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老区红领巾 搭建共育连心桥——邛崃市西桥学校公益活动圆满收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19:25 2

摘要:4月9日,在邛崃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心系老区红领巾 搭建共育连心桥” 公益活动在邛崃市西桥学校温情启幕。市教育局、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临邛街道办、市新联会、西江村、盘陀村、红旗村等单位领导,以及邛崃市皓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爱心企

爱心汇聚力量

真情共筑希望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教育大计

没有一个局外人

4月9日,在邛崃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心系老区红领巾 搭建共育连心桥” 公益活动在邛崃市西桥学校温情启幕。市教育局、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临邛街道办、市新联会、西江村、盘陀村、红旗村等单位领导,以及邛崃市皓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纷纷到场,为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让爱与希望在校园中绽放光芒。

开幕式上,邛崃市西桥学校校长黄菲热情致欢迎辞。活力篮球操《球舞红心》精彩上演,展现西桥学子蓬勃活力与青春朝气。

在教育故事分享环节,黄菲校长以《我要改变》(附文章结尾)为题,深情讲述了自己在西桥学校的教育故事,彰显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捐赠活动前,爱心企业代表邛崃市皓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皓瑞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邛崃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邛崃市新联会副会长罗皓先生讲述了他父亲罗平老师当年背着他在西桥学校上课的感人故事,表示今天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更是在续写新的故事。今后,将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尤其希望为偏远山区的学子们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共同为孩子们搭建健康成长的温暖桥梁!

捐赠仪式上,爱心单位慷慨解囊,捐赠文体器材、办公设备、公益课程。这些物资不仅是硬件上的支持,更是一份份饱含深情的关爱。我们期待,今天的操场会因为这份爱心而充满欢声笑语;明天的校园会因体育的滋养而绽放更多灿烂的笑脸。

学生代表李思雨上台发言,质朴的话语传递着内心的喜悦与感动,表达了对爱心人士的真挚感恩。

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汤银君代表教育局,为西江村书记陈建、盘陀村书记王训才、红旗村书记杨帅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并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成果。他表示,今天捐赠的不仅仅是体育器材,更是一份爱的火种和责任担当。呼吁社会各界,要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持续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广阔蓝天。希望校长和老师们,“小校长”也有大情怀,“小老师” 也有大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同样可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小而优;同时,他也鼓励孩子们,小朋友也有大梦想,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英雄不问出处,梦想不分城乡,要勇敢追逐梦想。

我们深信,此次活动搭建的“连心桥”,将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合力,连通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链接孩子们通往星辰大海的康庄大道!

今天播撒的每一颗爱心种子

都将长成参天的大树

每一份教育的善举

都会在时光里

绽放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携手并肩

呵护每一个孩子

在邛崃这片红色的沃土上

向阳生长

2024年8月24日,一纸任命,我从南街小学副校长转任西桥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那一刻,兴奋与惶恐交织。我曾在高中工作过1年、初中5年、城区小学10年,但农村小规模学校,却是头一次。

初至西桥,暗下决心

当我沿着蜿蜒的邛水路第一次来到学校路口时,映入眼帘的是公路边肆意生长的杂草,通道旁残破不堪的断壁,矮墙内散发出阵阵恶臭的鸡圈。走进校门,渗水的水池、荒芜的草地、斑驳的围墙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让从小生长在城市的我内心五味杂陈。我深知,困难面前,抱怨无济于事,改变才是唯一出路。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挑战,更是对西桥学生的责任。

多方助力,校园焕新

改变从校园环境开始。高温停课那几天,我四处奔走,主动联系教育局、属地街道办和市政府相关领导。让我感动的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市政府、教育局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在得知学校面临的困境后,迅速协调各方资源,为改善校园环境积极行动。

