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95岁孙燕院士:最佳抗肿瘤运动不是游泳和慢跑,值得了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2 22:55 2

摘要: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临床肿瘤学专家,担任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新药研究中心以及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99年,孙燕教授携手谷铣之教授,对肿瘤医院四十年综合治疗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包括头颈癌、乳腺癌、肺癌、鼻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临床肿瘤学专家,担任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新药研究中心以及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99年,孙燕教授携手谷铣之教授,对肿瘤医院四十年综合治疗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包括头颈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瘤等多个肿瘤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果,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他用专业与仁心,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孙燕院士不仅是医学界的权威,更是无数患者心中的“守护神”。在他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他始终走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前沿,不断推动技术的革新。正因如此,无数被宣判“绝症”的患者,在他的悉心治疗下扭转乾坤,重拾健康与信心。正如人们所说:“只要孙燕院士在,我们就还有希望。”有许多人曾请教孙燕院士抗肿瘤诀窍,其实在孙燕院士的一次讲座中,就已经举过病人的例子,也许我们能在他的演讲中学习一二。

33岁的周阳是一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检修员,负责地铁日常设备维护工作,他一直是单位里出了名的负责和靠谱,常常为了排查一个小故障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不休。因为工作性质常年轮夜班,很少能陪伴家人,但他从未抱怨,反而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妻子也很理解他,就是一直对他吸烟不满意,但周阳从17岁起就开始吸烟,想戒哪有这么容易,试了几次没成功也就不了了之了。

2018年7月15日早晨,周阳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准备开始一天的轨道检修工作。刚走进隧道口,寒气便扑面而来,他不由自主地咳嗽了几声,开始还以为是早起有些着凉,却忽然感到胸口一紧,像是被拳击手猛击了一拳,他呼吸一顿,感觉呼吸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他停下脚步,用手顺着胸口。小口的呼吸着,胸闷的感觉才稍微缓解一些。他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汗,心想最近连着几天夜班可能太累了,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直到周阳下班回到家,情况也依旧没有好转。周阳平躺在床上,感觉肺部隐隐发紧,像是卡着一块小石头,时不时还带出几声咳嗽。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每次一咳嗽,整个胸腔就像被重锤砸了一下,带来持续不减的疼痛,还让他开始有些喘不过气来,渐渐地他感觉越发困难,像是周围空气被抽走,每次呼吸只有微弱的气流进入胸腔,带来一阵窒息感,周阳心慌极了,连忙叫醒妻子。陪同他一起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来到医院,医生询问了周阳的情况后,立即为周阳安排了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S形倒影”;CT平扫可见右肺上叶前段一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2cm,边缘呈分叶状,部分可见毛刺征;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6.8ng/ml;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医生诊断周阳为右肺上叶腺癌。

听见医生的诊断。那个眼泪不受控制的流出来,有些崩溃的坐在椅子上,医生建议周阳进行手术,并安慰道:“术后5年生存率为30%~44%,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1%~2%。早期手术治疗通常能达到治愈效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是目前的标准术式。”

夫妻二人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接受了手术治疗,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医生最后嘱咐道:“你回去后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一定要戒烟,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同时保持积极心态,以降低复发风险。”

周阳牢记医生的嘱咐。马上把烟给戒了,每天都保持高蛋白和足量维生素的摄入。每天都围着公园慢跑,隔一段时间还去游泳,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坚持一段时间后,周阳感觉身体果然恢复了不少,然而,就在周阳满心欣喜以为身体就要痊愈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2019年10月16日,周阳靠在沙发上,明明没做什么,身体却感到十分疲惫,完全不想动弹,连平时最喜欢的足球节目也提不起兴趣。随后周阳突然感到胃里翻江倒海,一阵反酸让他赶紧起身,跑去洗手间干呕。妻子听见动静,从厨房走过来扶住他,只见他整个人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摸了摸他的额头,还有些烫手。妻子有些担忧的想要拉周阳去医院检查,而周阳只是摆摆手,觉得只是着凉了,吃点感冒药就行。

妻子回到厨房炒菜,油烟味传到客厅,周阳喉咙受到些刺激,下意识咳了几声,可却发现止不住了,连续的剧烈咳嗽让他几乎拿不稳电视遥控器。他捂着嘴巴,立即冲进卫生间猛咳起来。震得他胸口一阵疼痛,让他有些喘不上气来。随着喉头的刺痛,他用力咳嗽几声,吐出一口痰液。周阳定睛一看,吐出的痰中竟然混着几道暗红的血迹,周阳十分惊恐,饭也不吃了,连忙叫上妻子。一同去往医院进行检查。

