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天里,百花盛放,争奇斗艳。目前正是外岀踏青、观花、赏花的最好时节,但花虽好看,不知其名、不懂其“花语”哪行?岂不成了“不解风情”的“花盲”?下面介绍一下16种常见“春花”的前世今生及背后的故事,助您“一臂之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天里,百花盛放,争奇斗艳。目前正是外岀踏青、观花、赏花的最好时节,但花虽好看,不知其名、不懂其“花语”哪行?岂不成了“不解风情”的“花盲”?下面介绍一下16种常见“春花”的前世今生及背后的故事,助您“一臂之力”。
迎春花
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udiflorum),又名金腰带、黄素馨,是木犀科素馨属的落叶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迎春花的花朵小巧,呈高脚碟状,花瓣5-6裂,花色为明亮的金黄色,花先于叶开放,枝条细长下垂,开花时满枝金黄,宛如金色瀑布。它耐寒性强,于早春(2-4月)开花,甚至在雪未消融时已绽放,花期约20-30天。
迎春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希望与活力(作为最早报春的花,象征寒冬后的新生)。②坚韧不拔(在严寒中绽放,代表顽强生命力)。③友谊长存(因枝条柔软常相互缠绕,古人以赠迎春花喻友情)。④纯洁与高贵(金黄花色不染尘埃,宋代诗人称其“金英翠萼带春寒”)。
迎春花是中国传统的“雪中四友”(迎春、梅花、水仙、山茶)之一。民间认为迎春花是“吉祥花”,栽种在门前可带来好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迎春花与同科不同属的连翘极易混淆。区别在于,迎春花花瓣6裂、圆润,枝条绿色、四棱形、下垂,花期2-4月;而连翅花花瓣4裂、细长,枝条褐色、圆形、直立、中空,花期3-5月。
紫荆花
紫荆花(学名:Cercis chinensis),又称满条红、红花紫荆,是豆科紫荆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是传统的观赏花卉之一。
紫荆花的花朵呈蝶形,小而密集,多紫红色或粉红色,偶见白色变种。开花时先花后叶,枝条上布满花朵,形成“满条红”的壮观景象。花期在3-4月、约2-3周。
在中国文化中,紫荆花象征家庭和睦、兄弟团结,自古就有“紫荆树下兄弟分家”的典故——传说兄弟分家时紫荆树枯萎,和好后复荣。
注意、不要与香港的市花“洋紫荆”(学名:Bauhinia blakeana)搞混。二者同科不同属,花型差别很大,紫荆花小花密集,紫红色;洋紫荆大花5瓣,粉紫色。
紫荆花的花语:①亲情与家庭和睦(中国传统寓意)。②兄弟情深、团结(源自“三田分荆”典故)。③繁荣与希望(香港洋紫荆的延伸含义)④坚韧与生命力(因其耐寒、适应力强)。
西府海棠
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是蔷薇科苹果属的观赏花木,原产于中国,被誉为“花中神仙”“国艳”,与牡丹、梅花、兰花并称“春花四绝”。其品种繁多,包括西府海棠(花粉红,香气清雅,果小可食)、垂丝海棠(花深红,花梗细长下垂 )、贴梗海棠(花红艳贴枝,枝干带刺,耐寒)等几十个品种,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植物。
垂丝海棠
海棠花花朵单瓣或重瓣,花瓣圆润,花色以粉红、白色为主,花蕊金黄,与花瓣对比鲜明,盛开时如云霞叠缀。3-5月开放,花期约10-15天,常与樱花同期,更具中式古典韵味。海棠的果实可食用或入药,象征“花果同欢”。宋代文人视海棠为“富贵花”,苏轼曾叹“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温柔与美丽(因其花色娇嫩,姿态婀娜,常喻女子娴雅)。②离愁与思念(古人借海棠寄托别绪,如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③富贵吉祥(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广植海棠,谐音“堂”,寓意“满堂富贵”)。海棠花集娇艳与风骨于一身,既是文人笔下的“解语花”,也是百姓心中的“吉祥花”,承载着中华文化独特的浪漫与哲思。
紫玉兰
