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生化身高考工厂陪读,从大城市到小镇,意外收获爱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3 10:00 3

摘要:“你们机构里那个‘毛刺’,怎么没来早自习?”黄建兴接到女老师的电话时,对方声音尖锐,穿破了背后吵杂的学生背书声,“bounce、bounce、bounce……”“浔阳江头夜送客……”

“你们机构里那个‘毛刺’,怎么没来早自习?”黄建兴接到女老师的电话时,对方声音尖锐,穿破了背后吵杂的学生背书声,“bounce、bounce、bounce……”“浔阳江头夜送客……”

这是位于安徽六安旁边著名的某镇高中。黄建兴就是安徽人,不过他怎么都没想到,在自己26岁这一年会回到老家,并成为小镇上一所托管机构的带教老师。

“‘毛刺’是谁?”黄建兴没明白。“就是那个小瘦子啊!”估计是班主任老师,虽然才早上五点四十五,可她已经中气满满,语气很急迫。黄建兴这才恍然大悟。

“还愣着,快去宿舍看看!要是还在睡,你把他给我叫醒!”班主任老师挂断了电话,黄建兴急忙从临街门市房里出来,向着后面的三层楼小跑过去。那是复读生的宿舍,一楼二楼是男生,三楼是女生。

“兄弟,加个微信”

“毛刺”没在宿舍!黄建兴吓出一身冷汗,这可是自己在失业七八个月后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工作,他甚至为此放弃了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能遇到的同志爱情。

黄建兴是个“小镇做题家”,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还会和这个地方发生什么关联。如果不是2023年弟弟高考失败,如果不是同年他丢了在深圳的工作,如果不是在合肥找工作屡屡碰壁……父母说不如就先陪弟弟去这个小镇复读一年,等弟弟考上一本后,再去找其他的工作也不妨。

六安除了茶叶出名外,这个小城的生活压力不算小。小镇上,陪着孩子复读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妈妈或姐姐,白天孩子们去上课的时候,这些女人都会在附近的小作坊里打零工。

作为一个年轻男人,黄建兴以为这个高考小镇根本没什么让人选择的余地。到这儿的第4天,黄建兴就找到了个托管机构,那里几乎都是女老师,特别需要一个像他这样年轻的、大学毕业的男老师。入职托管机构也是一举两得,可以照顾复读的弟弟,又能赚点钱。可眼下这个被父母交由托管机构代管的“毛刺”怎么没去学校?也没躲在宿舍!能跑去哪里?

黄建兴一头雾水。让他不知所措的还有一股忧虑缠绕上来:自己干了不到半个月,不会因此再失业吧?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是一个陌生号码。“黄老师吗?我是学校的保安,你叫我小彭就行。班主任老师让我过来帮你找学生。”在这所军事化管理的高中,由于压力很大,老师们最怕的就是学生承受不了,学生出现意外对学校来说是大事,也难怪会立刻安排保安前来帮忙。

“他有常去的地方吗?”保安穿着制服过来,竟然是个高个子、身材偏瘦的年轻男人。年纪看起来和黄建兴差不多。黄建兴挠挠头,“我还真不知道,我才来一个礼拜。”“那已经够久了,一个礼拜你还摸不清一个学生去哪里?”小保安有些诧异。

也无怪乎小保安会诧异,这个小镇上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网吧饭店KTV,都被书店、文具店、小饭桌以及各种托管机构和房屋中介取代了。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能跑到哪里?最怕的就是跑出小镇,小镇后面就是山。要是跑进山里可就麻烦了。

黄建兴和小保安在镇子里走了一圈,到处都找不到。黄建兴的汗都下来了。小保安比较淡定,“估计是去鼓捣手机了。”在小保安的带领下,两人去了手机维修店。到了第三家,老板果然告诉二人,“是有一个胖男孩,过来租了一天手机,说是家里有急事。”“应该就在店后打游戏了吧!”小保安冲着黄建新摆了摆手。

两人在手机店后的破沙发上看到了正专心打游戏的男孩“毛刺”。黄建兴先是松了口气,旋即愤怒起来,“你怎么不好好上课,躲在这里玩手机!你这样将来怎么考上大学!”一边说一边准备去抢男孩手里的手机。