夫妻二人到了医院,医生详细听完症状后,还了解到周阳有肺部手术的病史。立即安排了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周阳右肺下叶见不规则肿块,大小约3.5×4.2cm,边界模糊,侵犯胸膜;癌胚抗原(CEA):25.6ng/ml,医生诊断为右肺上叶腺癌复发。

听见自己再次复发,绝望与无助充斥在他心中,他觉得这一切太不公平,为什么这样的病魔怎么都不肯放过他。周阳无奈的开始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但在接受第一次化疗后,周阳出现了脱发、恶心、食欲不振等常见反应,原本健壮的身体也迅速瘦了下来,精神也逐渐变得焦躁,只觉得大限将近,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妻子却没有放弃,她不顾辛苦,四处打听、寻找全国各地知名的肿瘤专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通过朋友引荐,得知孙燕教授正坐诊,于是立即带着周阳赶赴北京。在国家癌症中心的会诊室里,孙燕教授接过厚厚一叠检查报告,耐心地翻阅,一边听夫妻俩讲述整个发病经过。

“你的病情还不算最严重,我见过很多比你更复杂的病例,最后都顺利康复出院。”孙教授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只要你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按照我的建议来做,还是有机会扭转局面的。”他 说的每句话,都像一道光,照亮了周阳那原本阴霾的心境。

周阳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照孙教授的方法调养身体,但在坚持了一年后,周阳感觉自己身体状况明显好了不少,不但身体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了解精神状态。变得逐渐饱满起来,好像一切都有了希望。再去复查时,指标显示果然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周阳的事迹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好奇心,连忙拿着话筒围上前来询问孙教授其中的细节。

面对众人的提问,孙教授笑着说道:“恢复靠药,根本靠人。别小看自己的身体,它其实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临床上很多病友每天坚持慢跑甚至游泳来对抗疾病,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佳的方法。周阳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如果病友们都能了解到我这个三个方法。那么病情一定会得到控制,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得到痊愈!”

孙教授继续说道:“散步、瑜伽和太极拳,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和运动,不仅能让人感到身心放松,还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助于调节身体状态、增强抵抗力。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像高强度健身那样“燃脂”明显,却在维护身体内部平衡、提升身体自我修复能力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健康方式。”

首先,这类运动能够温和而持续地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人体每天都在进行自我修复与清理,比如清除老化的细胞、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像散步、瑜伽、太极拳这样的活动,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帮助免疫细胞更有效地在体内“巡逻”,及时发现和清除异常变化,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研究发现,规律进行中低强度运动的人,免疫力普遍更好,身体对各种慢性问题的抵抗能力也更强。

其次,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过多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压抑,会让身体进入一种“高应激”状态,从而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瑜伽和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静养动”“以柔克刚”,通过缓慢的动作和深长的呼吸,让人逐渐放松下来,有助于改善情绪、稳定心态。哪怕是短短半小时,也能让思绪安静下来,帮助身体从紧绷状态中恢复平衡。

而散步则更容易实践,是日常最自然的一种身体活动方式。哪怕只是饭后慢走二十分钟,也能帮助消化、调节血糖、稳定情绪。相比久坐带来的身体僵硬和代谢减慢,散步可以温和地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更有活力。长期坚持下来,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体重、减少脂肪堆积,对心血管、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

还有一个很值得重视的方面,是这些运动形式的“可持续性”。它们不需要太多场地和器材,不要求运动基础,也不会给关节或心肺系统带来太大压力,几乎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对中老年人来说,太极拳能帮助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平衡力,预防跌倒;对上班族来说,瑜伽能缓解久坐带来的肩颈不适和背部僵硬;而散步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正是因为简单易行、风险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能坚持一辈子的健康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些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心灵的修养。在练太极或做瑜伽的过程中,人们更容易感受到身体的细微变化,关注呼吸、感知当下,这种内在的专注和放松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调节机制。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正是身体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运动并不一定要“多、快、强”,而是要“适度、持久、舒服”。无论是哪种运动形式,关键在于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愿意坚持。哪怕只是每天慢走20分钟、练习几组简单的拉伸,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悄悄改变身体的内部环境,让我们更少生病、更快恢复、更有精神。

内容资料来源: [1]王明洪.“不吃对身体有害的食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的长寿经[J].保健医苑,2021,(12):9-11. [2]张双虎.孙燕院士:我国抗肿瘤药研发进入快车道[N].中国科学报,2021-09-17(003). DOI:10.28514/n.cnki.nkxsb.2021.003170. [3]凌寒.院士孙燕,“80后”的肿瘤防治事业奠基者[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3.

(《回顾:95岁孙燕院士:最佳抗肿瘤运动不是游泳和慢跑,值得了解》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女人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