玉兰花(学名:Magnolia denudata),是木兰科木兰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名贵花卉之一,兼具观赏、药用和文化价值。
玉兰花花朵大而优雅,花瓣呈匙形,花色有纯白色、黄色、粉紫色品种。花先于叶开放,盛开时如雪覆枝头,清香扑鼻。2-4月开花,花期约10-15天,被誉为“报春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兰花象征高洁、坚贞,因其不畏春寒,独自绽放。古代文人视其为“君子之花”,常与海棠、牡丹、桂花并称“玉堂富贵”。
玉兰花的花语:①高洁与纯净(清香自持)。②感恩与报恩(传说玉兰是报恩的化身)。③坚毅与勇敢(早春凌寒开放)。④真挚友情(古代友人常以玉兰相赠)。
白玉兰
以下两点需注意:一是白玉兰花期最早;紫玉兰花瓣外紫内白,又名辛夷,花蕾入药称“辛夷”,治鼻炎、头痛;二乔玉兰则为白玉兰与紫玉兰杂交,其花色粉白渐变。二是在西方,玉兰花象征女性力量与坚韧,常将其作为州花;在我国,更强调其文人风骨与自然之美的融合;玉兰花以其清雅之姿,成为跨越文化的自然与精神符号。
牡丹花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又名富贵花、国色天香,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已有1500多年栽培历史。作为十大名花之首,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繁荣昌盛,是唐代的国花,建国后曾与梅花一并被列为“国花”候选花种。牡丹的根皮(丹皮),还是中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之一。
牡丹花朵硕大(直径10-30厘米),花瓣层叠如绣球,有单瓣、重瓣、千瓣等形态。花色丰富,涵盖红、粉、白、紫、黄、绿、黑(深紫)等,其中“姚黄”“魏紫”为古代名贵品种。4-5月盛开,花期约10-15天。寿命可达百年,有“牡丹长一尺,退八寸”的耐寒特性。
唐代刘禹锡《赏牡丹》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019年,中国选育的牡丹“和平红”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开启“太空育种”。牡丹的名品:姚黄,淡黄色,称 “花王”,象征皇权;魏紫,深紫色,称“花后”,代表高贵;二乔,红白复色,三国美人隐喻;青龙卧墨池,黑紫色,寓意着神秘与力量。
牡丹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富贵吉祥(传统年画、瓷器常见“牡丹富贵”图案)。②高贵典雅(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强化了其傲骨形象)。③圆满爱情(民间以赠牡丹喻“百年好合”)。④国运昌隆(现代常作为国家庆典装饰花)。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西方,其拉丁学名Paeonia,就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医生Paeon,代表“治愈与保护”;在我国,象征世俗繁荣,是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核心。牡丹以磅礴的花姿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从盛唐至今,始终绽放着“盛世之花”的璀璨光芒。现今,菏泽牡丹的数量与产业规模名列前茅。
杜鹃花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因开花时满山遍野如火如荼,又得名“映山红”,是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或落叶灌木,原产于东亚,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分布,是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中国有约570种野生杜鹃,占全球半数以上,被誉为“杜鹃花王国”。
杜鹃花花朵漏斗状,花瓣5裂,花色丰富,常见鲜红、粉红、白色、紫色,还有双色或复色品种。3-5月开花,花期约2-3周,部分品种可秋冬开花。
