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逆向代购”,一场让华盛顿尴尬的消费革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1:06 1

摘要:声明:本文所有内容是在广泛引用网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专业思考与分析进行撰写的。在资料引用环节,我们始终秉持严谨态度,其中超 80% 的信息来源于权威官媒,同时综合了 2022 - 2025 年的最新行业动态及详实的历史数据,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观

声明:本文所有内容是在广泛引用网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专业思考与分析进行撰写的。在资料引用环节,我们始终秉持严谨态度,其中超 80% 的信息来源于权威官媒,同时综合了 2022 - 2025 年的最新行业动态及详实的历史数据,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观点表达上,我们严守中立原则,不偏不倚地呈现事件全貌与分析结论。

2025年4月傍晚,上海浦东机场的免税店门口人头攒动。

一群来自美国的游客推着满满当当的行李箱,箱子里装着五颜六色、玲琅满目的义乌小商品,还不时有人拿着Coach包和最新款iPhone比划着,他们正准备退税。

这样的景象反复出现在微博和各大短视频社交平台上,逐渐成了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独特又讽刺的“打卡胜地”。

根据耶鲁大学的综合调研数据,美国多数中产家庭因关税影响,整体购买力相较三年前缩水了约4900美元。

为应付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一些低收入群体甚至只能减少医疗支出和基础教育预算,各种抗议要求减税或者调整政策的呼声不绝于耳。

美国人出国“扫货”本来以往多是奢侈采购的象征,如今却俨然成了一种“跨国求生术”。

洛杉矶街头,有示威者高举标语牌,写着“关税让汉堡变奢侈品”,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口号火速登上Twitter热搜,成为新的网络玩梗话题。

很多美国普通民众内心叫苦不迭,甚至有人开始思考“美国制造”与“美国消费者”之间耐人寻味的距离

随着物价上涨,越来越多美国人发现只要买够一定数量的中国制造商品,去一趟中国的路费就能“赚回来”。

在巨大的跨境客流需求下,中美往返航班激增至每周100班,有的航空公司为了拼抢市场,甚至把洛杉矶-北京的机票打到只要540美元,这跟正常季节相比简直低得惊人。

美国消费者之所以能把这样的“偷着乐”操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跟中国在过去一年多来推出的一系列新政密不可分。

早在2024年12月,中国扩大了240小时免签措施,覆盖54个国家,且允许游客在10天内跨多个省份大范围活动。

美国游客的数量因此大幅增长。

特别是在义乌这样的小商品集散地,越来越多外国人可以直飞当地口岸,省去了过去还需转机或签证繁琐过程的烦恼。

对于新出台的免签政策,大家的评价几乎如出一辙方便、痛快、贴心

只需要在指定店铺消费满500元人民币,离境时即可享受11%的增值税退税。

如果美国消费者一次性购买了十几个Coach包,用来送礼或转卖。

等退完税,她算了算账,除去往返机票花费,还相当于白赚了差不多4680美元。

义乌小商品这边,有些经营者甚至敢贴出“省70%成本”的宣传标语。

上海作为同时拥有便捷口岸、成熟免税店体系的大都市,自然成了此轮“逆向代购潮”的标志性地点。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接待的境外游客数量暴增至139万,比前一年同期整整多出49%。

许多远道而来的美国大妈们迅速学会了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抢购茅台的热情竟然一点不比国内消费者差。

社交分享平台上,随处可见这群美国团员讨论“哪个APP可以抢到优惠券”,甚至还出现了详尽的“免税购物攻略”小红书笔记。

2024年义乌对美出口总额达到836亿元人民币,其中圣诞用品一口气占据了美国相关市场的75%份额。

更荒诞的是,有数据显示,特朗普竞选时使用的旗帜、帽子乃至助选小物料,约60%都来自义乌,这座小城几乎承担了美国个人及政治宣传品的供应大头。

如今,在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义乌通过不断的品类创新、价格整合、物流提效,牢牢掌握住了全球化时代的商机。

