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胆固醇升高,需要小心吗?最新研究:这类人斑块不进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09:30 3

摘要:近年来,“生酮饮食(KETO)”凭借其快速减脂的效果风靡全球,但这种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却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部分生酮饮食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有明显升高。

近年来,“生酮饮食(KETO)”凭借其快速减脂的效果风靡全球,但这种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却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部分生酮饮食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有明显升高。

比方说,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健康人群在坚持一个月的生酮饮食以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上升了16%,与此同时,载脂蛋白B(ApoB)也平均增加了26%。

而一直以来,在血脂领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载脂蛋白B(ApoB)都被视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元凶”,其浓度升高往往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因此,不少人开始怀疑:生酮饮食所带来的这种“副作用”,会不会损害我们的心血管系统。

对此,学术界其实也一直存在着争议!

支持者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上升,是人体代谢结构被生酮饮食所改变后的一种正常反应。虽然,这些所谓“坏胆固醇”的浓度确实增加了,但其更多的却由致密的小颗粒(更容易向血管内渗透/浸润)转变为了稳定的大颗粒(不容易损害血管)。因此,这种现象并不会带来心血管风险的显著增加。

但也有反对者提出:已经有不止一项临床研究发现,与常规饮食者相比,那些不吃或少吃主食者(生酮饮食)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是要高一些;特别是伴随有“坏胆固醇”水平升高的这部分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更高!

应该说,这场争议的本质,实则是医学界对胆固醇代谢复杂性的重新认识---究竟是单纯看数值的“高低”,还是应该结合不同人群的代谢状态、脂蛋白特性等更多维度去做综合判断呢?

2025年4月,发表于《JACC》子刊的一项名为KETO-CTA的临床研究,为生酮饮食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提供了颠覆性视角。

这项研究把目光聚焦于了一类特殊的人群---代谢状态健康(无肥胖/超重、无血糖代谢异常或代谢综合征等问题)且对生酮饮食存在“高反应性”的瘦体重人群。

简单来说,这类人群的体重指数BMI一般<25 kg/m²,无肥胖、胰岛素抵抗或代谢综合征等异常,在严格执行生酮饮食以后,会出现独特的血脂谱变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升高,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形成所谓“血脂三联征”。

该研究对100名符合上述特征的生酮饮食“高反应性”瘦体重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追踪,通过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和CT血管成像等技术评估了动脉斑块的进展。

结果发现,在这些生酮饮食“高反应性”瘦体重者体内,尽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均远超临床警戒值,但却并未观察到动脉斑块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对此,研究者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升高,并不是必然会驱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至少,在这部分生酮饮食“高反应性”的瘦体重者身上,胆固醇升高似乎更有可能只是一种生理性适应,而并非病理风险。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从今往后,我们不需要再去担忧由生酮饮食所引起的这种胆固醇异常了呢?

事情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

尽管,上述这项2025年刊登于《JACC》子刊的最新研究为生酮饮食的胆固醇升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必须承认的是,“生酮饮食所导致的胆固醇升高不增加动脉斑块风险”的这一结论暂时仅适用于代谢状态健康的“瘦体重高反应者”!

但在现实当中,正在执行生酮饮食的,则更多的是超重/肥胖、存在一定代谢异常甚至心血管风险已经升高的人群。

而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生酮饮食所引发的胆固醇升高,仍然是一项需要引起警惕的异常因素。尤其是以下这几种情况,一定不要大意!

第一 总胆固醇(TC)≥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mmol/L

根据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所提供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标准:只要总胆固醇(TC)≥7.2mmol/L又或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mmol/L,那么,不论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都应该直接列为“心血管高危人群”。

这意味着,“总胆固醇(TC)≥7.2mmol/L”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mmol/L”是血脂管理当中非常明确的一道“警戒线”。

不论什么原因所引起的胆固醇升高,一旦跨越了这条“警戒线”,都是值得谨慎对待的!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第二 心血管风险已经升高的人群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又或是已经进入高血压前期、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其血管内皮功能很可能处于受损状态。

而在这种状态下,即便生酮饮食所增加的并不是“最容易致病”的那类胆固醇,但也依然存在着进一步放大心血管风险的可能。

第三 伴随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同步升高

按照部分反对“生酮饮食不利于心血管”的学者所提出的观点:生酮饮食所引起的,主要是大而蓬松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上升,而这部分胆固醇是不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

与之相对应的,有另外一个概念,叫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这部分胆固醇,则被认为是最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坏胆固醇”。

好在,如今的很多血脂检查已经可以专门针对“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来进行检测了。

因此,对于不确定自己所增加的这部分胆固醇究竟是好、还是坏的生酮饮食者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这项指标来做判断。

假如坚持一段时间的生酮饮食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步升高了,那往往意味着心血管风险也在增加!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对于存在上述这三类情况的生酮饮食者来说,未必需要马上暂停生酮饮食又或是开始吃降脂药物。但建议大家应该及时去找心血管或内分泌代谢方面的专科医生看一看,由医生根据您的情况来判断后续是否需要做出调整,以及应该如何调整。

综上所述,有关生酮饮食与胆固醇升高之间的关系及其是否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危害,医学上仍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虽然,2025年的最新研究发现:在部分代谢健康且体重偏瘦的人群体内,生酮饮食所引起的胆固醇升高并不会显著增加动脉斑块风险。但是,这一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人群中去,还尚无定论。

尤其是那些总胆固醇(TC)≥7.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mmol/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步上升以及本就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生酮饮食者,仍需对此保持警惕!

【参考文献】

1,Plaque Begets Plaque, ApoB Does Not Longitudinal Data From the KETO-CTA Trial 《JACC Adv.》 2025;-:101686

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3月 第38卷 第3期

来源:家有好医赵博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