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取消“仅退款”:惩罚坏人,比保护好人更重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15:03 2

摘要:听上去,好像是平台大手一挥,把那个让商家头疼、让一些人“零元购”玩得飞起的规则,给彻底干掉了。

昨天,好多朋友圈里的人,都在转一条新闻:“仅退款”全面取消了。

听上去,好像是平台大手一挥,把那个让商家头疼、让一些人“零元购”玩得飞起的规则,给彻底干掉了。

确实。取消这个当初用来吸引消费者的“利器”,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有一个,是绕不开的:

原本很多本分经营的商家,实在是被仅退款,整的太惨了。

比如,有人连续三次,用不同的理由申请了三个烤箱的仅退款,平台都给他退了。据采访,这里的快递都认识他。因为他,经常仅退款。比如,做运动户外的商家,发的鹅绒服,消费者说收到是棉衣。发的三合一,消费者说收到是一件薄衣,直接仅退款。真不想干了。

(图片来自互联网,上下滑动)

为什么好商家,会被整的这么惨?

因为他们,相对不稀缺。那谁稀缺呢?买家。

在这个流量红利见顶、平台竞争白热化的阶段,留住买家、提升用户体验,成了平台的命根子。

那怎么办呢?平台,就得“拼了命”地去保护买家。而“仅退款”,就是保护买家的一种极端做法。

保护买家,这肯定没错。毕竟,买家是最终买单的人。他们的体验,决定了平台的生死。

但是,这种“一刀切”的极端保护,就给一些坏买家,留下可趁之机。哪怕,这些坏买家,只占买家的1%,但他们利用规则造成的伤害,却100%地伤害到了好卖家。

而与此同时,平台也很难。

因为,它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抉择。看图。

平台想要保护买家,比如仅退款,却让坏买家跟着猛薅羊毛,伤害好卖家;

反过来,平台想要保护卖家,严控退款审核流程,却让坏卖家肆意兜售假货,伤害好买家。

在这个红色的十字之下,好买家和好卖家,都欲哭无泪。

这种情况,我将其称为:魔鬼十字困境。

那怎么办呢?

改。

所以,我们会看到,各大平台,就纷纷开始“优化”仅退款了。

是的。虽然都说,仅退款马上取消,但我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到目前为止,各家平台还没有全部取消。只是最近,都不约而同做了调整。

于是,我试着把一些公开渠道看到的信息,做了汇总。可能不全,供你参考。看图。

什么感觉?有点复杂。好像,都在“修修补补”,试图找个新的平衡点。

那么,平台们这么一改,又是信用分,又是AI判断,又是商家审核。这事,是不是就解决了?

我看,不一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些“优化”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的副作用:它们,可能都抬高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平台们,需要更多人力,开发更复杂的算法。商家,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去举证、去扯皮。消费者,也要理解这些新的的规则。

这么多成本,由谁承担?如果平台的运营成本上升,最后,也一定会以某种形式,体现在商品的售价上,体现在商家的开店成本上。

那么,怎么办?斗胆说说我的看法。

今天电商面临的真正问题,可能并不在于对“好人”保护得够不够、方式对不对。

而在于——对“坏人”的惩罚,太轻了。

如果做坏事的代价几乎为零,再精密的保护体系,也挡不住处心积虑想钻空子的人。而为了防范这一小撮人,却要建立起越来越复杂的系统。

20多年前,也就是2003年,我去德国出差。

随即,我就发现,乘坐地铁,居然不用过闸机,买完票直接就进去了。出站也没有。

我当时就震惊了。这……那谁还买票啊?这不是鼓励逃票吗?

后来,我才明白。他们的逻辑是:

首先,相信大众的善意。

相信大部分人是诚实的,会自觉买票。这样就省去了安装、维护闸机的大量成本,也提高了通行效率。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其次,抽查小众的恶意。

地铁里会有巡查员,随机查票。一旦被抓到逃票,你面临的是巨额罚款,罚到你肉痛,不敢再犯。

靠着这种“相信大众的善意,抽查小众的恶意”的方式,德国地铁的逃票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

这就是:用基于信任的政策,大胆地保护好人;用基于法律的严惩,狠狠地打击坏人。

这套逻辑,或许也是解决“仅退款”困境,乃至所有类似“魔鬼十字”问题的有效方法。

那么,回到电商平台这事儿上。

或许,政策上,可以继续大胆地信任和保护消费者。

比如,保留类似“仅退款”这样便捷的维权通道,让好人维权不难。亚马逊早在2017年就有“Returnless Refund”,他们的经验也表明,绝大多数的退款是正常的,恶意欺诈只是少数。

法律上,必须对恶意行为零容忍,并施以重拳。

对于那些利用规则漏洞进行欺诈、敲诈的“羊毛党”、“职业差评师”,平台不仅要封号、拉黑,更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将其绳之以法。

就像,上海利用“仅退款”骗了9万块钱,最终被判刑的案例。这,才是真正有效的震慑。

(图片来自:上海检查)

只有通过事后的巨大的惩罚,让坏人无从下手,好人才得以被保护,社会的交易成本才会降低。

“仅退款”这事儿的调整,表面上看是电商平台,在解决售后问题。

但它折射出的,可能是一个更普遍的管理困境,一个在复杂环境中维护公平的难题。

你想制定一个完美的KPI体系,试图杜绝所有投机取巧。结果,可能搞得大家束手束脚,内耗严重。真正干活的人,反而被流程困死。你想设计一个万无一失的福利政策,防止有人钻空子占便宜。结果,可能申请流程太复杂,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望而却步。

任何一个环境,如果只想着靠“堵”,往往是堵不胜堵,而且一定会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和效率损失。

所以,与其把大量精力,耗费在设计越来越复杂的,“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规则上。

不如把重心放在,“信任君子,严惩小人”上。

否则,弄来弄去,规则越来越晦涩,交易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可能反而是:

来源:刘润商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