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举行“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4:00 2

摘要:4月17日,宝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宝坻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贾雪娜,宝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日常工作)杨占岭,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院长丁煦生,宝坻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巩慧,新开口镇党委书记

4月17日,宝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宝坻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贾雪娜,宝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日常工作)杨占岭,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院长丁煦生,宝坻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巩慧,新开口镇党委书记王宝季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媒体所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由宝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焦杨主持。

宝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焦杨: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宝坻区政府新闻办“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宝坻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贾雪娜女士,宝坻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杨占岭先生,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院长丁煦生先生,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巩慧女士,宝坻区新开口镇党委书记王宝季先生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首先,请宝坻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贾雪娜女士作主题发布,为大家介绍宝坻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贾雪娜: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宝坻区委、区政府,对大家一直以来给予宝坻的关注、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宝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都有“文宝坻”的美誉,特别是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的“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持续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下面我重点介绍四方面成效:

一是讲好文化遗产故事,让非遗从“出土”到“出彩”。

宝坻拥有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大多深藏民间、不为人知。近年来,我们深挖文化遗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承,着力打造葫芦烙画、金石撕纸等68个非遗传承基地,搭建各种非遗展示、普及和消费场景,建成中国葫芦庐博物馆、宝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一批网红场馆。同时,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非遗展示融入全区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各类文旅场景100多场次,我们还积极推动宝坻非遗走进市区、走进高校,都碰撞出了不同的火花。年内我们还将举办“申沛农杯”全国剪纸艺术展、2025首届宝坻葫芦庐文创展等系列非遗文化展示活动,目的是让宝坻非遗活起来,进而火出圈,有影响,更能有市场,更好服务宝坻发展。

二是打造“发源地”文化名片,叫响全国性文化品牌。

相声、评剧、京东大鼓是天津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评剧和京东大鼓这两项都发源于宝坻。宝坻还是相声大师马季、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董湘昆的家乡。这些年,我们高度重视“发源地”文化挖掘,高举评剧、相声、京东大鼓“三杆大旗”,创办了“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全国评剧专业院团青年演员电视展演、京东大鼓艺术节三大全国性文化活动品牌,经过多年的弘扬传承和持续打造,在各自领域发现、培养、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成为天津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重要“金名片”。同时,我们还在区内打造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标志,包括马季艺术馆、赵丽蓉广场、董湘昆故居等,赢得了文化名人弟子、再传弟子和文艺界各方的广泛支持和赞誉,特别是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盛赞宝坻为“评剧福地”。下一步,我们也将持续高举三杆大旗,持续汇聚各方力量,优化三大全国性品牌活动,既是作出“发源地”应有的贡献,也是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叫响“文宝坻”金字招牌。

三是挖掘宝坻独特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大IP。

宝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藏小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走复制、粘贴的老路,而是深入挖掘宝坻独有的特色资源、特色气质,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将其转化为特色鲜明的文旅新场景。比如,依托水阔千米、绵延百里的水韵胜地潮白河,创新推出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先后举办潮白河畔音乐嘉年华、国潮文化嘉年华、动漫COSPLAY欢乐大巡游等系列文旅活动,引爆“潮经济”,带动了潮白两岸风生水起。再比如,围绕明代宝坻知县袁了凡,创新年俗文化活动形式,在2024年春节,创办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首创推出“了凡赐福巡游”沉浸式互动演出,让非遗项目、春节年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今年,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升级到2.0版本,又推出“了凡赐福”等系列文创产品,进一步让游客感受到了宝坻的“新年味”“文化味”。

四是推动“文化+”生动实践,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丰富的文化遗产、全国性文化品牌、独特的文化创造,共同构成了宝坻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新优势。我们通过持续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大文章,大力培育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业态,打造产业新模式、消费新场景。2024年,创新举办体育旅游嘉年华,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在媒体开设了“遇见宝坻·公益助农”“烟火气·宝坻味”两档直播节目,进行了150多场直播活动,推动宝坻卷馅肉饼、林亭口饹馇、嘎鱼辣酱、油丝面等美食和宝坻番茄等各类“宝坻优品”接连走红网络,带动农户、商户增收1400多万元。在社交媒体,“遇见宝坻”等话题浏览量超过6亿,“人气流量”正转化为发展的“经济增量”,2023年以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10亿元。

