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受移民政策趋严的不确定性影响,多家科技企业已提醒持有工作签证的员工尽量不要离开美国,担心他们在返回时可能会因政策变化而被拒绝入境。
撰稿 Taola | 排版 Kate| 校对 Az
近期,受移民政策趋严的不确定性影响,多家科技企业已提醒持有工作签证的员工尽量不要离开美国,担心他们在返回时可能会因政策变化而被拒绝入境。
此外,有多位律师称,移民局在H-1B和I-140申请中收到了异常补件要求,称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利信息”但却未说明具体内容,仅要求提供住址和打指模。
这是继F签证之后,向H签和绿卡出手了吗?
01
科技大厂建议H1-B员工尽量不要出境
随着签证审批趋严和政策走向不确定,不少在美工作的外国技术人才担忧自身前途与家庭安稳。不少科技公司已劝告持H1-B签证的员工近期不要离开美国,担心他们返美时可能遭拒入境。
律师事务所也发出警告称,美国移民局近期以“危害美国安全”为由,撤销了部分人的签证与绿卡,同时高技能签证的拒签率也恐将再次攀升。
Goeschl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Malcolm Goeschl表示:“我们正在看到大量焦虑与恐慌,政府的动作似乎愈发激进,没人能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硅谷长期依赖的移民技术人才群体深感动荡,而这群人一直被视为美国科技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支柱。
根据2018年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研究,在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中,超过一半由移民创立或共同创立。微软、谷歌、优步、英伟达的CEO都是移民出身。
专家警告,如果削减高技能移民签证,将削弱美国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与其他国家竞争的能力。
H-1B签证现成为了争议的核心。美国每年通过抽签发放约6.5万个该类签证,印度人获签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国和加拿大。
亚马逊是大科技公司中H-1B签证获批数量最多的,随后是谷歌、Meta、微软和苹果。特斯拉也有1,767个H-1B在2024财年获批。
Meta、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均拒绝对此置评,苹果未回应采访请求。
图源:MSN.com
尽管总统曾对H-1B签证表达了正面态度,并未明确表示将取消该项目,但他曾在首个任期内多次批评该签证制度。
移民法律专家指出,当前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对高技能移民构成实质性冲击。现在能够明显感受到了签证审批周期延长,申请人政治立场与社交媒体行为受到更多审查,令不少科技从业者倍感压力。
Menlo Ventures投资人Deedy Das表示,尽管H-1B制度确实存在漏洞,例如部分外包公司涉嫌滥用签证,但若因此彻底废除该项目,将对美国科技行业带来深远负面影响。
事实上,早在总统重返政坛前,关于其移民政策可能收紧的担忧就已蔓延。2024年末,谷歌与亚马逊的法律顾问团队已提醒持签证员工谨慎出境,担心其返美时遭遇入境障碍。数据显示,上一个任期期间,高技能签证的拒签率一度升至15%。
为应对当前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律师们普遍建议持签证者务必随身携带移民相关材料,确保住址和工作信息及时更新,并与雇主和法律顾问保持密切沟通,同时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发言。
Fragomen律所合伙人Audrea Golding强调:“在审查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员工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02
移民局针对H1B、I-140频发奇怪的RFE
近期,多位美国移民律师反映,许多H-1B或职业移民绿卡(I-140)申请人收到了类型罕见的新型RFE(补件通知)。
移民局在这些RFE中称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对申请不利的信息(Adverse Information)”,并要求申请人提供更新后的家庭住址,同时安排生物识别采集(打指模)。
信息截取自Boundless.com
与以往常见的补件内容不同,这类RFE并未聚焦于学历、专业职位(Specialty Occupation)等常规技术性问题,而是要求提供与申请本身无直接关联的个人信息。
更令小伙伴们感到不安和困惑的是,移民局并未在补件中说明其所称“不利信息”的来源或具体内容。但能够肯定的是,过去在H-1B或I-140阶段要求申请人打指模的情况极为少见。
Goel & Anderson律师事务所的律师Vic Goel指出,这类补件通知让雇主和律师都陷入了困惑,因为移民局并未说明所谓“不利信息”的具体性质。
Goel怀疑美国国土安全部可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来自社交媒体或其他政府数据库的非公开数据,对个别申请人进行标记。
就在几天前,Reddit上也有用户发帖表示,自己在申请H-1B延期和I-140职业移民时收到了类似的补件请求。
评论区中,不少人也反映遇到了相同情况,其中有人曾有过违法记录,但此前在办理延期时并未受到影响。
结合近期OPT(学生实习签证)申请人中曾涉及违法行为的处理趋势,有律师推测,移民局可能正在锁定某一类群体——对那些在系统中存在不良记录的申请人进行筛查。
律师普遍建议,申请人不要在缺乏关键信息的前提下盲目配合,尤其是在移民局未明确说明所谓“不利信息”来源及具体内容时,应保持审慎。
根据相关法规,移民局若依据某些不利信息对申请作出不利决定,必须依法向申请人披露该信息的详细内容,并给予其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回应和反驳,以保障申请人的知情权和辩护权。
不少华人收到了RFE:
# 我就收到了,人在美国,我的律所也是要我先不要回应,案例特殊看起来比一般的RFE棘手。我没有过违法记录,但有一次过桥费交迟了。
# 我身边都是在申请H1b和I140时会被要求,没有已经申请过了的人收到。
# 身边真的有不少人收到,以前是140批了之后去打指纹,现在是没有批就收到这个RFE。
# 虽然律师告诉我说先不要做回应,但是也很害怕最后因为没有回应,而遭拒。
# 居然这么多人都收到了,现在是搞完F签证搞H啊!
对于最近一系列的不寻常情况
大家怎么看?工签也在劫难逃吗?
欢迎给我们留言
End
本平台原创内容
来源:旧金山湾区华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