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是传播较广的一句民间俗语,这句话除了说气血通畅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外,还专门表述了骨骼对气血供应的影响。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是传播较广的一句民间俗语,这句话除了说气血通畅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外,还专门表述了骨骼对气血供应的影响。
对这句话,我是在修复身体的过程中,才逐渐认清它的深刻内涵的。
这个小文将从人的气血通畅的重要性、影响气血通畅的因素、以及我的脊椎在修复前后的对比,这三个方面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古人有“气以息全身,血以濡百骸 ”的说法, 这是说气息能够滋养全身,使全身的器官组织得到气息的濡养,血液能够濡润四肢百骸,为身体的各个部分提供营养物质。
这句话既体现气血对身体各功能的维护濡养作用,又明确指出气血的正常运行又依赖于气脉的通畅。
还说过“气血和畅,万病不生,一有郁滞,百病蜂起 ”,这句话 直接指出了气血和畅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一旦气血的运行出现郁滞不畅的情况,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影响气血通畅的因素择其主要,打坐修炼者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是,打坐过程中不要过累受寒。
在打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季节交换时更要注意,为了方便保暖,可以做个披搭上身的斗篷,这样就可以预防在打坐过程中寒气的侵入了,当然在打坐空间不能有过堂风更为重要。
打坐结束后,平时锻炼或者干活时尤其不要过累受寒,我就是在练习武当剑时过累加上不注意保暖,致使寒湿邪气侵入,得了“筋痹骨寒”,这种毛病很难受也很难缠。
2是,寒湿邪气除了具有凝滞的特性外,还会通过侵入体内逼迫骨骼系统脱离正确位置,至使气血运行受阻,很多人在受寒后会出现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其原因就在于以。
3是,要情绪宽和,避免意外创伤的发生;
要想得到气血通畅,还要改变性情急躁的毛病,并且避免意外创伤的发生等等。
我举两个例子;
1是,以我的脊椎为例;
在没经过打坐修复脊椎前,我的脊椎虽无大碍,但是腰部稍微干活过多或者受点寒凉侵扰,马上就会疼痛难忍,弯腰时更要加倍小心,慢点才行,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再联想我的同学同事中很多人都在苦腿苦腰,这与脊椎都是有关联的。
经过近两年的修复补益,我现在的脊椎,腰板挺直,不怕弯腰,走起路来双脚踏地有声,双臂摇摆带风,由于精气元气充盈,不惧寒凉,不怕苦不怕累,更为重要的是,我每天打坐可以立弯腰梁200次而不酸不痛。
2是,以“筋痹骨寒”为例;
我因锻炼过度,又受风湿寒侵入得了筋痹骨寒,这个病的症状就是因为邪气侵入骨骼系统,造成气血流通受阻,故疼痛难忍。
通过以上经历,我对“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这句话有了真切的亲身感知。
以脊椎骨为例,我们从医书中得知,脊椎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物,而四肢则是它的派出机构,骨骼之间有筋和筋膜做为连接物,在骨,筋之间流淌着的是濡养它们的气血等精微物质。
正是有了以上三个基本物质,才使骨骼系统承担起支撑全身和一定程度上做三维活动的重任。
我们从上述骨骼基本结构中可以看到,骨骼如果能够保持原有的正确位置,那么筋、筋膜和濡养物质都会随之处在正常位置并保证精微物质的顺利供应,但是,如果骨骼错离了正确位置,它们也必然被迫随之改变。
综上,正是由于修复功能能够把处于错误位置的骨骼恢复到正确位置,才会使气血通畅,才会有消除病痛等等一系列好的打坐效果出现。
老子曾说过;“专气致柔,能婴儿呼?”他之所以拿婴儿做比喻,就是因为婴儿的骨骼、筋、膜筋和气血濡养系统都处在正确的位置,所呈现的是柔软状态。
而这句话非常清楚地表明骨正是主,筋随骨而动,而修复功能正好能把骨骼扶正,故此,才有了“骨正筋柔,气血自流”。
来源:排空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