总之,文化赋能,魅力无穷。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以文”重要要求,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努力创新创造新项目、新热点、新业态,让宝坻这座“宝藏小城”更加有颜有趣,持续破圈走红!在此,也特别邀约各位和全国各地游客,在本周六,莅临我们美丽的京津新城,共享2025宝坻体育旅游嘉年华暨京津新城首届“棠潮RUN”彩虹跑的浪漫与快乐。让我们一起遇见宝坻,快乐起跑。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焦杨:

谢谢贾雪娜女士。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

贾部长,作为我国高校曲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请您介绍一下“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品牌打造情况。

贾雪娜:

感谢您的提问。“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是由市委宣传部、中华曲艺学会、市文联、天津师范大学、宝坻区政府,在2017年共同发起创办的,每两年一届,轮流在宝坻区和天津师范大学举办,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

这四届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泰国、越南、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踊跃参加,共带来作品1079件,其中有691件是原创作品,可以说我们的活动,孵化出了一批根植校园、反映时代、讴歌生活的精品力作,也与天津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两部大学生优秀相声文本作品集。那么更重要的是,在连续四届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培养了一批创作表演俱佳的青年才俊,他们当中,有的入围了全国小品曲艺大赛,有的登上了央视等顶级舞台,有的进入曲艺院团走上了专业的相声创作表演之路,有的则是跨界创业进军文化产业,应该说这些选手在不同的岗位和团体中,共同推动了新时代相声艺术的传承、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的影响力、号召力、传播力也得以迅速提升,日益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国性校园曲艺文化标杆品牌。更为可贵的是,活动还带来了很多间接但深远的影响。有调查显示,“马季杯”在宝坻区举办以来,全国高校相声社团数量明显增长,年轻群体对传统曲艺的关注度也是逐年提升,30岁以下的曲艺观众比例正在逐步增长,可以说高校及青年群体对相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马季杯”品牌已经进入第9个年头。在这里,我代表组委会宣布,第五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正式启动,正式开始面向全国征集参展作品,欢迎全国的大学生朋友和国际大学生友人积极报名参与,弘扬正能量,一起笑起来。让青春更幽默,让生活更开心,让世界更美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

杨部长,第五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有哪些特色亮点和创新突破?

杨占岭: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第五届“马季杯”展演在京津新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举办,将聚焦“出精品、出人才”目标,从三个方面着力创新突破,打造特色亮点。

一是推动青春化表达。鼓励大学生选手用相声解构元宇宙、AI人工智能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命题,更多创作融合新兴科技与传统生活的新锐作品,将邀请相声名家担任评委,对优秀作品进行手把手二次创作指导,用当代语汇重构传统艺术,用年轻态为作品注入青春活力和时代内涵。同时,继续拓展留学生赛道,激发国际青年对汉语言艺术的热情,推动相声文化出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外交融中绽放出彩。

二是孵化青春派力量。努力培育时代相声新人,继续结集出版大学生优秀相声文本作品集,举办大学生相声研讨会、在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场景开展“沉浸式巡演”,发挥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天津师范大学相声传承基地”等资源作用,建立展演“相声人才库”,多渠道推荐相声新秀和精品力作参加更高层级活动、登上更大舞台演出,打造“展演-孵化-提升”全链条校园相声生态。

三是赋能流量传播。打造马季IP,加强品牌建设,升级传播矩阵。结合五届“马季杯”展演作品征集,将传统曲艺与流行文化结合,增设“校园微相声”版块,在中国曲艺网和官方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展播。同时,结合第三届“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设置“马季杯”展演专属话题,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全景式传播,以网络流量赋能品牌影响力的大提升。

以上简要介绍,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五届“马季杯”展演,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

丁院长,您好。据了解,第五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将在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举办,请您介绍一下学院和展演筹备情况。

丁煦生:

