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抗癌药物研发?如何降低3D金属打印的成本?……2024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校园里精彩上演。活动现场,宁波诺丁汉大学(简称“宁诺”)学者一边抛出问题,一边向与会嘉宾阐述其创新的解决方案。先进制造、绿色能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抗癌药物研发?如何降低3D金属打印的成本?……2024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校园里精彩上演。活动现场,宁波诺丁汉大学(简称“宁诺”)学者一边抛出问题,一边向与会嘉宾阐述其创新的解决方案。先进制造、绿色能源、生命健康……近40个科研案例无不展示着宁诺以科研赋能行业发展的实力与前景。
事实上,这场活动只是宁诺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诺多年来秉承“汇聚全球智慧、服务地方发展”的战略使命与价值追求,坚持“小而精、高水平、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矢志树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杆。通过整合国际优势资源,学校整体推进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建设,不断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与活力。当前,面对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中外合作大学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国家与地方高质量发展成为一项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宁诺以科研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或为这一课题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首届宁波诺丁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暨产业投资对接会与会嘉宾合影
引育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驱动地方发展提供源泉动力
遵循“英诺所长、地方所需”的原则,宁诺在建校之初便引进建设了一批高起点、国际化特征鲜明的学科专业,构建起理工与人文社科学科并重、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优势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工程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更是进入ESI全球前0.21%。
学校围绕重点领域组建人才团队,持续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构筑国际化人才蓄水池。近年来,初步建成了一支国际化程度高、学术国际影响力强的优质师资队伍。学校学者的全球影响力在多个榜单中也得到印证。在爱思唯尔2023年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宁诺有9位学者入选,涵盖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40余名学者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这些顶尖科学家的带领下,宁诺科研产出提质增量,重大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在学校科研论文发表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超半数论文发表在世界影响力排名前10%的顶尖期刊,国际合著论文比例达到近60%,彰显出宁诺的科技创新活力与国际化水平。目前,学校在前期人才引进基础上,实施“首席教授引进计划”,以内部任命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打造一支既符合宁波市产业发展需求,又具有前瞻性战略思维的顶尖科学家队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宁诺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通过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融合及问题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宁诺不断拓展学生实践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以科研成果反哺实验教学内容,实现实验教学质量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2023年,学校有近800名本科生参与到不同形式的校内外科研实习项目之中。这些项目主要由学术老师牵头,并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建立研究志趣的同时提升科研能力。
2024届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生姜奕帆在本科阶段便开始广泛参与科研实习项目,并收获两项专利。在他看来,正是科研实习的经历加深了他对研究领域的认知与兴趣,也促使他在收到多封世界名校录取通知后,依旧坚定地选择继续跟随科研实习的导师,留校攻读博士学位。
在宁诺,像姜奕帆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通过学校的项目式教学,他们在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大赛上崭露头角,很多人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前往全球顶尖院校深造。在宁诺2023届本科毕业生中,90.3%的人选择继续深造,其中92.9%进入世界排名前百高校,72%进入世界前五十高校,29.7%进入世界前十的顶尖名校。多年来,超过95%的毕业生在学成后回国服务。
姜奕帆(右)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实验
2024年5月,宁诺2019届化工专业校友刘奕杨上榜福布斯亚洲地区“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其创立的浙江瀚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水系电池,以安全、环保、高功率特征为储能领域提供了革新方案,在碳中和及能源、制造业的转型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关注的是,与刘奕杨共同创办瀚为科技的成员很多都是他在宁诺时的同窗,且都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在校时,他们曾以课程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了一项设计化工厂的项目。如今,他们正将曾经图纸上的工厂变为现实——建造一个投资数亿元、建筑面积数万方的真实工厂。他们说,正是在宁诺埋下的“火种”使他们为梦想重聚,引领他们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体,在时代浪潮中以科技创新回应行业的迫切需求。
在宁诺创办的数年间,像刘奕杨一样被列入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的创业校友还有许多。
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支撑的道路上,宁诺更是紧密结合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近两年新增设了一批理工科类研究生专业。此外,学校不断拓展与国内一流高校和顶尖科研院所的合作,有序扩大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和水平。如今,作为我国第一所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外合作大学,宁诺已有近900名在校博士生,其中理工类博士生占比六成左右。近年来,学校与国内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高校(如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及行业(如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开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依托合作双方优势,构建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效破解区域产业技术瓶颈,也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面向需求汇聚国际资源,让科技创新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宁诺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与地区重大需求和战略发展方向相结合。