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培行业被政策摁下暂停键后,资本和聪明人全跑来盯着这块毛茸茸的蛋糕。
胜过教培的宠物经济,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新蓝海
教培行业被政策摁下暂停键后,资本和聪明人全跑来盯着这块毛茸茸的蛋糕。
宠物经济,一个比教培更接地气、更能撬动人心的风口,就这么来了。
01
我有个朋友,单身多年,996下班回家就指着猫解压。
她给猫买的罐头,一个月2000块,比她自己的伙食费还高。
她眯着眼说:“它一撒娇,我啥都愿意买。”
这不是她一个人在烧钱。
年轻人忙得没空谈恋爱,回家只想抱个暖乎乎的小家伙。
老年人呢,儿女不在身边,养只狗填补空巢的寂寞。
宠物不再是院子里拴根绳的看门狗,而是家里多出来的“成员”。
我家楼下有片空地,经常有宠物过生日,布景堪比婚礼现场。
这不是养宠物,是养感情。
02
想象一下,从狗粮到玩具,再到美容寄养,链条长得能绕地球一圈。
我路过一家宠物店,橱窗里摆着狗狗的新年毛衣,红彤彤的,跟小孩穿的一样精致。
店员说,这衣服卖得比人穿的还快。
线上也不甘示弱,我刷电商平台,满屏都是智能喂食器、自动猫砂盆。
我这种懒人都忍不住下单,给大黄买了个高科技水碗。
这玩意儿还能过滤杂质,比我喝的水还讲究。
朋友圈里有人晒宠物年夜饭,鸡胸肉配蔬菜,摆盘跟米其林餐厅似的。
我盯着看了半天,差点以为自己家狗被怠慢了。
这哪是养宠物,分明是伺候小祖宗。
03
有人把普通狗玩具包装成“智力开发套装”,配上自编教程。
找个网红一推,单价从几十块翻到几百块,月入几十万跟玩儿似的。
旁边街区还开了家宠物咖啡馆,顾客一边喝咖啡一边撸猫,生意火到排队。
有个小网红,拍自家狗的日常发网上,粉丝几十万。
顺手卖点自制狗粮,一个月赚得比咱们工资多。
这行当门槛不高,但热闹得很。
巨头和散户都在抢地盘,连小米这种科技玩家都挤进来分蛋糕。
我都忍不住想,要不要给大黄弄个账号试试水?
普通人也能在这片水里扑腾两下,捞点油花。
但这生意真那么好做吗?
不好说。
城里人舍得花钱,乡下人却还觉得狗粮贵,宁愿喂剩饭。
经济一波动,低价货就更吃香。
之前大黄洗澡的一个宠物店,半年赔了十几万。
他说货压手里卖不出去,顾客还嫌贵。
可风口还在,有人从代工转做自创品牌,硬是挤出一条活路。
市场乱糟糟,产品质量五花八门,服务也是东拼西凑。
不过,只要人还缺个情感出口,这块蛋糕就不会凉。
04
宠物经济有多大?
我家楼下,八点以后都是遛狗的。
在上海街头,狗狗的密度快赶上共享单车了。
社交平台上,猫狗视频火得一塌糊涂。
我翻了翻数据,城市里平均每四户人家就有一只宠物。
年轻人把它当“精神伴侣”,老年人拿它当“精神支柱”。
这不是卖货,是卖生活方式。
连我妈都说,要不咱再养只猫吧。
宠物经济的火爆,跟消费升级脱不了干系。
以前养狗是看家护院,现在是陪吃陪睡陪玩。
我家大黄吃的狗粮,包装上写着“支持关节健康”。
比我吃的保健品还讲究。
这不是瞎花钱,是消费观念变了。
宠物医疗也在起飞,动辄几千块的检查费,有人眼睛都不眨。
我有个朋友,猫生病花了两万,事后还说值。
这钱花得比给自己看病还痛快。
情感需求有多强,钱包就开得有多大。
但这行当的问题也不少。
市场太散,头部品牌也占不了多大份额。
中小玩家挤在一起抢饭吃,利润薄得像纸。
线上线下打得头破血流,价格战没停过。
有群友吐槽旁边新开宠物店剪个毛收200块。
结果狗回来跟被剃度了似的。
产品质量也是个坑,便宜货用几次就坏。
高端货呢,又贵得让人怀疑自己养了个假宠物。
还有人瞄准了宠物殡葬,生意做得比人还体面。
3000-5000块钱一条龙服务不讲价。
年轻人宁愿给猫主子烧纸钱,也不愿给补习班续费,这不是消费升级,这是认知颠覆。
这不是玄学,是人性。
只要人还寂寞,这行当就有得玩。
05
说到底,宠物经济不是卖产品,是卖感情。
马良之前“情绪经济”文章有详细分析:情绪经济,下一个千亿级别的顶级赛道
我家大黄摇着尾巴往我腿上一靠,我啥烦心事都没了。
这根人和宠物之间的线,谁摸得透,谁就拿得稳。
教培的风口过去了,宠物经济的浪头才刚起来。
这不是高大上的科技,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赛道。
它就在你家门口,在你沙发上那团毛球里。
时代变了,财富的路也变了。
下个爆点未必在写字楼里,而是藏在汪星人和喵星人的眼神里。
甭管世界多乱,摸着狗头总能找到点安慰。
来源:地产资管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