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袤的心血管版图中,临床指南/共识是临床实践的指南针,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汇总了2025年3月份发布的心血管领域相关指南/共识,内容涉及糖尿病、高血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心肾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供老师们查阅下载~
在广袤的心血管版图中,临床指南/共识是临床实践的指南针,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汇总了2025年3月份发布的心血管领域相关指南/共识,内容涉及糖尿病、高血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心肾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供老师们查阅下载~
0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
高血压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规范诊治与血压达标对于降低远期并发症、延长寿命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发表的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干预研究为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为此,在充分总结国内外重要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本管理指南,以期规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管理。
链接:
相关链接: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推荐哪些降糖和降压药物?
02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与实践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导致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近年来,随着对HoFH的认识不断加深,相关研究和治疗水平逐步提升。然而,我国在HoFH的筛查和治疗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公众和医务人员的认知不足、诊断延迟、以及医疗资源的短缺。本解读与实践通过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进行解读,介绍了诊疗流程及对HoFH风险人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以降低 ASCVD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链接:
03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的主席建议,旨在加强共病患者的多学科协同管理。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借鉴和参考相关领域的临床指南,总结了CKM综合征流行病学、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各分期特征、筛查、风险评估、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社区慢病管理,公共卫生预防政策和患者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CKM的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CKM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链接:
04 2025 JCS/JHFS指南: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及时合理地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近日,日本循环学会(JCS)和日本心力衰竭学会(JHFS)联合发布了新版心衰诊疗指南,共涉及15部分内容,包括相关定义,流行病学和预后,诊断和评估,心衰预防、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晚期心力衰竭,特殊情况和疾病,心脏肿瘤学,共病情况,疾病管理,姑息治疗等,旨在为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以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链接:
05 2025 ACC专家共识声明:心源性休克的评估和管理
心源性休克(CS)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的、多因素综合征。心脏疾病可导致心输出量不足,最终导致终末器官灌注不足。CS是当代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收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鉴于CS评估和管理的紧迫性,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表了“2025年简明临床指南:ACC心源性休克评估和管理专家共识声明”,其目标是解决围绕临床决策的关键问题,并为参与CS患者评估和管理的跨学科团队提供指导。
链接:
0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治疗价值,对心脏、血管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肾脏病的基石性用药。尽管新药不断涌现,ACEI的价值和地位仍不能被忽视。规范使用ACEI有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更新了ACE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建议,并编写了该共识,以期为我国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链接:
07 钙通道阻滞剂中毒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钙通道阻滞剂(CCB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心血管药物。美国中毒中心2022年的数据显示,心血管药物暴露是第六位的毒物暴露原因,而在因中毒导致死亡病例占比中,CCBs是第六大类别。为指导和规范急性CCBs中毒的救治管理,本专家共识发布,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链接:
相关链接:
钙通道阻滞剂中毒,一线治疗方法看这里!
08 2025 EHRA/APHRS/LAHRS/CHRS临床共识声明: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消融
电生理过程中的心外膜通路为管理室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和治疗选择。本声明旨在为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提供全面指导,涵盖解剖、操作、并发症管理、培训等多方面内容。
链接:
09 2025 JHRS/JCS共识声明:动态和可穿戴心电图仪的适当使用
近年来,一些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时一直依赖于心电图仪,但准确率较低。随着对移动/可穿戴心电设备媒体广告监管的放宽,未来普通民众使用简易心电设备的频率将会增加。本共识主要介绍了动态和可穿戴心电图仪的适当使用,并提供了使用这些设备的推荐类别以及对每种心律失常类型的评估。
链接:
10 2025 LTSI共识指南:成人肝移植受者的术前心脏评估
心血管疾病(CVD)是肝移植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受到与终末期肝病相关的传统和非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本共识指南主要针对成人肝移植受者的术前心脏评估提供共识指导,重点是识别潜在的心脏病理,风险分层和优化可修改的心脏疾病。
链接:
11 肺血栓栓塞症诊疗全流程出凝血功能检测专家共识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全球疾病负担居于循环系统疾病前列。提升PTE诊断和治疗能力对减少PTE相关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医疗负担至关重要。出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减少出血或血栓复发风险,提升医疗质量并降低长期医疗负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PTE发病机制涉及多环节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现有出凝血功能检测在PTE风险分层和抗凝方案优化中的临床应用仍存在局限性。本共识充分整合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旨在指导PTE患者诊疗中出凝血功能检测的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证据,最终达到提升PTE患者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链接:
12 2025 AHA科学声明: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初期的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年轻患者比例急剧上升。许多青少年在进入成年期时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促进成年期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本科学声明发布,主要介绍了优化心血管健康和疾病预防的策略,强调了原始预防、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方法的重要性。
链接:
13 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专家建议(2025年)