在市政府的统筹下,属地街道办积极响应,对校外杂乱土地进行平整硬化;教育局组织兄弟学校开展帮扶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渗水的水池改造成了雅致的“廉池”;荒芜的草地变成了“勤园”种植基地;斑驳的围墙覆盖假草、贴上文化牌,成为校园的亮丽风景。兄弟学校也纷纷伸出援手,西小教育集团总校助力打造了书法室、陶艺室;南小送来底楼图书角和阅读机;红军小学、火井小学捐赠图书、书法作品,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丰富内涵。为解决学校污水转运问题,教育领导和红旗村杨书记多次到校调研。西江村陈书记亲自到校参与活动,赞助研学资源。盘陀村王书记捐赠办公设备。还有王家荣老师多次到校开展讲座。

课堂触动,梦想启航

在执教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有两堂课令我难以忘却。

01

梦想中的教室

讲授《我的教室》时,我在课件中展示了一间摆放凌乱的教室,原本期望引导学生们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孩子们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惊叹道:“哇!他们的教室墙壁好白呀,还有储物柜、书柜和毛巾挂钩呢……” 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轻轻揪了一下,酸涩感涌上心头。这些在城市孩子眼中再平常不过的教室设施,对于西桥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如此令人向往。

我当即调整了教学思路,让孩子们说出对自己教室的期望。没想到,他们热情高涨,一口气说出了11条。我认真地把每一条都记录下来,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们实现这些小小的愿望。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和寒假里,我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将孩子们的期望一一变成现实。新学期开学那天,当孩子们走进焕然一新的教室,他们脸上绽放出的惊喜与喜悦,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阳光。那一声声欢呼,如同美妙的音符,在校园里回荡。看到他们的笑容,我的内心也被幸福填满,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02

打开世界的窗

而在《介绍我的家乡》这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桥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当我让孩子们介绍家乡的知名景物时,他们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沉思。有的孩子说家门前成片的果树,有的提到学校外蜿蜒的公路,甚至还有孩子一脸天真地问学校前面的精神病院算不算。我们学校距离城区不到10公里,可孩子们对文君井、回澜塔、邛窑遗址、文脉坊这些家乡标志性的景观却一无所知。那一刻,我强烈地意识到,他们与城里孩子仿佛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种差距,让我心疼不已,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改变现状的决心。我深知,我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一定要为西桥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

关爱成长,点亮希望

一个周一的中午,我如往常一样在校园里巡视。突然,一个身影映入眼帘,那是一名学生,他低垂着头,脚步沉重,无精打采地走进校园。我的心“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01

呵护受伤的心灵

我急忙走上前去,轻声询问。他缓缓抬起头,眼中蓄满了泪水,嘴唇微微颤抖,哽咽着说道:“黄校长,我去邛崃了,爸爸妈妈第一次带我去,可…… 可是去办理离婚手续的。”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重锤狠狠击中,疼得揪在了一起。望着他那满是委屈和无助的眼神,我张了张嘴,却发现所有安慰的话语都卡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用手搂住他的肩膀,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用拥抱给予他些许温暖和力量。心酸之余,“我要改变”的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孩子不应该承受这么多生活的苦难,他们需要的是爱与关怀。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西桥的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他们在温暖和呵护中茁壮成长。

02

播撒梦想的种子

一天课间,我和六年级的同学聊天,问他们理想是什么,学习目标又是什么,他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那一刻,我意识到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刻不容缓。于是,学校推出了思政融合教育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我会给全体师生讲党的故事并结合故事开展学科融合教育活动。比如讲毛主席,我们就诵其诗词,吟唱歌曲;讲长征,我们就体验长征路。通过这些活动,师生们对党有了更坚定的信念,对祖国有了更深厚的热爱,对人生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积极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飞行员机长、世界冠军教练等知名人士到校开展讲座。还记得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这些名人时,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崇拜的眼睛,那兴奋得涨红的小脸,我知道,这些讲座正在他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上学期,我们还组织了研学活动,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当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国宝大熊猫时,那惊喜的表情,至今让我难忘。