杜鹃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思念与乡愁(古诗词中常以杜鹃花寄托游子情怀,如“杜鹃啼血”的传说)。②爱的喜悦与忠诚(西方花语中象征炽热的爱,适合赠予恋人)。③坚韧与生命力(耐贫瘠土壤,象征逆境中蓬勃生长的精神)。④节制与危险(部分品种有毒,提醒“美丽的背后需谨慎”)。
杜鹃鸟(子规)与杜鹃花在文化中常关联,传说杜鹃鸟啼血染红花朵。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现今,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拥有全球最大野生杜鹃林带,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需注意:部分杜鹃花(如黄杜鹃)含梫木毒素,误食可能导致呕吐。部分杜鹃花蜜会含少量毒素,曾引发过中毒事件。
木香花
木香花(学名:Rosa banksiae),又名七里香、木香藤,是蔷薇科蔷薇属的常绿攀援灌木,原产于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它的花朵繁密、香气清远,枝条柔软无刺,可攀援至10米高,适合装饰拱门、围墙或凉亭,是中式园林中经典的棚架植物,被誉为“藤本皇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均用木香打造花廊,形成“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景致。除了观赏闻香,其花朵可提炼精油,嫩叶在古代曾用于制茶。
木香花的花朵小而精致,重瓣或单瓣,常见白色、淡黄色(黄木香),花径约1-2厘米,成簇开放。花香清甜馥郁,随风飘散,故得名“七里香”。 花期约20天,于4-5月盛放。
木香花以柔枝繁花与暗香浮动、隐逸雅趣,成为东方美学中“低调的奢华”,诠释了中式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哲学。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香”之一(木香、桂花、腊梅),其花语与象征意义:①纯洁的初恋(白木香如雪,象征无瑕的爱恋)。②坚韧的温柔(枝条柔软却可攀援高处,喻外柔内刚)。③田园诗歌(与竹篱茅舍相伴,代表文人淡泊情怀)。④永恒的回忆(香气持久,常被用来怀念故人旧事)。
需要注意的是,木香花是极少数无刺的蔷薇科植物,攀援时需人工牵引固定;在风水学中,木香植于庭院南侧,寓意“家和万事兴”;不要把花重瓣、枝条无刺、攀援生长的黄木香与花单瓣或半重瓣、枝刺细密的黄刺梅弄混了。
黄刺梅
黄刺梅(学名:Rosa xanthina),又名黄刺玫、硬皮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的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北部及朝鲜半岛。因其枝条带刺、花朵金黄而得名,是北方常见的野生观赏植物,也是春季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
黄刺梅的花朵单瓣或半重瓣,花瓣5枚,呈明亮的金黄色,花径约3-5厘米,中心有密集的黄色雄蕊。花香清淡,略带甜味,吸引蜜蜂和蝴蝶,于4-6月开花,花期约2-3周,比普通蔷薇稍早。
黄刺梅以耀眼的金黄和野性的生命力,成为北方春日里一抹亮丽的风景,诠释了“柔中带刚”的自然哲学。其花语与象征意义:①野性的魅力(因其带刺却绽放灿烂,象征不羁而自由的美)。②友谊与忠诚(金黄花色代表温暖的友情,适合赠予挚友)。③坚韧与乐观(耐寒耐旱,在贫瘠土地也能顽强生长)。④警戒与保护(枝干带刺,暗喻“美丽需保持距离”)。
黄刺梅的故事很多,在北方,民间称其为“野蔷薇”,常出现在山野民歌中,象征质朴的乡野情怀。古人认为其刺可驱邪,用来编织护院篱笆。其花朵还具实用价值,可提炼芳香油,果实富含维生素C,用于制作茶饮或药用。它还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与我们东方倾向积极的寓意不同,在西方,黄色蔷薇有时则象征“嫉妒”。
合欢花