基层血脂管理对中国人群ASCVD防治至关重要。本专家建议依据最新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在《基层血脂管理适宜技术中国专家建议(2022 版)》基础上更新并进一步简化,旨在更便捷地服务于基层医生。除此之外,本版建议还新增了质量控制指标,旨在推进基层血脂管理落地、切实提高基层血脂管理效果。
链接:
14 2025 AHA科学声明:当前肺栓塞的治疗和结果差异
肺栓塞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与种族、民族、性别或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肺栓塞的诊断或管理策略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较差的下游结局相关,包括复发性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短期或长期死亡率。本科学声明总结了与肺栓塞相关的诊断、治疗策略和结果差异,并回顾了创造公平的肺栓塞护理和解决文献中知识空白的方法。
链接:
15 2025 AHA科学声明:儿童时期癌症治疗患者的心血管毒性
几乎所有的癌症治疗都会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造成一些短期或长期的风险,由于儿童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年龄小,之后的预期寿命长,因此罹患癌症的儿科患者或特别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本科学声明重点关注儿科患者和儿科癌症幸存者的最新数据,并提供了与已建立的心脏毒性疗法相关的新概念的更新,同时也扩展了对新药物的考虑。
链接:
16 2025 AHA科学声明:血培养阴性心内膜炎
与血培养阳性的心内膜炎相比,血培养阴性心内膜炎的预后更差。新的诊断工具已经改变了这种综合征的现状,并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科学声明提供了血培养阴性心内膜炎的最新情况,以协助一线临床医生诊断和管理血培养阴性心内膜炎。
链接:
17 2025 BSE指南:超声心动图在年轻运动员心脏评估中的应用
在年轻的体育运动个体或运动员中,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罕见但悲惨的事件。进行参赛前筛查和后续调查,有助于减少心源性猝死风险。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诊断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旨在识别潜在的遗传或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疾病。本指南更新了超声心动图在年轻运动员心脏评估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链接:
18 2025 SIIA意见书:高血压患者主动脉重构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干预和预防策略
在动脉高血压患者中,由于压力超负荷,整个主动脉壁的应力增加。资料显示,不同的血压是主动脉重塑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与舒张压升高和主动脉各节段扩张相关;而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的增加幅度较小,与收缩压和脉压升高有关。最佳的血压控制对预防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许多研究也评估了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在预防主动脉重塑不良事件方面的作用,包括 ACEI、AR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有益作用。本意见书重点汇总并讨论了动脉高血压患者主动脉重塑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治疗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链接:
19 2025 AHA科学声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
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在常规临床护理中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有益,但心血管临床医生越来越多地面临其效用和解释的问题,因为个人可以直接从实验室购买这些检测。在许多情况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宣传的信息可能会告知一个人其有罹患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包括对心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洞察,或可影响对心血管药物反应的基因-药物相互作用数据。本科学声明主要总结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行业的现状,回顾了可能包含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中的心血管遗传信息类型,描述了评估检测质量的方法,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关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的资源。
链接:
20 2025 AHA科学声明:外周血管疾病的性别差异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性别差异已得到很好的描述,但大部分文献都集中在女性心脏病上。外周血管疾病的性别差异数据定义不清,本科学声明旨在报告外周血管疾病中基于性别的差异和差异现状,并提供研究重点,以实现外周血管疾病女性的健康平等。
链接:
21 老年心肺功能减退全流程健康管理方案专家共识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一挑战,开展早期预警、分层管理和综合优先健康干预的全流程健康管理,对于延缓老年心肺功能减退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原则与模式、筛查、评估、干预、随访、教育等环节,系统提出20条具体推荐意见,旨在提供系统化的老年心肺功能健康管理指导,提升疾病防治管理意识,推动心肺功能减退全程管理的规范化,促进防控关口前移,最终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老龄化社会负担。
链接: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一组与高血压相关的妊娠期疾病,其不仅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还可增加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针对HDP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应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包括孕前筛查、生活方式干预、妊娠期监测、适当药物治疗以及产后随访管理。然而,目前的心血管风险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HDP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长期健康预后。该共识围绕备孕期、妊娠期及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综合管理,归纳整合并形成了10条推荐意见。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改善妊娠结局并降低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链接:
23 存活心肌无创影像学评价专家共识
临床上,存活心肌是指室壁运动异常但具有改善潜力的心肌,通常包括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既往回顾性研究表明,有存活心肌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药物和血运重建治疗之后,可以有心功能的改善和生存获益。因此,存活心肌评价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但近年来部分前瞻性研究未能证明评价心肌活力有助于选择能够获益于血运重建的患者,引起了业界对存活心肌评价的关注。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本相关专家撰写了该共识,旨在阐明存活心肌评价的无创影像学技术现状,并结合我国相关技术的实际开展情况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建议。
链接:
24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诊治专家建议(2025)
儿童暴发型心肌炎是儿科较为凶险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等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诊治经验制订了本指南,内容包括儿童暴发型心肌炎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措施等,以期对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提高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救治水平。
链接:
25 2025 ASE建议:成人右心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南及肺动脉高压的特殊注意事项
右心对肺动脉高压的适应是决定心血管疾病高危及确诊患者临床结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早期发现和筛查、精准血流动力学评估和纵向监测方面的关键作用逐渐被重视;且其还是综合评估右心的首选诊断工具。为规范超声心动图检查,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提出了该建议。
链接: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