03

细微处的温暖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市政府和教育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申请开通学校学生专线,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学校内部也在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从细微处着手,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综合能力。如通过红领巾广播,拓宽学生视野;开辟学生专用绿色通道,实现人车分流;绘制地面游戏,丰富课余生活;建立激励机制,开展“风采之星”评选和“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等。

特殊关爱,传递温暖

在这所仅有177名学生的校园里,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格外凸显。这些孩子,有的智力发育迟缓,认知世界的脚步缓慢;有的情绪管理困难,常常被情绪的波澜所困扰;还有的存在生理缺陷,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压力。每一个孩子都像是在风雨中飘摇的花朵,需要格外地呵护与关爱。

01

雨夜的守护

其中有一名女生,命运对她似乎格外残忍。她从小缺失母爱,父亲又常年在外,家中只有身体欠佳的奶奶勉强照顾着她。开学第一周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办公,突然听到保安焦急地大喊声:“快把衣服穿上,快进去,快进去!”我急忙循声望去,只见那女孩竟脱光了衣服,在水池里玩水。从那以后,她仿佛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常常不愿进教室,总是四处躲藏。

12月的一个雨夜,狂风呼啸,雨滴猛烈地敲打着窗户。学校突然接到消息,她没有回家。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心急如焚,顾不上雨夜的危险,立刻从桑园部队家中驱车赶回学校。一路上,豆大的雨点打在车窗上,模糊了我的视线,但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她。回到学校后,我一边和老师们在雨夜中四处寻找,不放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边及时向教育局领导和派出所汇报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我们找到了她。她浑身湿透,瑟瑟发抖,拉着我的手臂,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嘴里不停地说着:“校长,校长,我害怕。”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我赶紧带着老师们,小心翼翼地将她带上车,送她回家。把她安全送回家后,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自己家中。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我浑身早已被雨水湿透,又冷又累,身心俱疲。但当我想到女孩平安无事,内心便涌起一股温暖和欣慰,觉得这一路的艰辛与疲惫都是值得的。

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我下定决心要改变他们的处境。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成立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特教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家校共育。通过多次家访活动,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02

共同的成长

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我愈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与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如同点点星光,温暖着我的教育之路。

记得有一天放学,夕阳的余晖给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一个平日里调皮捣蛋出了名的学生,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旁,仰着红扑扑的脸蛋,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脆生生地问我:“校长,你明天还来学校吗?”我微笑着点点头,给了他肯定的答复。他听后,嘴角瞬间上扬,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开心地说道:“那我明天也来!”那一刻,他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驱散了我一天的疲惫,原来在他看似顽皮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如此纯真且依赖的心。

还有一个雨天,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纷纷扬扬地洒落,校园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我独自漫步在校园里,思考着学校的发展。突然,头顶出现了一片伞。我疑惑地转过头,发现一把伞悄然出现在我的头顶,为我挡住了细密的雨丝。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名学生,他正举着伞,努力地踮起脚尖,生怕雨水淋到我身上。见我发现了他,他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对我说:“校长,您别淋湿了,我有帽子,不怕淋雨!”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雨水打湿了他的帽檐,却温暖了我的心田。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饱含着学生们最真挚的情感。他们用淳朴的行动,给予我温暖和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改变,为他们创造更好未来的决心。

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在各方的关怀与帮助下,西桥学校逐渐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环境更美了,学生更自信了,老师更有干劲了。环境之变、学生之变、教师之变,带来的是社会评价之变。我校公众号、视频号从无到有。如今,期期有留言,句句是肯定。一百多人的学校,有着几百上千甚至近万的点击量。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亟待努力改进之处还有很多。但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坚强守护,就有信心和决心把西桥学校办好。我们将以“心系老区红领巾,搭建共育连心桥”公益活动为新起点,牢牢锚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性,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矢志不渝地打造一所让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来源:邛崃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