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来自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01班学生陈显登,他积极参加国赛、省赛等赛事,屡创佳绩。由他主持并参与的项目,在国家A类竞赛中,获202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西北赛区一等奖、国赛二等奖;2024第1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01班学生陈显登
他是来自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01班学生陈显登,他积极参加国赛、省赛等赛事,屡创佳绩。由他主持并参与的项目,在国家A类竞赛中,获202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西北赛区一等奖、国赛二等奖;2024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陕西赛区正式赛道(非命题)视频设计类二等奖等其他奖项43项;发表论文3篇。在校期间,不仅综合测评成绩名列前茅,还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因品学兼优,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如果说一项项荣誉见证了他的成长,那勤学苦练、拼搏进取则点亮了他闪耀的青春。
陈显登在谈及所获荣誉时,满怀激动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源自于学校多年来的悉心培养。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理念,构建了完善的校-省-国三级竞赛体系,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在优秀师资的指导下,丰富的竞赛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全面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我得以站上更高的舞台,开阔视野、丰满羽翼。正是学校的全力托举,赋予了我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底气和动力。”
陈显登(右一)在202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总决赛现场
陈显登(左一)获2024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
荣誉记录着陈显登的成长印记,而最珍贵的,是那些他和老师、同学为之日夜共奋进的温暖记忆。
教师赵雪(左)对陈显登进行赛前指导
陈显登特别提到了他和团队小伙伴在备战202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时的经历。当时,由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赛事经验且屡次获奖的赵雪老师指导他们,当赵雪老师得知他们的参赛作品是《红色篇章》时,在选题策划阶段就指导他们明确创作要求:“红色文化创作必须真实严谨,比赛不仅是技术较量,更是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陈显登表示,“赵老师始终强调‘讲好故事的前提是守住历史的真实’。
她带领团队多次赴西安事变纪念馆实地调研,从文献查证到场景还原都严格对照史料。在后期制作中,她也多次指导特效参数调整和光影合成,甚至为一个转场镜头反复推敲。路演阶段,也是全程陪同,从PPT设计到演讲细节都给予细致指导。她常说:‘细节显匠心,每一帧都值得精雕细琢。’赵老师这种追求极致的创作精神,让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创作不是炫技,而是用技术传递温度。”
陈显登(右五)代表团队领取202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二等奖
最终,《红色篇章》凭借科技与创新的双重优势荣获全国二等奖。但陈显登认为:“比奖项更珍贵的,是赵老师言传身教的师者风范。在思源,像赵老师这样甘为人梯的教师的无私奉献,激励着一代代思源学子在追梦路上行稳致远。”
多年来,西安思源学院深入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理念,将学科竞赛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方面组建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建立“一赛一策”的精准辅导机制;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将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反哺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赛教融合、以赛育人”的良性循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利用课余时间在学习的陈显登
日常自律且高效的陈显登,当被问及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时,他向我们分享了他的“三精法则”——精准规划、精细执行、精要复盘。从大一起,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就制定了清晰的学业进阶路线图,将寒暑假转化为“能力提升黄金期”,通过超前学习、细分目标和时间模块化管理,实现效率最大化。“大学时光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我希望自己在最好的年纪可以尽可能地过得充实且有意义。”他这样总结自己的成长密码,铺展在他身边的满地荣誉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陈显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展示中心基地孵化区
除了上课、运动、拍摄视频、画画、比赛外,陈显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展示中心基地孵化区度过的。在自己见识了更宽更广的平台,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后,他也像学长学姐一样,在作为KAB创业俱乐部负责人期间,延续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为学弟学妹系统梳理参赛指南,通过“线下培训+线上云辅导”的模式,毫无保留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学长经常鼓励我们多参与比赛和实践去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常带着我们做项目,教会我们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从市场调研到方案策划,学长事无巨细地指导我们。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对未来不仅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也更加热爱大学生活。”来自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本)04班的学生段誉回忆道。
这种传承不是单向的付出。陈显登说:“在帮助学弟学妹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和成长。”在他看来,真正的优秀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突破上,更在于是否能点亮他人的成长。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01班学生陈显登
相较于日常,陈显登的假期也被安排得非常充实。在他看来,假期是检验学习成果和实践转化的最好时期。“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刚好趁着假期可以好好实践,知识不是在书本里沉睡,而是要在实践中奔跑。每一次实践,既能验证你的所学,也能映出你的不足。”除此之外,趁着假期,陈显登也会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这早已成为他坚持多年的习惯。无论是在社区的公益课堂还是敬老院,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每周都会到社区活动中心的公益课堂,义务教放假的小朋友画画,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激发小朋友们的想象力,也会去敬老院和老人们聊天、整理房间,给他们拍照、录视频,为他们记录生活美好瞬间。“看到他们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自己也会收获快乐,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温暖。”陈显登微笑着说。正是这份坚持与赤诚,让他实现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收获。使他在学习成长之外,更展现了思源学子特有的精神厚度。
这些经历就像一块块拼图,最终拼出陈显登闪耀夺目的大学图景。从实验室到赛场,从志愿服务到社区公益课堂,如今,这位00后青年依然保持着奔跑的姿态,步履不停。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之志,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来源:西部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