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禹夫新作:《灯的往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05:28 1

摘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记忆里,几乎不知电灯为何物。除了县城,在我家河南西南部农村山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至多有个手电筒,极个别的户有台收音机。有这些"家电"的户,往往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记忆里,几乎不知电灯为何物。除了县城,在我家河南西南部农村山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至多有个手电筒,极个别的户有台收音机。有这些"家电"的户,往往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我的童年,可以说夜夜都是煤油灯陪伴着长大的。我家的煤油灯,应该是父母购置的。是一个约四寸左右高的圆形玻璃瓶,上部是直径两三寸的圆肚儿瓶,瓶口收至不到一寸;中部是直径一寸多的实心圆柱体,下部是喇叭形灯座。灯鼻儿,是小圆铁片儿中间焊着一根长约2寸、比圆珠笔芯稍微粗点儿的空芯小铁管,穿上用棉线或好绵纸卷起来的纸柱做灯芯,放进瓶口上就行了。

当时,农户照明几乎全是用煤油,两毛多钱一斤,各村代销点(商店)都有,因涉及百姓日常生活,国家重点保证供应。

煤油,当时老百姓大都称之为"洋油",是因为过去煤油很少见,许多人不得不用菜籽油或香油照明。应该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才逐步改称"洋油"为煤油。现在看似廉价的煤油,当时也是主贵东西,因为那时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活儿,不少地方生产队的分值才几分钱。使用煤油灯,添一次油得二三两,一斤煤油添两三次就没了。所以人们平时都很自惜(节约),夜里点灯火苗高度大多在一厘米大小,原则上以不能冒烟儿为标准。不少人家,往往夜里因灯头大小而争吵。

我长到十来岁时,已经分床睡觉,和父母不住在一个屋子了,因而就还需要再添一盏灯。买灯得花钱,一般人家都是因陋就简,用学生用完的墨水瓶就可。灯鼻儿的那根小细金属管儿不好办,得用锡焊,可以说“科技含量高",不买不行,得买。

有一天早上,我到薛河集上买了一个,几分钱,灯的问题就解决了!俺娘是个治家人,平时办事很细心,经常晚上抽查我的灯头大小。

不学习,不做作业,家里只能点一盏灯。俺娘说,摸着黑儿说话也掉不到地下。她说的真对,因为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光!

后来,上初中有晚自习,煤油灯由学生自己带,我就又自己做了一盏灯。晚上,水泥做的课桌上,几乎一个学生一盏灯,似繁星点点,小有壮观。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带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煤油。当时有的农村用上了柴油机带磨面机(俗称钢磨儿),供销社也卖柴油。班里有少数同学使用柴油照明,因为柴油便宜,一毛多钱一斤。不过柴油燃点比不上煤油,灯头儿小了亮度低,大了会冒黑烟。所以,经常使用柴油照明的同学,不仅额头有烟灰痕迹,鼻孔都是黑的。

尤其难忘的是,那时候,农村有手电筒的人很少,人们晚上出门一般都摸黑儿走路。好在没啥事儿时,夜里人们都窝在家里,没有啥"夜生活",很少有人出门儿。加之,村子都不太大,一个村子住,人熟路也熟,邻居串门摸黑走路也不算啥。若生产队晚上开会或干点儿紧急农活,会到供销社买个有玻璃灯罩、能挡风、用金属制作的“马灯",可掂可挂,得两元多钱。其灯捻是扁形的,比扁鞋带儿稍宽些,亮度靠灯捻儿大小用手动旋钮调节。

当大队(村)里开群众大会,或唱大戏时,剧团或宣传队,大都购买有“汽灯"照明。"汽灯"比较复杂些,模样和"马灯"差不多,但比马灯高大。马灯直接用煤油,汽灯也用煤油,只是先得打气,用一个多小时还得摘下来再打气。

汽灯亮度高,价钱更贵一些,一般大队都没有。有点副业的村子,经济好一些的才能用上汽灯。我们生产队,原来在河道里有台水力驱动的弹花机,一年能挣个三二百元,也是队里的一项副业收入。但到了晚上,则需要派两个青壮男社员去看管弹花机(怕丢),每人每晚记2分。我也去看过,晚上就住在四面跑风、草苫子当门的弹花机棚子里。

棚子里点着一盏马灯照明,不敢用油灯,怕失火。当时我十几岁,胆儿小,老怕半夜有啥野兽出没。听着"呼呼"的顺河风、哗哗"的流水声,往往很晚才能入睡。

到后来去上文殊高中时,因为学校距公社机械厂一路之隔,电源近,学校拉上了电线,晚上学习用上了电灯。那可能是我第一次用电灯照明,心情很激动!一拉开关,“叭"的一声全教室立刻灯火通明!真是既方便,又明亮,不知比煤油灯强多少倍! 现如今,五六十年过去了,灯的变化今非昔比,不说沧海桑田之变,说翻天覆地一点也不为过。无论城市,还是乡镇,每到夜晚,各种霓虹灯,水晶灯,射光灯,装饰灯,背景灯,节能灯……,真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走进百姓家庭,屋里屋外的吊灯,壁灯,台灯,柱灯,地灯,彩灯…..,五光十色,金碧辉煌。

灯,已不仅仅是照明工具,也是祖国城乡发达的标志,人们身份尊贵的象征。华灯初上,那一对对,一排排,一行行,一片片亮如白昼的万家灯火,任车水马龙在灯的海洋里自由穿行。

社会的极大进步,科技的高度发达,灯的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已经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也许再过几年,或十几年,随着人造月亮、人造太阳的腾空而起,白天黑夜成过往,环宇皆为不夜天必将成为现实,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开心生活观盛世,光明在前任我行!

禹夫.2025.04.05.晚

配图、编辑:贺景昌(禹州小景哥)

来源:禹州小景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