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而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北魏晚期的《元进墓志》拙中见美,挥洒自然,因势赋形,方圆兼备,是临习魏碑楷书的重要碑志之一。
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而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北魏晚期的《元进墓志》拙中见美,挥洒自然,因势赋形,方圆兼备,是临习魏碑楷书的重要碑志之一。
《元进墓志》全称《魏故符玺郎中元进墓志》,志高53厘米,宽66厘米,楷书,有界格,计19行,行15字,计260字。据志载,元进是北魏常山康王之孙,英年早逝,在孝明帝熙平元年(528年)卒于洛阳修仁里,是年冬十一月葬于洛阳城激水之北的邙山地区。此志近年在洛阳出土,现藏河南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此志书法已经基本摆脱了魏碑初期的方直峻切之用笔、欹侧茂密之结体,整体气息平和温润。用笔上圆笔明显增多,方圆结合、平稳舒展成为主要的特点。结合同时期的《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来看,到了熙平时期,北魏楷书无论是结体、用笔,都已走向成熟,为后世隋唐楷书最终完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进墓志》高清分页释文对照欣赏
魏故符玺郎中元进墓志。君讳进,字进之。昭成皇帝之叡胄,常山康王之令孙。廉贞之节表于冲年,孝悌之至著于弱岁。
事君尽忠,交朋慕信。年十八,平北府钦其名德,启为主簿。时世宗以君幼播令称,敬留其人,除奉朝请,入充侍官,外领宗士,出内之称,备彰
朝听。又以君少秉坚贞,长遵礼谨,迁君符玺郎中,委以重任。英志不遂,以大魏熙平元年卒于京师修仁里,冬十一月廿二日迁窆于谷川之
阳。窃以地境绵遐,泉乡阻晦,若不刊石表名,置之埏户,何以铭记将来,旌分远世。其辞曰:令彼皇孙,彦兹帝胤。绮岁怀恭,龆年抱谨。
事君尽忠,奉尊慕顺。桂美兰薰,金贞玉润。天不祐善,当春天殒。灵宫夕启,龙轎旦引。去矣生途,永无返巡。绋马行悲,烟禽(左“足”部,右“宁”)愠,陆道平夷,泉乡
杳峻,何以记之,刊石表信。
▼《元进墓志》朱拓高清分页欣赏(部分)
▼《元进墓志》释文欣赏(订正遗漏文字,志、铭分层展示,利于读解)
魏故符玺郎中元进墓志。君讳进,字进之。昭成皇帝之叡胄,常山康王之令孙。廉贞之节表于冲年,孝悌之至著于弱岁,事君尽忠,交朋慕信。年十八,平北府钦其名德,启为主簿。时世宗以君幼播令称,敬留其人,除奉朝请,入充侍官,外领宗士,出内之称,备彰朝听。又以君少秉坚贞,长遵礼谨,迁君符玺郎中,委以重任。英志不遂,以大魏熙平元年卒于京师修仁里,冬十一月廿二日迁窆于谷川之阳。窃以地境绵遐,泉乡阻晦,若不刊石表名,置之埏户,何以铭记将来,旌分远世。其辞曰:
令彼皇孙,彦兹帝胤。
绮岁怀恭,龆年抱谨。
事君尽忠,奉尊慕顺。
桂美兰薰,金贞玉润。
天不祐善,当春天殒。
灵宫夕启,龙轎旦引。
去矣生途,永无返巡。
绋马行悲,烟禽(左“足”部,右“宁”)愠。
陆道平夷,泉乡杳峻。
何以记之,刊石表信。
▼《元进墓志》单行本字帖高清分页欣赏(释文对照)
单行本字帖《洛阳新见墓志选·北魏元进墓志》,2011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高清再现,简体释文对照,平装本,非常适合临摹。
单行本字帖《洛阳新见墓志选·北魏元进墓志》除了高清再现原碑之外,还详细地介绍了此碑相关情况。如果书友们觉得以上内容还不够过瘾,那就请您点击下面字帖商品链接,一册在手,时时临习,书艺定当大进!
来源: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