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可伴有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呈现可提示IgG、IgA、IgM、C3、C4、C1q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在肾小球内沉积,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内皮下、上皮下等多个部位沉积。

患者青年女性,有大量蛋白尿、全身水肿,且伴有胸闷、气促,且既往有下腰痛病史10年,虽然血清学免疫阴性,但肾活检提示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伴有中性粒细胞和核碎裂碎片,银染显示内皮下沉积物,有新月体形成,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狼疮性肾炎可能性大。

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起病方式多样,多数患者有血尿、蛋白尿,常伴有肾功能快速进展,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肾衰竭,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肺出血症状,表现为咯血、呼吸困难等,光镜下常见肾小球节段性坏死和新月体形成,新月体比例常较高,电镜下无电子致密物沉积或仅有少量稀疏的电子致密物。患者免疫检查结果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暂不能排除该病。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发病前通常有明确的前驱感染史,感染后1~3周起病,患者多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一般无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改变,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在上皮下沉积,呈 “驼峰状”,这是其特征性表现。患者青年女性,发病前无感染病史,且没有血尿等症状,暂考虑可能性小。

因此综合考虑,决定给予“霉酚酸酯+泼尼松”的方案治疗,同时给予支持治疗,肌酐水平显著下降,治疗效果良好,肌酐水平变化见下图:

creatinine:肌酐

病例思考

为什么该患者血清免疫学阴性,却考虑狼疮性肾炎?

由于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方法灵敏度有限,可能无法检测到低水平的自身抗体。例如,某些早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低,常规检测手段难以发现。狼疮性肾炎存在多种病理类型和临床亚型,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反应较弱,产生的自身抗体量少,不足以被现有检测方法检测到,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存在特殊的自身抗体,目前检测项目尚未涵盖。就算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体内自身抗体水平下降,血清免疫学指标可能转为阴性,但肾脏病变仍可能存在或进展,此时不能仅依据血清免疫学指标判断病情。

总结

SLE患者进展为LN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进入肾衰终末期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SLE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肾脏的指标变化,早期明确诊断,如果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检特征但血清学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也可能患有狼疮性肾炎,临床医生在特定病例中可考虑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参考文献:

1.WCN25-3100 A CASE REPORT OF SERONEGATIVE LUPUS NEPHRITISKajimotu, Teddy et al.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 Volume 10, Issue 2, S219.

2.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Lupus Nephritis Work Group. KDIGO 2024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Lupus Nephritis. Kidney Int.2024;105(1S):S1–S69.

3.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Glomerular Diseases Work Group. KDIGO 2021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lomerular diseases. Kidney Int.2021;100:S1–S276.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