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文献:中国肺癌杂志. 2023年中国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专家共识. 中国肺癌杂志, 2023, 26(1): 1-17.中华医学杂志. 肺结节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9): 641-655.中华放射学杂志. 肺部结节CT影像学
参考文献:
中国肺癌杂志. 2023年中国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专家共识. 中国肺癌杂志, 2023, 26(1): 1-17.
中华医学杂志. 肺结节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9): 641-655.
中华放射学杂志. 肺部结节CT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Lung-RADS).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 55(12): 1208-1214.
中华肿瘤杂志. 中国肺癌防治指南.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4): 329-356.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肺结节随访管理实践指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2): 105-114.
每当我看到"肺结节变成晚期肺癌"这样的医疗悲剧,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这种情况本可避免,却因为对肺结节认识不足,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肺结节那些事,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体检报告上写着"肺部结节",很多人不当回事,觉得没症状就没事。
有些人拿到报告就随手一丢,认为"小毛病不用管"。还有人知道有结节,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他们却害怕检查费用高或者嫌麻烦,就再也没去过医院。这些想法和做法都很危险!
肺结节是啥?简单说就是肺部的小疙瘩,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不规则阴影。别看它小,却可能是早期肺癌的信号。肺结节分良性和恶性,良性的比如炎症、结核、肺错构瘤等,恶性的主要是肺癌。问题是,光看体检报告,你根本分不清是良是恶。
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超过80万,死亡人数超过60万,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早期几乎没啥症状,等到咳嗽、咳血、胸痛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增,存活率大幅下降。早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可达70%以上,晚期可能只有不到10%。
那怎么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呢?医生会从这几方面看:大小: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高。直径大于8毫米的实性结节要高度警惕。
形态:边缘不规则、分叶状、毛刺征、胸膜凹陷的结节,恶性风险更大。密度:纯磨玻璃结节虽然恶性率高,但进展缓慢;部分实性结节恶变风险高且进展快;纯实性结节也要警惕。
生长速度:恶性结节体积倍增时间一般在30天到400天之间。短期内明显增大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增。位置:上叶结节恶性可能性略高于下叶。年龄和吸烟史:4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群,恶性风险更高。
发现肺结节后该怎么办?千万别慌,也别不当回事,应该按医嘱进行规范管理。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节,低危人群一般不需要随访。高危人群(如吸烟者)可考虑12个月后复查CT。
直径6-8毫米的结节,低危人群6-12个月复查CT,高危人群3-6个月复查。直径大于8毫米的结节,3个月内复查CT或考虑PET-CT、活检等进一步检查。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即使很小,也要定期随访,因为它们可能是早期肺腺癌。
还有一个实用小技巧——CT检查比普通X光片灵敏度高很多。如果你已经40岁以上,特别是有吸烟史,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能发现早期肺癌,大大提高治愈率。
我见过太多因错过最佳诊治时间的悲剧了。刚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43岁男性,第一次体检发现肺结节时,医生建议三个月后复查,他却觉得"没啥事",一拖再拖。半年后咳嗽不止才去医院,已是肺癌晚期,错过了手术时机。
还有个50多岁的老师,体检发现小结节后很紧张,但又怕确诊是癌症,干脆装作不知道,两年后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家人懊悔不已。生活中,很多人对肺结节存在误解,这里给大家澄清几个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一:肺结节就是肺癌。错!肺结节只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大部分是良性的。误区二:没有症状的肺结节不用管。错!早期肺癌往往没症状,等有症状可能已经晚了。
误区三:结节太小不用管。错!即使是小结节,也要根据风险分层进行规范随访。误区四:随便吃点消炎药就行。大错特错!抗生素对恶性结节毫无作用,还会延误诊治。误区五:不敢去医院检查,怕被确诊。这是最危险的想法,早期发现才有可能早期治愈。
怎样预防肺癌?除了定期体检外,生活中还有这些事可以做:戒烟限酒。吸烟是肺癌第一危险因素,戒烟永远不晚。二手烟同样危险,家里有人吸烟也要劝阻。饮食调整。多吃新鲜蔬果,少吃烧烤、腌制、熏制食品。研究表明,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可能有一定防癌作用。
室内通风。装修后充分通风再入住,避免长期接触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防护口罩。在空气污染严重或职业暴露环境中,戴防护口罩减少有害物质吸入。
适当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但要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时户外锻炼。别忘了,健康是自己的,谁也替代不了。
发现肺结节后,请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规范随访管理。作为患者家属,不要让亲人因恐惧而逃避检查,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肺结节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是我们发现早期肺癌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按医嘱规范管理,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健康需要我们用知识守护,别让无知成为生命的绊脚石。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定期体检,科学管理肺结节,让肺癌在早期就被发现并治愈。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权利对它掉以轻心。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