保安小彭拦住了黄建兴,他拉着黄建兴的手,“你先别急。”转过头去问“毛刺”,“是不是半月考没考好?”男孩听到“半月考”三个字,忙碌着的手指停了下来。“是不是班主任说什么了?不用管她。她说的都是气话。你只要回去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再也不用搭理她了。”小彭的语气柔和下来,可却一直握着黄建兴的手,两人的手很快都出了汗。

小彭的话发挥了作用。“毛刺”把手机还给老板,乖乖地坐上了电动车的后座。小彭跟黄建兴告别前,想起什么似的,“兄弟,加个微信。以后有啥事也好联系。”

就在当晚十一点半,黄建兴收到了小彭的信息,“你那边忙完了吗?一起喝点?”黄建兴感觉有些意外,可弟弟已经入睡,而自己负责的一个班的学生宿舍也都熄灯。黄建兴想了想,回了条信息,“哪里见?”

“必须有一个是女的吗?”

“咱俩刚认识,你咋觉得我就能陪你出来喝酒?”黄建兴见到小彭,开口就是这句话。

此刻的小镇上,那些动不动就叫“状元”“上岸”“考胜”的书店、文具店正准备关门。面馆也纷纷收起店里的桌子。见两个年轻男人走进店门,烤串店的老板来了句,“兄弟,我们这里十二点打烊。”小彭一副很熟悉的表情,“放心,我们聊一会就走。”

两人一人一瓶啤酒,点了三十块钱的肉串。黄建兴还跟小彭抱怨,这么个小镇,消费可不低。小彭笑着说,消费不低,可收入也和合肥差不多。黄建兴在托管机构,一个月开到了七千多,而小彭这样的保安,在大城市可能就三千块钱,但在这里五千多。

但操心也是真的。在这个有两万多名学生的高中里,总会有难以预防的情况。早恋的概率不大,不过孩子们承受着内心的压力,因为成绩不好而崩溃的情况经常出现。再次接到小彭的电话时,是下午三点多,“你快买瓶可乐过来,有个学生晕过去了。估计是早上没来得及吃早饭,现在低血糖了!”小超市距离校门口还有点距离,黄建兴气喘吁吁地跑了过去。

几次之后,看门的保安都认识了黄建兴。这些年纪在四十岁上下的保安会管黄建兴叫“那个跟小彭关系不错的小伙子”。一个多月后,小彭值夜班巡逻时,电动车的前轮陷进了下水井口,他摔伤了。因为其它的保安也要上班,黄建兴于是主动提出了帮忙。

黄建兴主要是陪小彭去医院换换药。还有就是小彭的电动车在这次事故中坏了,黄建兴把自己骑了没多久的新电动车给他,自己则买了一辆二手的。一次,小彭在去换药的过程中,半开玩笑地对黄建兴说,“咱们俩要是有一个是女的,早就谈上恋爱了。”黄建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马上反问了一句,“必须有一个是女的吗?”小彭笑了笑。

大概十天后,小彭问黄建兴,“那天你不舒服爬上我的床,是不是早就策划好的?”黄建兴反问道,“那你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反应那么强烈?”当然,两人能在一起,还有一个原因:在这个小镇里,像小彭和黄建兴这样年纪的同志比较少见。

两人在一起后,白天小彭不值班就过来跟黄建兴在一起,还会带点吃的喝的。尽管两人在工作上算是认真,但有了感情后的接触,自然会有些暧昧的细节难以遮掩。比如两人点了辣串,小彭吃得满头大汗,黄建新抬手给他擦汗,被小店老板看到,啧啧说道,“幸亏是两个男的,不然还以为谈了恋爱”。又比如学生们上晚自习的时候,他俩在操场上跑步,其间还会有些介于恋人的暧昧与男性好友间的亲密动作。

