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古诗词12首并赏析,雨润千山绿,风携百谷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00:04 2

摘要:此诗以谷雨时节的风物入题。首句“如丝复似尘”将春雨比作轻丝与微尘,既写雨势轻柔,又有润物无声之意。次句“浮蜡尝新”展现农家煮酒尝鲜的习俗,生活气息浓厚。后两句“牡丹破萼”“樱桃熟”点明暮春物候特征,末句“未许飞花减春”以拟人手法,借牡丹盛放强留春色,透出对春光

0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一》

南宋 · 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此诗以谷雨时节的风物入题。首句“如丝复似尘”将春雨比作轻丝与微尘,既写雨势轻柔,又有润物无声之意。次句“浮蜡尝新”展现农家煮酒尝鲜的习俗,生活气息浓厚。后两句“牡丹破萼”“樱桃熟”点明暮春物候特征,末句“未许飞花减春”以拟人手法,借牡丹盛放强留春色,透出对春光流逝的怜惜,语言质朴却情致宛然。

02.《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唐 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鳩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此诗以全景视角,写了谷雨时节的生机。首联写山川染青的景象,颔联聚焦戴胜鸟鸣叫、浮萍生长的细节,展现自然律动;颈联转写农事,蚕蚁孵化、麦浪翻涌,暗合“雨生百谷”的农耕主题;尾联以斑鸠求偶的喧闹声收尾,幽默中透出对生命力的赞叹。全诗涵盖谷雨三候(萍生、鸠鸣、戴胜栖桑),兼具自然观察与生活意趣。

03.《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其一》

宋·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风吹雨洗一城花"以泼墨笔法,写暮春盛景,"东郭清明酒"与"西窗谷雨茶"形成时空对仗。前者指向祭扫的肃穆,后者转入品茗的闲适,通过饮食文化的对比,展现士大夫阶层对精神栖居的多元生活。

04.《老圃堂》

唐 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诗人以隐居者视角,记录谷雨农事。前两句化用“东陵瓜”典故,表达淡泊田园之志,亲手锄地的场景,凸显躬耕之乐;后两句笔锋一转,春风顽皮吹落书卷,将自然与人文交融,既有对农时的顺应,又流露文人闲适情趣。全诗语言质朴,展现谷雨播种与文人雅趣的和谐。

05.《谢中上人寄茶》

唐 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此诗紧扣谷雨采茶习俗。前四句描写茶芽细嫩、采摘不易,以“芳烟”“清和”渲染茶山空灵意境;后四句写煮茶待客,以“落花泉”喻泉水清冽,结尾感慨路途遥远,对友情的十分重视。诗中“谷雨茶”的珍贵与文人以茶会友的风雅跃然纸上。

06.《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 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此诗,赞美谷雨茶的清雅。首联以“腻绿长鲜”形容茶色翠嫩,点明谷雨春茶的时令;颔联以“湖上雪”比喻茶汤纯净,忆友品茗更添诗意;后两联对比僧人华贵茶具与诗人自珍的朴素,彰显超脱物欲的品茶境界。全诗将茶味与禅意结合,体现宋代文人茶文化的精髓。

07.《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 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此诗,记录了谷雨晴日泛舟之乐。前四句写湖水清澈、鸥鸟自在,展现自然之趣;后四句以“谷雨晴”点明时节,乘风顺游、探访古迹,将节气与人文景观融合。诗中“樵风”暗合农事,而“探禹穴”的雅兴则流露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双重热爱,语言清新明快。

08.《台阳竹枝词·其二·谷雨携筐摘嫩芽》

清 蔡碧吟

谷雨携筐摘嫩芽,大棚顶畔是侬家。

一瓯茗试清泉好,郎有閒时来吃茶。

此诗,写了谷雨时节采茶的场景,语言质朴清新。农妇们背着竹筐采摘嫩茶芽,用清泉煮茶,邀约心上人共品新茗,既展现了谷雨采茶的农事习俗,又融入了民间生活的情趣。末句“郎有閒时来吃茶”以口语入诗,生动活泼,充满烟火气。

09.《谷雨》

明 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此诗以谷雨时节的闲适心境为核心。首联写春末病愈、山家收茶的悠然;颔联“风双蝶”“雨一鸠”以细微动态,点缀暮春生机;颈联对比仙境与渔舟,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笑叹浮生若梦,却愿寄情山水,豁达洒脱。

10.《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此词,以水乡春景为背景,上阕写春水初涨、鹅戏绿岸的生机,画舫迂回间暗含时光流转的怅惘。下阕聚焦谷雨农耕,“村北村南”展现农田全面耕作的繁忙,“秀麦连冈”预兆丰收,尾句“尝面收茧”将面粉与新茧并提,巧妙串联农事周期。全词以清丽笔触记录江南农时,既有田园诗意,又含对农人辛劳的深切观照。

11.《鸳鸯湖棹歌》

清·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此组诗,宛如江南水乡画卷。前四句写穆湖初夏景致:初生莲叶小如铜钱,卧柳垂丝却无碍行船,新苗沐雨后青翠欲滴,沟渠流水映夕阳潺潺有声,视听交融尽显恬静。后四句切入谷雨民俗:斑鸠啼鸣应农时,少女荡舟横塘归,桃花落尽蚕始浴,新笋抽芽燕归来。全诗以白描手法串联物候与农事,轻盈灵动,宛若棹歌摇曳水波间。

12.《七言诗》

清·郑燮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翠竹亭亭好节柯"既是实景描写,亦为文人风骨隐喻。"数笔横皴淡淡山"将绘画技法入诗,形成诗画互文的艺术效果。尾联"清明连谷雨"的时间并置,揭示节气承续中的生命律动,在茶香竹影间完成天人合一的境界升华。

来源:华夏万卷硬笔书法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