合欢(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又名夜合花、绒花树、芙蓉花,是豆科合欢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亚洲,在中国、日本、伊朗等地均有分布。其花朵如丝如绒,昼开夜合,自古被视为象征爱情与和谐的“夫妻树”。
合欢花的花朵呈伞状花序,花丝细长如绒,粉红色或白色,远看如一团团烟雾,轻盈柔美,6-7月盛开,花期约1个月。需知:它的花瓣已退化,观赏部分实为雄蕊花丝,触感柔软。其叶片为羽状复叶,昼展夜合,与花同具“睡眠运动”特性,像极了盆养草花“含羞草”,小叶触之即合。它还具有药用价值,干燥花蕾称“合欢米”,可疏郁安神,治失眠抑郁。
中国古代宫廷常植合欢树,寓意“夫妻和睦”,唐代诗人元稹称其“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它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夫妻恩爱(因叶片夜合,象征“永不分离”)。②消除怨忿(古人认为合欢可平息情绪,《神农本草经》载其“安五脏,和心志”)。③吉祥与幸福(婚礼时赠合欢花祝愿新人,或佩戴以辟邪)。④敏感与温柔(花丝纤弱,象征细腻的情感)。
樱花
樱花(学名:Prunus serrulata),是蔷薇科李属的乔木或者灌木,原产于北半球温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地。樱花品种繁多,全球超过300种,其中日本培育的园艺品种尤为著名。樱花花期短暂却绚烂,被誉为“春天的象征”,在东亚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审美与哲学内涵。
樱花的花朵单瓣或重瓣,花瓣5枚,粉色、白色较为常见,少数品种呈淡黄或深红。花序簇生,盛开时如云似雪,花谢时花瓣纷落,形成“樱吹雪”的唯美景象。花期在2-5月,不同品种花期各异,从“早樱”到“晚樱”可延续数月。
樱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生命与无常(花期短暂,喻示人生须珍惜当下,日本称“物哀”美学)。②爱情与浪漫(粉色樱花象征初恋,情侣常共赏樱花表白)。③ 纯洁与希望(白色樱花代表新生,常见于毕业季与祈福活动)。④和平与友谊(亚洲国家常以樱花树传递友好)。
攀枝花
攀枝花(学名:Bombax ceiba),又名木棉、红棉、英雄树,是木棉科木棉属的落叶大乔木,树干通直,可达20-30米高,树皮灰白带圆锥形刺,幼树刺尤为尖锐。原产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之所以被称作“英雄树”,源自抗日时期战士们以木棉般不屈精神守卫南疆的传说。广州以木棉为市花,广州中山纪念堂350岁木棉王被誉为“中国最美木棉”,四川攀枝花市亦因木棉繁茂而名。在岭南文化中,木棉花是“春天使者”,民间有“木棉花开、冬去春来”的谚语。它是南方常见的标志性树种,以其高大的树形和炽烈如焰的花朵著称。花色炽烈如焰,是华南地区最具标志性的春日景观之一,
攀枝花先花后叶,盛花期满树红艳无绿叶衬托,宛如枝头燃火。花朵硕大,直径10-15厘米,猩红色或橙红色,花瓣5枚厚质,花蕊密集金黄,花蕊粗壮,富含花蜜,吸引太阳鸟等鸟类传粉。2-4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约2-3周,花谢后结椭圆形蒴果,裂开飘散白色棉絮。 它还其有实用价值,一是在广东,阿婆用竹竿敲落木棉花晒干,煮成祛湿凉茶,称“五花茶”之一;二是木棉纤维轻盈柔软,曾用作枕头、救生衣填充物,现因易引发过敏逐渐被取代;三是树皮纤维可制绳索。只是由于因其棉絮含蜡质防水、种子借风力传播而导致“飞絮”,在市区种植应有所限制。
攀枝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英雄气概(因花朵凋落时不褪色不萎靡,整朵砸地有声,似英雄掷地宣言,喻示“英雄落幕”的壮美)。②热情与活力(红艳花色代表生命的热烈与希望)。③傲骨与尊严(耐旱耐贫瘠,即使断枝亦能萌发新芽,代表逆境中的顽强)。
凤凰木
在南方,攀枝花与凤凰木、刺桐等红色花树易搞混:凤凰木为豆科凤凰木属,花色红橙,羽状叶,夏季开花;刺桐为豆科刺桐属,花色深红,旗瓣直立;而攀枝花则为木棉科木棉属,花色大红,树干带刺,先花后叶。
有趣的是,当木棉花凋落时“啪嗒”坠地,顽童们常捡来串成花环或玩“砸木棉”游戏。攀枝花以炽烈的红与昂然的姿态,成为南方人心中的精神图腾——既有“英雄树”的壮烈,也有“市井花”的温情,诠释着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与“英雄浪漫主义”的自然之美。