这样的情况多了,不知道被哪个学生看到了,也不知什么渠道就传进了托管机构。机构主任找到了黄建兴,告诉他要注意个人影响,不要搞那些不知廉耻的事情。说这个话的主任是个快50岁的已婚女性,也许是知道在这个小镇上能找到像黄建兴这样年轻的男托管教师并不容易的缘故,所以也就是口头警告一下。

小彭就没有黄建兴这么好运气了。这件事被反映到学校,学校又把这件事交给了保卫科。保卫科调查了一下,发现不少保安在休息的时候都会出来,但这么做也没违反什么规定。既然法不责众,就要另找一个说辞来处理小彭。

最后结论是,小彭让非校内人员进校,造成了安全隐患。小彭有点埋怨黄建兴,“都怪你,非要到我们学校跑步。你想跑步,就在镇子里跑。”黄建兴后来也受到了处罚,托管机构认为他晚上十一点半熄灯后不认真在学生宿舍监督,而是和小彭出去,罚款二百,理由是不够认真负责。

好在学校很大,这件事只是通过校园广播,作为严格校规的反面教材点到为止。在黄建兴看来,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但那几天,他看到弟弟都觉得有点局促,生怕弟弟听说了这件事,再和父母说什么。

小镇街头

一只安全套

那之后,黄建兴和小彭都收敛了很多。毕竟小彭的妹妹也在高中复读,这才开始几个月,两人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感情影响了弟弟妹妹的高考大事。

可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连面都不见。既然不能去学校,那就只能是小彭找时间从学校出来。小镇几乎所有的书店和文具店在白天都是关闭的,只有到了夜幕降临后,学生们完成了一天的学业,才有时间来逛一逛。为了避免让学生注意到,小彭和黄建兴到了晚上就不再见面。

但毕竟是年轻人,只是白天见面,两人都觉得不够。小彭萌生了让黄建兴也进保安队的念头。黄建兴有些犹豫,在这个高中,很多复读孩子的午餐都是由陪读的家长送到高中的大门口,这些孩子在中午放学后的不到10分钟里站着吃完,再回到教室继续学习。他要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两人成为情侣后,每天中午黄建兴给弟弟送饭的时候,都会给小彭的妹妹也带上一份。尽管两个孩子不在同一个班级复读。但彼此也借这样的机会熟悉起来,偶尔还会交流上一两句。如果黄建兴去了保安队,很有可能会让两个孩子的午餐变得困难。

也就是这几天,托管机构的清扫阿姨发现了问题。那天一早,阿姨就神神秘秘地拎着个黑色塑料袋去找托管机构的主任了。黄建兴看到阿姨小步快跑的模样,还觉得有几分好笑,可等到他拎着饭盒回到托管机构,就被主任叫了过去。

“小黄,我上次跟你谈完,我发现你没有什么改变。自从你来了我们机构,真是出了不少问题。”

见黄建兴一脸的疑惑,主任打开窗户说亮话。她捋了捋头发,下定了决心一样,指了指放在脚边的黑色塑料袋,“你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黄建兴有些疑惑地打开了塑料袋,在用过的纸巾、饮料瓶、小零食包装袋之间,赫然有一只用过的安全套。

黄建兴满脸通红。“你是自己说,还是我问你?”黄建兴本来有点不好意思,一听主任这语气,汗毛都竖了起来,“主任,你啥意思?你觉得这个是我用的?”主任换了一副表情,“我们这儿除了你,就还有两个男职工,一个是食堂的大厨,一个是保安。一个40多,一个50多,难道不是你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还是他们两个老大爷吗?”

黄建兴一时间哑口无言。他吭哧了半天,只吐出一句,“反正不是我。”主任刚才的语气还算温和,听到这句话,立刻变了脸色,“小黄,你这是什么态度?”

见黄建兴不肯说什么,主任坐不住了,她拍了拍桌子,声音也提高了,“小黄,我之前给你留面子,也考虑到你还是年轻人。你领男的到宿舍里,我也没说什么。现在你把用过的这种脏东西扔到我们学生用的垃圾桶里。他们还都是孩子,让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看到了会怎么想?”