义乌之外,另一支幕后力量是以敦煌网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

2025年初,敦煌网APP在美国区的下载量冲上榜单前列,成为不少美国中小零售商和个人消费者的“必备神器”。

发制品、服装配件、电子零配件销量更是迎来爆炸式增长,比如假发类目的销量据统计暴增671%,以至于纽约不少本地潮人都开始囤中国假发。

数字丝路的盛行意味着外国消费者无需亲临中国就能直接采购海量商品。

中国240小时免签+退税的组合拳又给了那些对批量采购情有独钟的美国顾客新的可能性,他们既能线上下单,又能亲自飞到中国“选货谈价、现场带走”。

这套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购物模式,让很多美国消费者难以回到过去“在本土商场付高额溢价”的状态,更让华盛顿头痛不已。

职业代购成了炙手可热的新兴职业。

有人辞去了在美国的工作,专职往返于中美之间,成日奔波于上海、义乌和广州等地,替客户大量采购所需的商品。

如此频繁地跑动,加上精通物流、清关与退税的门道,“专业代购”们往往一个月就能轻松挣到2万美元甚至更多。

与此同时,货运成本也持续下降。

越来越多的拼柜物流公司提供“一条龙走货”服务,把单箱或小量漫杂的订单统一打包,一路配送到洛杉矶的华人超市,或是直达客户前门。

有人形容,“现在买中国货就像在本地网购一样简单,哪怕你只要十几个小玩意儿,都能享受到非常低的成本。”

很多美国人在频繁的“扫货”旅程中,体会到的远远不只是一种价格红利,更是一连串文化冲击。

从支付方式,到饮食方式,再到娱乐方式,都在中美航线上交汇、碰撞。

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常常感叹,“在中国,你只需要一部手机!”

点餐、打车、住酒店、买水都能跳过纸币或信用卡,而一张二维码就能搞定支付。

更有人写了一篇题为《我在中国的无现金生存实验》的文章,详细记录自己十天免签期间怎么从早到晚只靠手机支付,没有遇到任何烦恼。

这样的体验使许多赴华扫货“顺便旅游”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数字化、移动支付生态有了全新认识

广州茶楼向来享誉世界,如今却抓住了“代购热”做出了新创意,“代购早茶套餐”。

这个套餐里包含十数种经典广式点心,打包完当天空运到纽约或者旧金山,让人在异国他乡也能吃到刚出笼的虾饺烧麦。

更夸张的是,一次空运的毛利率能高达300%乃至更高。

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迎合了不少美国人的猎奇胃口。

一些硅谷码农圈也开始自发组建“广式brunch俱乐部”,甚至在周末通过线上群组集体拼单空运广式早茶。

有人说,这简直是一场“味蕾输出”,折射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2.0版图中的新优势。

除了食品,还有更具“戏剧性”的输出,广场舞。

曾经被调侃为“中国大妈的最爱”,如今却在西雅图、洛杉矶等地兴起了专门的爱好者社团,甚至一度引发当地媒体的关注。

TikTok平台上,各种教学视频的播放量早已突破上亿次。

美国大妈们跳着舞给自己拍短视频,成了当下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跨文化场景。

为了“振兴国产汽车”,特朗普当局对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145%的关税。

结果,精明的商人把深圳的汽车工厂设到墨西哥境内,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门道再运进美国,或是先按零配件走私进来,在本土装配成“改装车”。

这样“灰色化”的进出口操作,让关税补贴毫无存在感。

关税战与高物价让美国本土企业也坐不住了,Costco在中国的采购中心悄然扩张,内部甚至开始考虑直接打通更多低税率港口,让中国产品更加便捷地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

亚马逊上的不少卖家,也在大举迁移到1688平台与中国制造商对接,寻求更低的拿货价。

《华尔街日报》更是以《关税长城坍塌》为题,直接搞了长篇专题,似乎在宣告那道政治意志筑起的关税长城,已然出现了巨大裂缝。

这意味着华盛顿对经济局势的把控进一步弱化,进退两难的宏观处境昭然若揭。

结语

当纽约的家庭主妇在义乌市场讨价还价,当德州的牛仔在微信上预定敦煌网的假发,这场因关税而生的“逆向消费潮”就已突破了单纯的经济范畴。

它让人真正看到了全球化2.0时代的供应链再塑以及文化交融。

中国用240小时免签和离境退税的政策“组合拳”,把华盛顿张牙舞爪的贸易攻击变成了一曲文化渗透的狂想曲。

参考资料:

观象先生2025-04-22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打着采购的幌子,真实目的竟是让美国难堪

来源:医生郭主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