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陈茶事便宜的白茶,成本都节省在哪些地方?看3个细节就够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07:24 2

摘要: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茶里面,有一些是比小陈茶事贵的,有一些是比小陈茶事便宜的。

《1》

一千个人看莎士比亚,能看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人做西红柿炒蛋,能炒出一千盘风味。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便宜的茶总是有便宜的道理的,而贵的茶必定是有贵的理由的。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茶里面,有一些是比小陈茶事贵的,有一些是比小陈茶事便宜的。

贵的那些当中,肯定是有更加高端的,有品质更加好的。而便宜的那些,则是在各项成本上大力节省,才实现的。

今天这一篇,村姑陈就带着列位看官来探讨一番,那些比村姑陈便宜的茶,都便宜在了哪些地方。

把成本都分析透了,列位看官才知道,自己买茶的钱,都花在了哪里。

而花掉了钱,又买到的是什么。

《2》

比小陈茶事便宜的白茶,第一个成本,省在茶青的品质上。

茶青是茶叶的根本,是一款优质好白茶的根基,有了当下的好茶青,才会有未来的好白茶。

可以说,一款白茶,是成也茶青,败也茶青。

当下的茶青,可以按品质不同,分为优秀的,普通的,和差的。

要判别茶青的品质,便先得要弄清楚它的产区、它的管理方式、它的采摘标准、它的生长环境。

好的产区,如太姥山,“温光水汽土”俱佳,出产的茶青价格自然是高的。

又少,又贵。

有人说为什么太姥山的茶青不卖便宜点?

卖便宜点还能轮到普通人去收青么,好东西一旦便宜卖,内部渠道里早就瓜分掉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谁家一旦生了个漂亮女儿,提亲的媒婆早就竞相把门槛踩断,礼金自是争着走高.....出不起彩礼的,怎么可能娶得到美娇娘。

而福鼎其它的茶山,比如某人在直播间大力宣传的“**山”,嗯,福鼎人估计没几个人听说过的,那上面原来是片草场,是林地,本不种茶的。

近些年开荒种起来,年份尚浅。

这种茶青,嗯,跟太姥山上动不动就是解放前种下的老茶树相比,汤水稠糯度上,鲜爽度上,芳香程度上,差了不止一个银河系的距离。

这种地方出产的茶青,别看它也叫“**山”,却是根本不能望太姥山之项背的。

价格便宜,自然不在话下。

树龄浅,品质普通,购买这种地方的茶青来制作白茶,成本肯定省了一大半。

(太姥山上随随便便都是这种老树)

《3》

另外还有一些茶青,并不是福鼎的白茶青,而是从外地运来的。

这种青昨天的文章里已经提过,从外省的山上剪下来,请两千块钱几个当地的五六十岁的老人手工摘下芽叶,用萎凋槽吹两天,干度达到80%,含水量在20%,就运到福鼎来了。

收这种外省青,一斤成本只要几十块钱。

烘干之后拿出来卖,一斤卖八九百,千把块,多的是人抢着要——有了小陈茶事的两千多的白毫银针对比着,这种便宜的针简直是便宜之极,要被抢疯了。

但这种便宜的青做的针,连福鼎的地气都没沾过,何敢自称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请别亵渎了它。

然,这些年,外省针,外地针大量侵占着福鼎白茶的市场,用极度简单的方法来制作白茶,用极度便宜的价格来倾销白茶。

一大帮不太懂白茶,又只看外表,只看价格便宜与否的茶友,无意中便成为了这些外省青,外地青的帮凶。

纵容它们,让它们的产量一年高过一年,挤压着福鼎白茶的市场份额。

殊不知,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如不扼制住,等哪一天,福鼎青基本都不采了——成本太高——大家都去做外地青的时候,茶友们还有好茶喝吗?

列位看官愿意喝剪刀剪下来,几个老人随便摘一摘,放在卫生条件都无法保障的萎凋槽里随便吹一吹,就敢卖你六百块的白茶吗?

别以为你占到便宜了,这种茶的成本50块钱不到。

这才真正是暴利。

《4》

第三种茶青,是年年台刈的掰树茶。

掰树茶是福鼎本地人对这种白茶树的称谓。何为掰树茶?

就是年年都大剪大修,剪到非常短,非常矮,基本上只留个树桩在那里的,小可怜般的茶树。

这种茶树在春茶季采完白牡丹之后,连寿眉都不采,就整树被主人剪掉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因为被剪得非常短,大约只有个桩子站在地里,春风一吹,它身上便千条万枝,生出了无数的嫩枝,长出了无数的嫩芽来。

新生枝条为了抢夺顶端优势,生长会特别快,芽头会爆得特别猛,特别多。

乍一眼看上去,除了那根矮矮的老桩子,几乎全是嫩芽。

这种树采白毫银针太好采了,随便一揪就是一大把,产量非常之高,是普通只修到70公分的白茶树的两三倍。

尤其这些芽头,看上去还白白嫩嫩的,很是漂亮。

成品茶之后,不懂的人一看,哇,这芽头太好看了,一问价格,是小陈茶事的三分之一。

这么便宜,买买买!

但是,冲泡后便会发现,五六冲之后,就没味道了。而小陈家的茶,十二冲之后,还可以再把叶底拿出来放壶里面,煮上两壶。

为何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

盖因掰树茶,年年大修,让更多的嫩梢,分享着同一根树桩输送的养分。

就像20个人分一只鸡腿,每个人还不够咬一口。

但正常修剪的白茶,老叶老枝多,而嫩叶嫩芽少,没有那么多新生的芽头来争抢养分,便使得每一颗芽头,都吃得饱饱的,喝得好好的,睡得足足的,养分丰沛极了。

就像1个人拥有三只鸡腿,天天吃到撑。

两相一对比,自然是正常修剪的白茶树,产量少,品质高。

掰树茶产量高出N倍,品质却差了N+1倍。

有钱买掰树茶,还不如喝白开水。

至少不会纵容这种年年台刈的恶习。

《5》

纸短情长,又到了不够写的时候。

余下的未尽篇幅,明天再继续吧。

今天详述的是,比小陈茶事便宜的白茶,成本都节省在哪里?

写了那些“平价茶”第一个省成本的方法:购买便宜的茶青。

明天会接下去,讲述省成本的第二招:简化制作流程与粗劣制作工艺。

我们明天见~~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