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万元起!二代哈弗枭龙MAX上市,四驱平权!哪个版本值得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22:39 2

摘要:过去四驱车型因成本高企,长期与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绑定,而二代哈弗枭龙MAX以 13.18万-16.98万元的指导价(限时换新价低至11.68万-15.48万元)。

过去四驱车型因成本高企,长期与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绑定,而二代哈弗枭龙MAX以 13.18万-16.98万元的指导价(限时换新价低至11.68万-15.48万元)。

直接将四驱技术拉入主流消费区间,成本门槛降低超40%。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15万级新能源四驱SUV的市场空白,更宣告“四驱平权”时代的到来,推动行业从“配置内卷”回归技术竞争的本质。

四驱将会是销量护城河?

国人对于四驱其实感知不强,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用户:我单纯家用而已,四驱有什么用?更加费油,还要付出更高的购买成本。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电”的加持下,四驱的体验来到一个新的层面,长城搞四驱平权,是为了什么?

长城通过第二代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以“两驱能耗,四驱性能”为核心卖点,直击新能源车“有电猛如虎,没电慢如龟”的痛点。

其馈电油耗低至4.2L/100km,综合续航1250km,纯电续航最高209.5km,实测数据甚至“反向虚标”。这种技术下放策略,或将倒逼竞品加速四驱技术研发,推动市场从两驱主导转向四驱标配。

Hi4系统如何“降维打击”?

第二代Hi4采用P2(前轴发电+驱动)+P4(后轴驱动)布局,仅用双电机便实现四驱功能,相比传统三电机方案成本更低、能耗更优。通过智能后桥解耦技术,高速巡航时自动断开后轴动力,减少2%的机械损耗。

两档DHT变速箱拓宽发动机高效区间,搭配智能能量回收(效率达92%),WLTC综合油耗仅0.97L/100km。

综合功率238kW、扭矩595N·m,百公里加速6秒级,爬坡度达60%,冰雪路面制动距离比两驱车缩短12%。

四驱系统每10毫秒监测路况,动态分配扭矩,事故率比两驱降低50%,这何尝不是一种安全冗余?

纯视觉方案“轻装上阵”,采用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BEV感知模型,支持城市NOA(无保护左转、红绿灯启停)、跨层记忆泊车,硬件成本比激光雷达方案降低60%,但场景覆盖率达98%。

感兴趣的用户存在的疑问:谁该买?怎么选?

北方用户:冰雪路面需求强烈,四驱安全性优势明显(如冰雪模式扭矩分配前40:后60)。

科技尝鲜家庭:纯视觉智驾、Coffee OS 3智能座舱(0.8秒语音响应)适配年轻家庭需求。

多地形出行者:170mm离地间隙+26°接近角,轻度越野能力优于本田CR-V。

我比较推荐的是,Hi4 165 Ultra 智驾版(限时换新价15.48万元)。

为什么呢?

核心价值在于,标配城市NOA、跨层泊车(价值2万元选装包)、165km纯电续航(年均省油费1.2万元)。

对比竞品,又如何?

对比比亚迪宋PLUS DM-i、吉利银河L7等同价位车型。

枭龙MAX以全系四驱、高阶智驾、越级空间(轴距2810mm)形成降维打击,但品牌溢价和充电网络稍逊。

写在最后

二代哈弗枭龙MAX的上市,是长城从“硬派越野”向“家用普惠”转型的关键一子。通过Hi4技术下放,哈弗重新定义了新能源家用车的价值标准:安全不可妥协,性能无需高价,智能务必实用。

在“全民四驱”的愿景下,枭龙MAX或将成为家庭用户的首选车型,同时为行业树立“回归造车本质”的标杆。

但是未来的悬念在于,这场技术普惠能否唤醒消费者对四驱价值的认知,看看市场能不能给予正向反馈!

来源:知行动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