感谢您的提问。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中国温泉之城——宝坻京津新城。学院占地1200多亩,在校生16000余人。建校20年来,积极承办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等全国性赛事,积累了丰富大型活动承办经验。其中,三次承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北赛区赛事活动。今年,很荣幸,又第二次承办“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021年,以承办第三届“马季杯”展演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创新。其中,学生相声社壮大到200余人,在专家、教师指导下,研习相声创作表演,定期开展开封箱等演出活动,与清华大学曲艺队等高校社团互动交流,立足“出作品、出新人”,紧扣时代主题开展创作,在往届“马季杯”展演中共获得银奖、铜奖在内的7个奖项。马贞昂、董轩池等毕业生跨界创业,进军文化产业;10余名社团成员获邀在本市相声茶馆、剧场演出。

同时,拓展文化赋能场景,积极参与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等大型活动文化志愿服务,形成“相声里的思政课”,让传统艺术在大学生和青少年中焕发新活力,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恰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20周年校庆,再次承办“马季杯”展演,既是校园建设的荣耀,更是守正创新的挑战。按照组委会的部署,我们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专班,统筹资源力量,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当好非遗传承人、品牌守护人,全力打造一届更加完美的展演活动。目前,可以说万事俱备,只等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朋友们,坚定文化自信,带着梦想和朝气,不负青春,跨越山海,纷至沓来。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

宝坻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宝坻打造了哪些特色品牌,取得了哪些效果?请贾部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贾雪娜:

感谢您的提问。那么正如您所说,宝坻的文化和生态优势突出,最近这几年,我们依托这些优势,重点打造了三个特色文旅品牌。

第一个品牌是我们以“历史名人”为主角,打造了以“了凡伴游”为特色的综合文旅品牌,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了凡”这个历史名人“大IP”,可以说是我们宝坻人无我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那么我们持续挖掘“了凡文化”的多重价值,努力让明代知县袁了凡的形象化身宝坻文旅的“星级推荐官”,带领游客穿越时空,体验善廉文化。从2024年春节开始,我们以“了凡文化”为内核,创新推出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这一春节文旅活动,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2届,活动最大的看点是历史题材沉浸式互动演出“了凡赐福巡游”,满足了年轻人深度游历、身临其境的个性需求,也让“了凡先生”的形象火爆出圈;在公园内,我们还用丰富的善廉场景和“善言善语”,让游客沉浸式感知了凡、汲取营养。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发了以“了凡”为主题的文创及周边产品,推出了“了凡文化”特色旅游线路,以“了凡之名”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这条道路,应该说是内容越来越丰富,越走越有自信。

第二个品牌是我们以潮白河为主线,打造了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这一特色文旅品牌。潮白河是宝坻最重要的文旅资源,从2023年开始,我们以“遇见宝坻·印象潮白”为主题,创新策划了2届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串起“一河两岸”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出贯穿四季的数十项文旅活动,让游客感受四季各不同、季季都精彩的宝坻。特别是在“五一”“端午”等节日期间,我们在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先后创新举办了“来福好事·潮白河畔音乐嘉年华”“宝坻国潮文化嘉年华”、动漫cosplay欢乐大巡游等特色主题活动,激情的摇滚乐、最炫的国潮风、时尚的二次元连续点燃潮白河,让宝坻的“潮文化”、潮白河的“潮特质”更加鲜明,“要表白·到潮白”的城市IP越来越有名气,越来越被年轻人所熟知。

第三个品牌是我们以体育赛事为主体,打造了“体育旅游嘉年华”这一体旅融合的特色品牌。宝坻生态优越、交通便利,是众多体育赛事的首选承办地。为了推动“体育经济”成为吸引游客、促进消费的新引擎,2024年,我们聚焦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推出了首届体育旅游嘉年华,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有看点、有亮点的精品赛事。比如,我们在天然氧吧青龙湾森林公园和美丽壮阔的潮白河畔举办了多场半程马拉松,把景点变成竞技场,吸引了全国各地跑友来到宝坻,领略“大美宝坻”的秀美风光和人文风情,“跟着赛事来宝坻”不仅成为了可能,更成为了时尚。截至目前,我们共举办了全国钓鱼积分赛、京津冀高校龙舟邀请赛等100余场大型体育赛事,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而且我们在每一场活动中,都融入了宝坻特色非遗、特色农产品等元素,有效推动了赛事“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这应该说既是体育赛事赋能文旅发展,也是文旅流量带火体育赛事,可以说通过体育旅游嘉年华这个品牌,文、体、旅、商在宝坻真正实现了相融互促、融合发展。