主任又说,“毕竟我们也是做教育工作的。你的个人喜好,是不是变态,我不做评价。但如果你现在这个情况影响了我们机构的名声,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那我是坚决不允许的。”眼看着黄建兴的脸越来越红,主任撂下了一句,“我给你一天的时间好好考虑考虑。明天你务必给我一个答复。”

黄建兴有些脊背发凉

小镇毕竟是小镇,风言风语流传的很快。“你们听说了吗?那个机构宿舍里有那种事情。”“什么事情啊?”“就是让你播种啊,让你当播种机呀。”高中生们的娱乐总是这样的,短暂而又直白。黄建兴的弟弟也听说了。

下了晚自习,弟弟回到托管机构的宿舍,开口就问,“哥,我们学校里都说你这个托管机构出问题了。”“别听他们瞎说。”黄建兴下意识回答,“你东西背完了吗?”“哥,你都没问我是出了什么问题,就让我别听他们瞎说。”弟弟一脸不高兴。

黄建兴不想说这方面的事情,但他晚上和小彭偷偷讲了整件事,小彭气坏了,“又不是咱俩用的,你怕什么!大不了就报警!”

到了第二天,主任又找到了黄建兴,问他到底是怎么考虑的。那天晚上小彭情绪稳定下来后,和黄建兴商量了一番,两个人认定口说无凭,要查监控,反正宿舍楼门口就有监控,那几天小彭的确没有去找黄建兴,所以他们也不害怕。

听说要查监控,主任反倒一愣,不过事已至此,该查就查。奇怪的是通过监控并没有看到有非托管机构的老师或者学生出入宿舍。这么说来,这只安全套最后的归属,就是老师内部的问题了。

那天,几个托管机构的老师和主任反复看了两遍监控,最后还是主任发现了问题。她指着屏幕上正在播放的画面说道,“咱们食堂晚上7点就下班了,这个大厨怎么半夜10点多才走?”

主任当着几位老师的面,把大厨喊来。大厨本就是个粗人,见到这番情景,几乎没有挣扎就承认了,原来是他和一位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的阿姨谈起了恋爱。

大厨是不能解雇的,还要给孩子们做饭,还要保证卫生。为了正风气,阿姨被解雇了,这让黄建兴有些脊背发凉。原本那个阿姨干活勤勤恳恳,据说已经在这里干了七八年。可此时却说开除就开除了。几天之内,托管机构里也有一些风言风语。有为托管阿姨被辞退鸣不平的,也有说像黄建兴这样的人都还在继续带学生,怎么不开除黄建兴。

“这件事虽然没有直接波及到你,但你也要想清楚。”本以为这个风波就这样结束了,可过了几天,主任又找黄建兴谈话,“你和那个小保安的事情,现在不少人也知道。我们这个托管机构,对于阿姨的管理都这么严格,更不用说你们俩这样的事情。以前我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我们的托管机构被推倒了风口,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跟你扯上了关系,到时候不要说我不顾情面。”

听完主任的这番话,黄建兴有些心寒。他琢磨着干脆离职。离职申请写好后,黄建兴给自己负责的二十六个学生买了笔记本等小礼物。让黄建兴没想到的是,之前那个调皮捣蛋的“毛刺”蹦了出来,“老师,你这是什么意思呀?”黄建兴解释说自己打算辞职了。“毛刺”立刻说他马上就要高考了,不想换老师,万一考不好怎么办!“毛刺”带着同学们去找了主任。

主任大概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情况,她质问黄建兴,“是不是你让他们这么做的!”还没等黄建兴回答,“毛刺”大声说,“和黄老师没关系!”见孩子们这么坚决,主任急忙答应孩子们,让黄建兴一直带他们到高考结束。

黄建兴在六安的街头

“毕竟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工作保住了,可黄建兴高兴不起来,连他弟弟都说,让他不要干扰自己的学习。黄建兴觉得有点丢脸,可又不想影响弟弟,只好让小彭这段时间先减少见面。一切都以孩子们的高考为重。

黄建兴纳闷为什么这帮孩子会舍不得自己。那段时间,黄建兴内心的压力不小。这个镇子上的路,是弯弯曲曲、细细长长的一条,每到了放学的时间,路上会瞬间从寂静变成无比喧闹。随着高考的临近,两侧的店铺也都挂出了“高考必胜”的条幅,整个镇子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毛刺”是最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在高考前,别的孩子回到宿舍还继续背书,“毛刺”则一脸忧郁。凌晨一点,班上最用功的孩子都已经沉沉睡去了,“毛刺”却在宿舍走廊踱步。同样睡不着的黄建兴纳闷地叫住了他,“是有什么心事吗?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一听这话,“毛刺”的眼圈都红了,“老师,我要是考不上怎么办?”

