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与外界接触最广泛的器官之一,约70%的免疫细胞聚集于此。肠道内栖息着百万亿级的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共同守护宿主健康,堪称隐藏在肠道中的“秘密抗癌武器”。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与外界接触最广泛的器官之一,约70%的免疫细胞聚集于此。肠道内栖息着百万亿级的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共同守护宿主健康,堪称隐藏在肠道中的“秘密抗癌武器”。
近期,《临床与转化报告》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NCT04264975)揭示,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联合PD-1抑制剂用于抗PD-1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治疗时展现惊人疗效:该联合疗法可有效重塑患者肠道微生物组,进而显著提升临床应答。这场“肠菌+免疫”的双重暴击,让那些对传统免疫治疗耐药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有了新的希望与选择!
▲截图源自“Cell Host & Microbe”
一、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联合抗PD-(L)1疗法:突破PD-1耐药困境,胃癌/肝癌等实体瘤疾病控制率近50%
《临床与转化报告》报道的这项研究(NCT04264975),共纳入13例抗PD-1难治性晚期实体瘤(均为微卫星稳定型,MSS)患者,包括4例转移性胃癌(GC)、4例肝细胞癌(HCC)、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位年龄为60岁(38-76岁)。所有患者均经历过大量前期治疗(中位系统治疗次数10次,4-34次),且在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后进展,其中6例(46.2%)为原发性耐药,7例(53.8%)为继发性耐药。入组后,患者通过结肠镜接受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随后继续或重新使用抗PD-(L)1抑制剂(标准剂量及疗程),直至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
结果显示: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联合免疫治疗在6例患者中诱导了持续的微生物群重塑及临床获益,客观缓解率(ORR)达7.7%(1/13),其中1例达部分缓解(PR);5例病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高达46.2%(6/13),凸显了联合治疗潜力(详见下图)。
▲图源“Cell Host & Microb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其中一例患者的情况,值得广泛关注。患者R7(转移性肝癌,纳武利尤单抗原发性耐药)在首次FMT联合免疫治疗后,仅减缓肿瘤生长;而在二次FMT移植8周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30.5%(图2A和2B,顶部)。并最终实现了部分缓解(PR),肿瘤较首次治疗前基线缩小47.7%(图2A、2B),且免疫应答显著增强。
二、肿瘤患者如何调节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与宿主构建起多层次的共生关系,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宿主为肠道内的微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而肠道菌群不仅参与调节宿主的代谢过程,还有助于塑造宿主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具备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研究表明,饮食干预能在24~48小时内,引起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显著变化,但癌症患者由于口腔黏膜炎、味觉变化和厌食症导致进食困难,因此在癌症患者中实施可能很困难。因此,癌症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肠道菌群。
1、适当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如果摄入足够数量,可以对个人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某些益生菌菌株已被研究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增强免疫反应的潜力,癌症患者服用益生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放化疗的有害影响,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效力,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并可作为癌症治疗的潜在工具,有助于改善结直肠癌、肝癌、肺癌、肾癌等多种癌症的预后。某些指南建议也建议特定患者使用益生菌,如跨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制定的指南等。
2、适当补充益生元
益生元是一类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却能被肠道内有益菌种分解吸收的有机物,常见包括膳食纤维、人参多糖、双歧因子等。研究显示,益生元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改善宿主健康;同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来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功效。益生元与免疫疗法联合,可用于肺癌、肾细胞癌等多款实体瘤的治疗。
3、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
粪便菌群移植(FMT)是从健康个体捐献的粪便中,分离出粪便菌群,以菌液或荚膜的形式,通过内窥镜灌注或胶囊口服的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中,以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恢复微生物的多样性(详见下图)。
▲图源“Curr Treat Options Onc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三、肿瘤患者如何检测肠道菌群?
研究发现,每个人的肠道菌群组成具有独特性,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菌群结构差异显著。肠道菌群检测通过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16S rDNA),可精确解析:菌群种类、数量及丰度分布;评估慢病进展、预警疾病风险;反映癌症患者菌群平衡情况,为个性化“养菌+种菌”方案提供依据,目标包括:平衡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辅助防癌抗癌。
四、小编寄语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部生态的关键“守护者”,与癌症防治紧密交织,恰似为抗癌之战精心构筑的一道 “隐形防线”。通过科学有效的调节举措,不仅能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筑牢根基、添砖加瓦,更能显著提升抗癌及免疫治疗的 “战斗力”,巧妙化解手术与放化疗带来的诸多副作用“难题”,肠道菌群调节也称为了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之后的又一“抗癌新星”。比如上文提到的案例,就再次用数据佐证了粪菌移植在pMMR MSS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疗法中的巨大潜力,可改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的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最后全球肿瘤医生网小编温馨提示,如果癌症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的体重时,需及时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肠外营养支持等。想了解粪菌移植、肠道菌群或定制益生菌更多讯息的患者,可将近期影像和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五、参考资料
[1]Kim Y,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anti-PD-1 inhibitor efficacy in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solid cancers refractory to anti-PD-1 inhibitor[J]. Cell Host & Microbe, 2024, 32(8): 1380-1393. e9.
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abstract/S1931-3128(24)00228-2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