蓝花楹
蓝花楹(学名:Jacaranda mimosifolia),又名紫云木、蓝雾树,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树冠伞形,树皮灰褐色,幼枝纤细呈红褐色。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19世纪被引入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南方温暖地区。因其盛花时满树蓝紫如云霞,被誉为“南半球的樱花”,是热带、亚热带城市最浪漫的景观树之一,昆明教场中路因蓝花楹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举办“蓝花楹节”。
蓝花楹的花朵喇叭形,长约5厘米,蓝紫色或淡紫色,成圆锥花序密集绽放,远望如烟似雾。花瓣质地轻薄,风吹时如蝶舞,落地后铺成“紫色花毯”。5-6月开花,花期约2-3周,先花后叶或花叶同放
蓝花楹喜温暖湿润气候,昆明、广州、深圳等地常作行道树,形成“蓝花楹大道”。其花语与象征意义:①宁静与深远(蓝紫色调自带静谧感,象征沉淀与智慧)。②忧郁与思念(花落时铺天盖地的紫色,易引发诗意愁绪)。③等待与重逢(南半球学生间流传“蓝花楹开、考试到来”,花落时即毕业季)。④自由与创造力(原产热带,象征不受束缚的生命力)。
蓝花楹以梦幻的紫色和转瞬即逝的花期,成为跨越地理的“忧郁美人”,既装点了城市,也承载了人们对短暂美好的永恒眷恋。
桃花
桃树(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小乔木,原产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作为春季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桃花既是丰收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中爱情与诗意的经典意象,被誉为“春的使者”。
桃花的花朵单瓣或重瓣,5枚花瓣,呈粉红(俗称桃红)、深红或白色,花蕊金黄,盛开时满树烂漫。2-4月开放,花期约10天,与杏花、梨花同期。 “桃三李四梨五年”系指桃树栽后三年即可结果,象征生命力旺盛。再者,单瓣桃花易结果,重瓣(如“碧桃”)多为观赏品种。
自古以来,道教视桃木为辟邪神木(如桃符、桃剑),桃花则象征“仙缘”。《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最早的桃花诗歌,后成为婚礼祝词。桃胶(桃树分泌物)是传统美容食材,称“平民燕窝”。广东等地春节插桃花寓意“宏图(红桃)大展”,单身者求“桃花运”。 桃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爱情与姻缘(“桃花运”象征异性缘,崔护“人面桃花”故事流传千年)。②春天与新生(花开预示农事开始,民间有“桃花开,农事忙”谚语)。③长寿与吉祥(《西游记》蟠桃宴喻长生,寿星捧桃为传统图案)。④隐逸与诗意(陶渊明《桃花源记》构建乌托邦意象)。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桃花多与世俗情感、民间信仰结合(如月老牵红线用桃木)。而在西方,源自波斯,象征“易逝的美丽”,梵高曾绘就《桃花》表达生命短暂。
桃花以娇艳的色泽与丰饶的寓意,成为横跨民俗、文学与艺术的“国民之花”,从《诗经》到现代流行语(“走桃花运”),始终绽放着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梨花
梨花(学名:Pyrus spp.)是蔷薇科梨属植物的花朵,原产于欧亚大陆,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树形高大,寿命长,可活数百年,山东莱阳、河北赵县的千年古梨树,闻名遐迩。
梨花的花朵单瓣,5枚纯白色花瓣,花蕊紫红或淡黄,成簇开放,远望如枝头覆雪,清丽脱俗,是春季“百花盛宴”中的淡雅主角,与桃花、杏花并称“春之三杰”。 3-4月盛开,花期约7-10天,花谢后结梨果。