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学校确立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并通过开展跨国跨界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聚焦绿色能源、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与地方产业集群紧密结合的重点领域,宁诺部署导入国际优势科创资源,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研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批高能级、国际化的科创合作平台,拥有首个设立在中外合作大学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多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以绿色能源领域为例,2022年12月,宁诺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共建的“浙江-加拿大绿色化工联合实验室”获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认定;2023年12月,与德国基尔大学合作共建的“浙江-德国智能电网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样获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认定。联合实验室的设立将有效助推国际科创资源与成果向所属地流动,加速地方的产业化进程,推动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宁诺也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积极合作,承担或参与了一批省部级以上的重大科研项目。在生命健康领域,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影像中心是闻名世界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发源地,其创始人因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诺贝尔奖。设立在宁诺的核磁共振宁波分中心参与的重点研发项目取得转化成果——其研发的无液氦磁共振成像系统已于2022年4月获批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可上市销售。这既是一款原创产品,也是宁波市历史上获得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在先进制造领域,宁诺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高可靠、轻量化航空电驱系统关键设计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攻克了航空电驱系统的关键设计技术瓶颈,系统性解决了航空电驱领域的世界公认难题,该成果也获评2022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精耕人才引进与培养、推进高端平台建设的同时,宁诺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科研保障,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科研综合实力。在宁诺,校院两级均设有一系列支持科研活动全链条发展的科研支持计划,如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项目配套基金,以及支持技术转移的李达三创新基金和支持科研团队创业的种子基金等。2024年,学校专门设立交叉学科研究基金,支持有创新想法或新方向的合作项目,既鼓励跨学科的创新合作,又搭建与国际优秀科研人员的合作桥梁,让“好点子”能跨领域、跨国界展开合作。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学校下一步将与地方政府共建未来技术国际概念验证与孵化中心,打造聚焦未来技术的科教产创新共同体的国际化样本,构建集国际概念验证中心、产业联合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国际创业项目软着陆等于一体的国际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未来,在该中心的牵引下,学校将充分发挥国际资源优势,在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更广泛领域引入创新型海外技术、人才和科创型企业落地宁波,加速学校自身及周边院校的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整体提升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贡献度。
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宁诺持续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助力产业发展、服务公共决策、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方面不懈探索,不断提升对地区、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贡献。
多年来,学校通过学术与政策研究、产业咨询和人才培训等项目辐射自身优势资源,已助力多家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23年,宁诺成立“负责任商业与创新中心”,着力提升本地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中心成立后,已牵头制定《制造业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等,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宁诺学者也通过学术研究为公共决策建言献策。2023年,宁诺地理科学博士生与其导师在微塑料和塑料微珠政策管理方面的理论成果,受到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关注,此后,更以立法建议的方式呈现于当年的浙江省两会上,助力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环境议题上,宁诺建筑与建筑环境系助理教授谢林君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邀请,以主要作者身份参与撰写“生物多样性、水、食物和健康之间相互联系”专题的评估报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近期,学校还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达成知识伙伴关系,将参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报告撰写。
在促进文化传承方面,宁诺师生组建了跨学科团队,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宁波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刻挖掘、记录与再现,促进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其项目成果荣获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的两项大奖。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宁诺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深化与国际高校等机构合作,推动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流。2023年,宁诺作为首届理事单位加入“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与50余国近60家语言、教育及文化机构携手,共同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与人文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城市建于智慧之上”是诺丁汉大学的校训。建校20多年来,宁波诺丁汉大学始终坚持将自身发展融于地方发展的脉络之中,统筹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期,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升科创服务能级: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并与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集教育教学、基础研究、概念验证、成果转化、孵化创新、知识交流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与黏性,塑造可视化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案例,协同各界共创美好未来。(作者林涛系宁波诺丁汉大学战略与规划办公室主任,楼楚楚系宁波诺丁汉大学战略与规划办公室高级主管,孙丽圆系宁波诺丁汉大学战略与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图片由宁波诺丁汉大学提供)
作者:林涛 楼楚楚 孙丽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