“怎么会考不上呢?”黄建兴拉着“毛刺”到教师办公室坐下。“老师,我之前在另外一个学校已经复读了一年。可成绩没有太多提高。我爸说这次再考不上,就让我去深圳打工了。”黄建兴听完,打量着眼前这个身高将近一米八的孩子。

“你就是压力太大了。只要正常发挥,你是一定能考上一本的。”黄建兴为缓解“毛刺”的压力,换了一个话题,也是他一直想问的问题,“当时我想辞职,你为啥舍不得我走?”“毛刺”开玩笑似的说,“我爸说他一年让我复读都要花四五万块钱。我想我在这儿都花了这么多钱,我为啥不能说的算?”

缓了缓,“毛刺”才说出了实情,“上次你抓到我玩手机,没有报告学校,你不像别的老师那样上来就批评我。”黄建兴听完,暗想自己不也因为身为同志,常常被人非议。明明不是一件错事,偏偏在很多人口中是见不得人的。想到这里,黄建兴也有些唏嘘,“那老师也要谢谢你,帮老师保住了工作。我们做个约定,等你考上了一本,老师请你吃饭!”

高考很快到来。那两天,黄建兴的弟弟和小彭的妹妹分别回老家高考,“毛刺”也离开了托管机构,去学籍所在地的高中参加高考。整个镇子仿佛回归了平静,高一高二的学生继续在这里上学放学。

紧接着的一个月,高考结束的孩子们开始忙着报志愿。直到此时,黄建兴和小彭才松了口气,难得有一天休息,两人去了市里。六安不大,他们去南门塔转了一圈,又去被当地人称为“红街”的云路街吃饭。小彭夹起一块吊锅牛杂,问黄建兴,“你接下来有啥打算?”

这话把黄建兴问住了。按照之前他和家里的约定,完成了“陪读”的任务,黄建兴就可以去合肥找工作。但此时他已经和小彭在一起了。

“你们不是上个月就可以离职了吗?”小彭见黄建兴不吭声,又跟了一句,“你要是不愿意在托管机构干,就来我们这吧!收入不比在你们那个机构少,而且没那么操心,正常巡逻就行。”黄建兴明白小彭的意思是不想就此分开。

“你一点都不想去合肥这样的大城市吗?”黄建兴有些纳闷。“去了大城市找到的工作不一定适合自己,而且搞不好干个一年半载就失业了。”小彭早就想好了,“在这个小镇,虽说经济不繁华,但上网网购啥都能买到,再加上快递也挺方便。而且在这工作更简单,大家每天都是围着学生的高考,不用想太多。”

小彭的这番话触动了黄建兴。此前他一直觉得如果不去大城市,好像委屈了自己。但在现在的经济情况下,也许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小镇并不是坏事。

让黄建兴没想到的是,决定留下来的自己,再一次陷入了求职困难。鉴于其他的托管机构也听说了他的情况,大家不愿意再接受他。“我们可是教育下一代的地方。”黄建兴难以忘记其中一位负责人讥讽的语气。

最终,黄建兴在市里的一家培训机构找到了工作,同样是教培机构,收入竟比小镇上少了四分之一。但小彭和他商量后,觉得从六安到小镇开车只要四十多分钟,两人可以在休息时去看望对方。休息日的时候一起过情侣生活。两人的着落就这样定了下来。

黄建兴自己没想到,一年前还不想回到安徽的他,兜兜转转后还是留在了小城市生活。“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黄建兴说,“毕竟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来源:彩虹讲述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