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天至周六申城以多云或阴的天气为主,气温在13~25℃,其中周五前后受冷空气扩散影响,气温略有下降,预计周五全天气温在13~20℃。周日及下周一受短波槽影响,申城还将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谷雨时节,天气多变,还请大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做好生活及出行安排。
受暖湿平流影响
昨夜今晨上海金山、
青浦、嘉定和宝山等地
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浓雾
降水不明显
统计昨夜20时至今日08时
的雨量统计显示
大部分地区出现小雨
随着低压入海
今天下午起雨止转阴到多云
风力依然较大
中午起转北到西北风
4-5级阵风6级
夜里转小
预计今天最高气温23℃
湿度较大
西北风一吹
体感还是偏凉的
天气趋势
明天至周六申城以多云或阴的天气为主,气温在13~25℃,其中周五前后受冷空气扩散影响,气温略有下降,预计周五全天气温在13~20℃。周日及下周一受短波槽影响,申城还将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谷雨时节,天气多变,还请大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做好生活及出行安排。
去年,上海高温天数多达52个,台风“贝碧嘉”“普拉桑”接连登陆上海,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屡破纪录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就在两周前的周末,上海还经历了大风降温天气。
今年的汛期预测会是什么情况?
面对极端天气
应急管理部门如何应对?
今天上午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
坐客民生访谈
回应市民关切
去年,受到全球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交替影响,上海在极端天气事件方面总体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多达52个高温日数,比常年整整多了31天,仅次于1934年的55天;
7月31日到8月11日连续12天出现了酷暑日,打破152年连续酷暑日最长纪录;
第13号台风“贝碧嘉”和14号台风“普拉桑”在中秋前后4天内相继登陆上海,分别打破了风和雨的影响记录。
根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今年,我国夏季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以北方雨带为主。上海方面——
预计今年汛期(6~9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降水量大部偏少,沿海地区略多;
高温日数偏多,梅雨量接近常年至略少,出梅时间可能偏早;
台风方面,影响上海的台风2-3个,接近常年至略多。
市民朋友需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防护准备。
去年台风 “贝碧嘉”“普拉桑”期间,部分小区地下车库进水导致损失,暴露出需要改善的短板。
极端天气考验着一个地区的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检验着城市的韧性。再过两个月即将迎来汛期,面对可能遭遇的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将多措并举,其中就有完善预警响应传播渠道。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马坚泓:
在预警发布传播方面,去年市应急局专门与支付宝、美团、高德、滴滴等一批互联网头部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公益发布预警信息,在去年应对台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市应急管理局将与更多企业加强传播合作,在提升预警精准性的基础上,实现更短时间达到预警信息的全覆盖,为市民群众留出更多时间做好应对准备。
此外,还会继续通过短信、闪信、新媒体、公共电子屏、应急广播等多种渠道构建完善的预警传播矩阵。
针对外卖小哥、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还将推出预警信息语音播报服务,提醒广大市民做好灾害应对和避险防护措施。
除完善预警响应传播渠道外,市应急管理局还将通过其他五大举措,为市民筑起应急安全屏障——
层层压实防汛救灾责任,市防汛指挥部将在汛期通过上海主要媒体发布各区、各街道乡镇防汛责任人名单,落实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
落实汛期安全生产监管;
确保人员避险转移安全,汛前全面梳理了全市防汛避灾安置场所1446处;
做好极端事件应对准备,进一步细化停课、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等“六停”措施;
坚决兜住民生保障底线,民政、城管部门也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关注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失智失能人员、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在极端天气来临前组织力量开展扫街巡视,做到精准发现、及时救助。
综合:上海天气发布、话匣子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