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中国?关税战打响后,美印2个骗子在比骗术,让子弹飞会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21:13 2

摘要: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反击,对美国1100亿美元的商品也加了关税,大豆、汽车、飞机这些美国出口大头全中招。从那以后,两边你来我往,关税越加越高,贸易额直线下降。

最近几年,中美之间的关税战那是打得热火朝天,搞得全球经济都跟着晃悠,这场仗从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就正式开干。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也不甘示弱,回手就是一巴掌,双方的贸易关系直接从“友好合作”变成了“你死我活”。

这时候,有人就开始琢磨了:中国这块大蛋糕不好啃了,能不能找个新玩家来顶替它的位置?于是,印度就跳进了大家的视线。

美国和印度这两哥们儿,表面上看着像是“新搭档”,但实际上却有点像两个骗子在互相飙戏,比谁的骗术更高明。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觉得中国占了太多便宜,贸易逆差太大,手里的制造业岗位都被中国抢走了。

于是,他们祭出了“关税大棒”,先是对中国2500亿美元的商品加了25%的关税,理由是中国“偷技术”“不公平贸易”。

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反击,对美国1100亿美元的商品也加了关税,大豆、汽车、飞机这些美国出口大头全中招。从那以后,两边你来我往,关税越加越高,贸易额直线下降。

数据显示,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还高达6598亿美元,到了2022年,虽然因为疫情和供应链问题有所回弹,但实际增长早就被关税拖了后腿。

更别提美国企业了,关税一来,成本蹭蹭上涨,很多公司要么把工厂搬出中国,要么咬牙多掏钱,反正日子都不好过。

中国这边呢,出口美国的商品少了,但也在加速调整,把市场转向欧洲、东南亚,甚至自己内部消化。这场仗打到现在,谁也没真占到便宜,反而搞得全球供应链乱成一团。

美国一看跟中国掐架这么费劲,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找个新伙伴,既能干中国的活,又不那么“刺头”?这时候,印度就成了香饽饽。

为啥?印度人口多,13亿多人,光劳动力就够瞧的;而且英语普及率高,跟美国做生意沟通没啥障碍;再加上制造业成本低,地缘政治上跟中国不对付,简直是“天选盟友”。

2020年疫情一来,供应链断裂,美国更是急了,开始喊“去中国化”,要把制造业拉回自己地盘或者搬到“友好国家”。

这时候,拜登政府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拉拢印度、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想搞个小圈子,把中国挤出去。

印度呢,也很配合,2021年跟美国签了《美印关键与新兴技术倡议》(iCET),说是要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联手干票大的。

但问题是,印度真能取代中国吗?咱得泼点冷水。中国制造业那是几十年攒下来的家底,供应链齐全,效率高得吓人。2022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31%,美国才16%,印度呢?可怜巴巴的2.5%。

别看印度人口多,可基础设施烂得不行,公路铁路三天两头堵,电力还老断,工厂想开都开不顺。更别提政策了,印度政府那效率,办个手续能拖死你,美国企业去了没少吐槽。这么一看,美国想拿印度当“备胎”,怕是没那么简单。

印度这边呢,也不是傻子,知道美国这是想拿它当枪使。不过,它也乐意蹭这波热度,毕竟能跟美国搭上线,对自己经济那是大利好。

过去几年,印度一直在推“Make in India”(印度制造),想把外资拉过来建厂。关税战一打,苹果、特斯拉这些美国大厂还真开始往印度跑。2023年,苹果在印度的产量翻了好几倍,富士康在那边建厂忙得热火朝天。

但印度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它可不想当美国的“代工厂”,老老实实给人家打工。它想的是:借着这股东风,把自己的科技、制造业搞上去,最好能跟美国平起平坐。

2022年,印度政府直接把半导体补贴砸到100亿美元,想在芯片领域分杯羹。可惜,底子太薄,技术人才缺口大得吓人,短期内也就是个“组装厂”的命。

再说了,印度跟美国合作也不是没风险。美国那脾气,谁不知道?今天跟你好,明天翻脸不认人。印度要是真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万一哪天美国又跟中国和解了,印度不就白忙活了?

所以,印度这边的策略也很鸡贼,一边跟美国眉来眼去,一边跟俄罗斯、欧盟这些老朋友保持联系,生怕自己掉进坑里。

说到这,美国和印度这俩玩家还真有点像在“比骗术”。美国这边,打着“遏制中国”的旗号,拉印度入伙,可心里想的无非是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顺便捞点经济实惠。

它嘴上说“合作共赢”,可真到关键时候,谁信它会把核心技术给印度?印度这边呢,表面上装得挺乖,跟美国点头哈腰,可实际上也在算计,怎么从美国手里多抠点好处,还不把自己卖了。

就拿2023年的半导体合作来说,美国嘴上说得好听,要跟印度共建“供应链韧性”,可实际操作中,技术转让那是一拖再拖,印度这边急得跳脚也没用。

反过来,印度也学会了“拖字诀”,对外资承诺一大堆优惠,可落实起来慢得像乌龟,美国企业没少抱怨。这俩国家,一个想空手套白狼,一个想借鸡生蛋,互相都不傻,谁也不肯先掏真心。

这场关税战加上美印的“双人舞”,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没完全显现,就像电影《让子弹飞》里说的,“让子弹飞一会儿”。

短期看,美国消费者日子不好过了,关税一加,进口商品价格涨了不少,通货膨胀都给推高了。印度这边呢,虽然捞了点制造业的订单,可离“取代中国”还差十万八千里,更多是捡了点边角料。

长远看,这场戏要是演砸了,吃亏的还是全球经济。供应链一乱,成本上升,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人。更别提中美要是真掰了,印度又撑不起来,全球贸易那就真成一盘散沙了。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和印度还在互相试探,关税战这把火还在烧,谁也说不清最后会烧成啥样。

来源:羽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