唐代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边塞雪景,成为千古名句。古人称梨花“淡客”,与牡丹“贵客”、梅花“清客”并列,代表文人淡泊之志。梨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纯洁与哀思(白色花瓣常被用于悼念,如清明时节的“梨花风起”)。②离别与惆怅(花期短暂,易随风飘零,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妃之泪)。③守候与永恒(梨树寿命极长,象征绵长情谊)。④田园与归隐(陶渊明式田园诗中,梨花是“诗酒农家”的标配)。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中国,梨花常与“离愁”“清寂”挂钩,京剧《梨花颂》唱尽杨贵妃的凄美。在西方,梨树被视为“智慧之树”(希腊神话中献给雅典娜),梨花象征“温柔的抚慰”。梨花以素净之美承载了中国文人的复杂心绪,既是春日的视觉盛宴,也是生命哲思的天然诗笺。
刺槐花
刺槐(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又名洋槐花,是豆科洋槐属落叶乔木的花。原产于北美洲,19世纪末引入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南北各地。刺槐木材质地坚硬,常被用作铁轨枕木或耐腐建材。它的花以其芳香、可食用和蜜源价值著称,是中国春季常见的野生食材之一。
刺槐花的花朵呈蝶形,纯白色(少数品种为淡粉色),花序为下垂的总状花序,成串开放。4-6月开花,花期约10-15天。花香浓郁,尤其在傍晚时气味更盛,吸引蜜蜂采蜜。刺槐蜜(洋槐蜜)是中国上等蜂蜜,色泽清透,甜而不腻,与荆条蜜、枣花蜜、荔枝蜜并称中国“四大名蜜”。刺槐花还可做槐花饼、槐花炒蛋、槐花包子等,味道清甜。虽花朵无毒,但树皮和种子有毒。
刺槐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友谊与纯洁(因其洁白无瑕的花色和芬芳气息,象征真挚的情感)。②坚韧与适应力(刺槐耐旱耐贫瘠,能在恶劣环境中生长)。③甜蜜的回忆(与童年采摘槐花、制作美食的乡愁记忆相关)。④危险的爱(因刺槐枝干带刺,花语中隐含“美丽但需谨慎”的意味)。
在北美,刺槐被称为“Locust Tree”,象征复兴与生命力。 欧洲某些地区认为刺槐能驱邪,木材用于制作护身符。在中国,民间视刺槐为“救命树”,因荒年时其花叶可充饥。刺槐花虽非中国传统名花,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亲民的甜美,成为连接自然与人间烟火的重要符号。
必须注意,国人所称之槐花,包括刺槐花和国槐花两种。区别在于: 刺槐花(洋槐)为豆科刺槐属,花色纯白,香气浓郁,花白色可食(更香,常用于酿蜜),但枝叶有毒,花期4-6月。而国槐花则为豆科槐属,花色黄白,香气较淡,花期6-8月,花、叶均无毒。
国槐花
国槐(学名:Sophora japonica),又称家槐、槐花、槐米,是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寿命长,全国各地常见成百上千年的古槐树,被誉为“活文物”;山西洪洞县作为移民象征的“大槐树”即为国槐(家槐)。槐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食用、药用,是中国传统的经济与文化植物之一。
槐米
槐花的花朵呈蝶形,小而密集,黄白色。花序为圆锥形,盛开时如串串风铃,清香淡雅。6-8月开花,花期2-3周。 槐花可做槐花饼、槐花蜜、槐花茶等,味道清甜。槐米(花蕾)可凉血止血,槐花炭用于治疗便血、痔疮。
槐花的花语与象征意义①纯洁与思念(因其洁白如雪,清香悠远,古人常借槐花寄托乡愁)。②吉祥与富贵(槐树在古代被视为“禄树”,谐音“怀”,象征福泽绵长)。③离别与重逢(因槐花盛开于夏季毕业季,又因“槐”与“怀”同音,寓意怀念故人)。④坚韧与生命力(槐树耐旱耐贫瘠,象征顽强生存的精神)。
国槐树
民间素有“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的俗语,认为槐树能招财纳福。古代科举考试时,槐树被称为“科举树”,考生以槐花祈求金榜题名。它以其朴实无华却沁人心脾的特质,成为中国人记忆中的夏日符号,承载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韵味,曾被列为“囯树”候选树种。
花样年华
来源:陈集锦ico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