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抛出了一篇重磅报道,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解放军真的动手,有足够的实力在100天内把台军收拾干净,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
2022年,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抛出了一篇重磅报道,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解放军真的动手,有足够的实力在100天内把台军收拾干净,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
这话一出,立马在国际上炸开了锅,讨论声浪一波接一波。报道还提到,台湾自己做过一次民调,结果显示有51%的台湾人觉得,如果真打起来,台军撑不过100天。
这数据听着就让人心里一紧,也难怪印度媒体会拿来大做文章。
这篇报道的作者、印度专家坦美卡丹分析得挺有意思。他提到,俄乌冲突的爆发给全世界敲了个警钟,也让台湾人开始怀疑自家军队到底行不行。
乌克兰有北约撑腰,武器装备和援助源源不断,可面对俄罗斯的攻势,还是吃了不少苦头。这事儿看在台湾人眼里,难免会想:我们这点家底,真能挡得住对岸的解放军吗?
坦美卡丹还点出了台军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兵役制度。台湾的兵役时间从以前的两年砍到了现在的几个月,后备役每年训练就两天,简直跟走过场差不多。
新兵训练不足,后备役拉出来也打不了硬仗,正规军和后备力量的配合更是乱七八糟。这种现状,别说100天,可能更短时间就得露馅。
说到台军现在的状况,真的是让人捏把汗。兵役制度改来改去,新兵还没摸熟枪就得出营,后备役的训练更是形同虚设。
每年“汉光演习”搞得热热闹闹,但每次都能看出毛病一大堆,尤其是城市巷战这种硬仗,台军明显力不从心。演习里暴露的问题年年有,可年年解决不了,实战能力自然让人怀疑。
再看看装备,台军这边基本靠美国供货。F-16战机、爱国者导弹这些听着挺唬人,但数量有限,更新速度也慢得像乌龟爬。
台湾现役部队大概18.9万人,后备役号称200万,可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真拉上战场能顶用多少,谁心里都没底。更别提后勤保障和指挥体系了,漏洞百出,根本没法跟对岸比。
反观解放军,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海军舰艇数量全球第一,空军有歼-20隐形战机,火箭军的东风导弹更是出了名的杀手锏。
网络战、电子战这些高科技领域,解放军也没落下,能力提升得飞快。光看这些硬实力,台军就已经压力山大了。
解放军的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解放军的装备更新换代快得惊人。海军有055型驱逐舰、航母编队,空军有歼-16、歼-20这些先进战机,火箭军的高超音速导弹更是让对手头疼。
指挥体系也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作战能力甩了台军好几条街。相比之下,台军的防御体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空防靠着老旧的装备硬撑,海防更是漏洞百出。
再说训练,解放军的实战化演练从来不含糊。无论是登陆作战还是海空联合打击,动作熟练得像是演了好几遍。
台军这边呢?演习里老出错不说,实战经验几乎为零,真打起来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台湾民意基金会2022年的那次民调,真挺能说明问题。51%的受访者觉得台军撑不过100天,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俄乌冲突让大家看清了一个现实:光靠意志力打不了胜仗,装备、训练、后勤缺一不可。台湾人自己都对台军没信心,这仗还没开打,气势上就先输了一截。
这几年,台海局势越来越紧张,解放军军机军舰绕台几乎成了日常。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杆秤。
加上国际新闻天天播报俄乌战场的惨烈,台湾人难免会拿自己跟乌克兰比一比,越比越觉得悬。民调数据背后,其实是民心在动摇。
国际因素掺和进来,局势就更复杂了。美国靠着《台湾关系法》,一直承诺给台湾提供防御支持。
真打起来,美国可能会派航母战斗群或者战机过来撑场子。
但问题是,美国的战略重心早就转向印太地区,跟中国的博弈越来越直接,台湾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罢了。
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可能掺一脚。日本自卫队最近动作频频,跟美国搞联合军演,摆明了是在针对中国。澳大利亚这边,靠着“奥库斯”联盟,也在加强海军力量。
但这些国家真会为了台湾跟中国硬碰硬吗?不好说。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一场不确定的仗,把自己搭进去。
再说武器供应,美国给台湾的军售虽然不少,但交货速度慢得要命。2023年就有报道说,美国承诺的几十亿美元军援,到现在还没完全到位。
台军手里那点装备,能不能撑到外援到来,还是个大问号。
印度在台海问题上一直挺活跃。《欧亚时报》这篇报道就挺有代表性,既分析了军事对比,也带了点战略意味。
印度战略专家哈什·潘特就建议,印度得抓住机会,通过“四方安全对话”(美日印澳)加强海军和空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在印度洋牵制中国,减轻自己在中印边境的压力。
潘特还提出,印度可以搞点经济和外交动作支持台湾。比如扩大半导体贸易,毕竟台湾的芯片产业全球有名,印度要是能搭上这趟车,经济上能捞不少好处。
再比如通过多边论坛发声,间接帮台湾提高国际地位。这些招数听着挺聪明,既不得罪中国太狠,又能给自己加点筹码。
不过,印度自己心里也清楚,真要卷进台海冲突,风险不小。印度洋离台海十万八千里,海军远洋能力有限,真要跟中国硬碰硬,底气未必够。
加上中印边境问题还没消停,印度更倾向于隔岸观火,捞点实际好处就行。
总的来说,印度媒体这篇报道把台海局势的紧张和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解放军的实力一年比一年强,台军的短板却越来越明显。
民调显示的民心动摇,加上国际社会的各种算盘,让这场潜在的冲突充满了变数。
100天这个时间点听着挺唬人,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可能。解放军的装备、训练和指挥体系摆在那儿,台军的现状大家也心知肚明。
真要动手,速度可能比想象中还快。当然,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事,国际干预、地缘政治、甚至天气都能左右结果。
但有一点很清楚:现在的台海,已经不是谁想拖就能拖得下去的了。
这事儿对整个地区,甚至全球的影响都深远。解放军如果真在100天内拿下台湾,不光是两岸格局大变,亚太地区的权力平衡也得重新洗牌。
美国的影响力会受多大打击?日本、韩国这些邻国会怎么反应?印度又能从中捞到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