总之,以品牌打造为牵引,一直是我们依托优势、发展文旅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思路,这三个品牌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互为补充、逐渐丰富、日臻成熟,共同构成了宝坻文旅“传统与潮流碰撞、内涵与激情并存”的独特风格和格局。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巩局长,2025年宝坻区将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文旅活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巩慧:

感谢您的提问。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凸显人文宝坻之韵,北国江南之美。

具体来讲,我们将围绕“遇见宝坻·印象潮白”这一主题,举办四季皆宜、全域可游的系列活动。一是共赴一场春之约,组织开展国潮动漫嘉年华、体育旅游嘉年华、京津新城“棠潮RUN”彩虹跑、口东镇八台港第八届桃花节等时尚潮玩、运动赏花、农事体验活动。二是共赏一派夏之韵,举办第九届津宝音乐嘉年华、第六届“宝坻杯”评剧票友大赛、第七届京东大鼓艺术节、职工文化艺术旅游节等品牌文艺活动。三是共品一季秋之实,组织开展金秋文旅消费季、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钓蟹季等系列农旅活动。四是共度一段冬之乐,举办冰雪温泉欢乐季、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新春市集等喜庆活动。

在这里,也向大家重点介绍即将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举办的第三届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开幕式暨国潮动漫嘉年华活动。今年共安排9组14项活动,打造场景28处,旅游消费场景10个,同时,从潮白砥柱到水漾花台沿堤沿岸,围绕“要表白到潮白”主题,设置打卡宝坻、告白广场、解压广场、宝坻话、二次元、多巴胺等打卡点位18处,氛围营造的主题场景18个。同时,突出国潮、国风特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哪吒、敖丙、李白、后羿、王昭君等国漫人物悉数登场,每天两场超吸睛的国潮动漫巡游,可以让市民朋友们沉浸式感受国潮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真诚地欢迎大家来现场体验。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请问王书记,新开口镇作为潮白河畔的网红小镇,在整合农文旅资源方面有哪些新鲜招法?

王宝季:

感谢您的提问。新开口镇拥有丰富的农文旅资源,近年来,我们坚持点、线、面统筹推进,在将农文旅资源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坚持“点”上聚力,推动“五美”跃升展新姿。去年,我们整合镇域内的农文旅资源,重点打造推出了新开口镇“五美”体验活动,即大集烟火美、非遗文化美、舌尖味道美、乡村景色美、采摘研学体验美。今年,我们又丰富了“五美”体验活动,在周六加开农村大集、推出国潮风彩绘墙,引入五彩风车项目,让绿色田园与绿色能源相映成趣;在新风斋研学基地全新推出“古韵‘新’风 匠心相传”研学实践和“潮畔了凡笺拂尘”剧本杀等年轻态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二是坚持“线”上融合,“马上游”串联资源出新彩。今年,我们聚焦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将镇域内养马经营户、特色农业企业(合作社)、独特游览点位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因地制宜打造推出特色乡村“马车游”项目,乘坐马车,游客们就可以走进新开口农村大集,感受热闹的乡村烟火;踏入宝坻非遗展厅,领略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来到海涛农场,品尝新鲜的西红柿;身处民盛农庄,体验趣味采摘之乐,“马车游”的每一站都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乡村画卷,为各地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乡村游体验。

三是坚持“面”上拓展,打造特色农文旅新品牌。我们依托新开口大林、大水、大绿的资源禀赋,聚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推出“京津乡韵 古渡寻美 大美新开口”特色品牌,依托“宝坻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少年农场”等特色项目,推动农业资源商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借助新风斋、非遗展厅等重点文化设施,主动吸引非遗传承人、高校师生、社会团体开展“产学研”活动,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场景化,实现吃、住、行、游、学全域联动、处处精彩。

我们诚邀各界朋友走进新开口,在热闹集市感受烟火人间,在非遗展厅触摸文化脉动,在田园阡陌邂逅诗意野趣。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焦杨: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

感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网信宝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