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标准!芦康沙妥珠单抗获CSCO NSCLC指南推荐,填补EGFR突变耐药治疗未满足需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20:02 2

摘要:2025年4月18-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济南召开。4月19日下午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专场正式发布了《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此次更新是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对治疗肺癌的创新药物的批准和NSCL

2025年4月18-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济南召开。4月19日下午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专场正式发布了《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此次更新是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对治疗肺癌的创新药物的批准和NSCLC领域多项突破性研究进展,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注射用芦康沙妥珠单抗首次被纳入指南,被推荐用于Ⅳ期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治疗

证据改写指南,指南引领实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年新发肺癌病例达106.06万例,其中,NSCLC占比约85%2,3。EGFR基因作为亚裔NSCLC患者中常见的突变基因3,在患者的靶向个体化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然而,EGFR-TKI治疗面临不可避免的耐药挑战,患者耐药后的治疗需求庞大,后续治疗策略优化仍任重而道远,亟待探索新型治疗药物与策略以突破生存瓶颈。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于2025年3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成人患者,并仅时隔1月获得《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荐用于Ⅳ期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治疗1,4。这一权威推荐夯实了其在EGFR-TKI耐药后NSCLC治疗领域的地位。

图.1 《指南》推荐

循证证据奠定临床价值,芦康沙妥珠单抗两项研究登陆国际顶刊

除《指南》推荐这一喜讯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张力教授与方文峰教授团队于2025年4月10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布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晚期NSCLC治疗的两项重磅研究成果:KL264-01研究3A队列和SKB264-Ⅱ-08研究第一部分队列1和队列25。KL264-01 3A队列纳入了43例经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21例EGFR野生型,22例EGFR突变型。截至2024年3月5日,经中位随访26个月,该队列总体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0%,疾病控制率(DCR)为81%,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达8.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6.2个月,中位总生存(mOS)达21.8个月。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的ORR为24%,mPFS为5.3个月;在EGFR突变型患者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疗效获益更为突出,ORR高达55%,mPFS为11.1个月。事后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相比EGFR野生型患者,EGFR突变患者从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中获益更多。

图2. KL264-01 3A队列不同人群疗效

此外,一同公布的SKB264-II-08研究第一部分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中的疗效。经12.7个月中位随访(截至2024年4月19日),在64例经治EGFR突变NSCLC患者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的mPFS为9.3个月,mOS虽尚未达到,但1年OS率达79%。同时,研究者基于潜在机制探索结果阐释了EGFR突变NSCLC患者从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更多的原因,为全球ADC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结构创新领航精准治疗,芦康沙妥珠单抗以NSCLC破界为起点开启全球化布局作为一款创新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集高亲和力抗体、良好稳定性、高药物抗体比(DAR)值及三重抗肿瘤作用于一身。通过稳定性经过优化的CL2A连接子,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抗体端与具有高亲和力和靶向性的人源化抗TROP2单抗不可逆偶联,在毒素端与自研毒素小分子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030)结合,其DAR均值高达7.46。同时,芦康沙妥珠单抗通过靶向杀伤、旁观者效应和微环境杀伤三重机制精准强效杀伤肿瘤细胞,实现疗效和安全性的有效平衡。

芦康沙妥珠单抗结构和机制优势,为其在NSCLC领域的良好抗肿瘤表现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首个获批肺癌适应证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突破EGFR-TKI耐药困境,为经治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开创了新的治疗标准,实现生存突破。

除NSCLC外,芦康沙妥珠单抗还将疾病探索拓展至乳腺癌、胃癌及妇科肿瘤等实体瘤领域,国内外共开展了20项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值得关注的是,其与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联合用药研究正在快速推进,该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与靶向细胞毒效应的双重机制,有望产生治疗协同增效作用。期待关键研究数据的揭晓,未来不仅将拓展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范围,更可能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组合范式。

总结

《指南》新增推荐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Ⅳ期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治疗,这一更新不仅为EGFR突变耐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参考,也夯实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标准治疗地位。未来,期待该药物公布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为N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多有力、坚实的循证证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年版

2.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34):3175-3213.

3. Shi Y, Au JS, Thongprasert S, et al. A prospectiv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study of EGFR mutations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f adenocarcinoma histology (PIONEER). J Thorac Oncol. 2014;9(2):154-162.

4. 2025年03月10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From 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50310135234153.html

5. Zhao S, Cheng Y, Wang Q,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or without EGFR mutations: phase 1/2 and phase 2 trials. Nat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0, 2025.

6. Cheng Y, Yuan X, Tian Q, et al. Preclinical profiles of SKB264, a novel anti-TROP2 antibody conjugated to topoisomerase inhibitor, demonstrated promising antitumor efficacy compared to IMMU-132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Front Oncol. 2023 Dec 07;13:1334938.

撰写:Kate

审校:Felicia

排版:Aurora

执行:Auror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