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文峰在Hugging Face上发布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标志着人工智能和全球开源运动的转折点。它的首次亮相将焦点从一项中国国家级成就转移到一个更广泛的故事,即开放合作如何跨越国界并重塑创新。
梁文峰在Hugging Face上发布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标志着人工智能和全球开源运动的转折点。它的首次亮相将焦点从一项中国国家级成就转移到一个更广泛的故事,即开放合作如何跨越国界并重塑创新。
MongoDB 开发者关系主管兼开源倡导者 Matt Asay认为,DeepSeek 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创新——它还展示了开源如何重塑所有权、协作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自从它在 Hugging Face 上发布后,它就不再是中国版了,没有人能够把这个开源精灵关回瓶子里——即使是美国政府也不行,”Asay在 InfoWorld 上写道,他兼职做特约撰稿人。
DeepSeek 的发布引发了全球开发者的热潮,其中包括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的高调行动,该研究院启动了一个名为 OpenSeek 的竞争项目。OpenSeek 旨在超越 DeepSeek,同时汇聚全球开源社区,共同推进算法、数据和基础设施的进步。
政策制定者,尤其是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迅速而严厉地做出了回应——将BAAI列入政府黑名单。在Asay看来,试图遏制开源人工智能的努力是徒劳的,这反映出人们对这场运动的深刻误解。
“DeepSeek 并非昙花一现,如今已成为一场潮流,”他评论道。“围绕它的开源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已迅速从技术辉煌的昙花一现发展成为更宏大、更难以阻挡的潮流。”
这场运动的规模令人震惊。成千上万的开发者——从学术研究人员到业余爱好者都正在努力完善和扩展像DeepSeek这样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像Hugging Face这样的平台如今已成为全球协作中心,其推动创新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最灵活的企业实验室。虽然Hugging Face可能只是一家公司,但它所培育的社区却更加持久,并且不受中心化控制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普及正在重塑现实世界。像Perplexity这样的公司正在将开源模型融入消费产品,证明先进的人工智能不再是科技巨头或国家资助实验室的专属领域。Asay设想未来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将触手可及——这些工具的设计初衷是供全球开发者网络修改、改进和扩展。对他来说,这与Linux早期的崛起有着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
“Linux 又来了。一个充满激情的开端变成了一场运动,然后是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成为全球标准,”他解释道。“关键的区别在于,这一次,一切都将在几个月内发生,而不是几十年。”
Linux 的蓬勃发展并非源于政府或企业的支持,而是源于它引发了一波开发者的贡献和创新浪潮。如今,同样的动力正在推动开源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相比之下,像 OpenAI 这样固守专有模型的组织正在打一场必败的仗。正如 Asay 所说,“他们试图筑坝阻挡海洋”,这突显了试图遏制以去中心化和协作为特征的运动是徒劳的。虽然有些公司认同开源理念,但很少有公司能像 DeepSeek 和 OpenSeek 这样的努力所展现出的透明度和开放性一样。
Asay很清楚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开源不受出口管制或贸易禁运的约束。只需一个拉取请求,即可随时获取,”他指出。
试图减缓或阻止开源人工智能的传播只会适得其反,损害国内创新,并将领导权推向别处。近代科技史的教训是,由全球合作驱动的开放生态系统比封闭、集中的项目适应和发展速度要快得多。
DeepSeek 及其开源后继者的崛起标志着技术开发和传播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政府、企业和开发者现在面临着一个选择:参与开源人工智能运动,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领先。开源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趋势——它已经在改变格局。
“没有人能够主宰这股浪潮,没有人能够阻止它,也没有人能够遏制它,”Asay总结道。
来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