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码首发经济,金融如何助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4 21:09 2

摘要:为持续放大首发经济效应,在《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基础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海关印发《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新增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项措施。

4月24日,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的相关安排。首发经济成为本次聚焦的四大经济领域之一。

4月23日消息,为持续放大首发经济效应,在《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基础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海关印发《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新增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项措施。

在政策助力下,首发经济发展有望提速。分析人士认为,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深化场景服务能力,精准匹配“首发性创新”需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助力提速发展

首发经济是涵盖企业首演首秀、品牌首店、产品首发、展览首展等全链条式发展的综合性经济模式。在政策助力下,其发展有望提速。

近年来,政策层面积极支持首发经济发展。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从中央层面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同月,商务部表示将加快出台推进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

2025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提振消费。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促进商品消费,更加注重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

早在2018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推出首发经济概念“首发上海”,并于2024年、2025年先后两次进行升级,现已形成“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的3.0版。数据显示,2018年5月至2023年12月,上海引进首店5840家,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国首位,并发布了张园、新天地等25个全球新品首发新地标。

3月16日,上海推出10项举措支持“首发经济”,包括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首发进口化妆品快速通关模式、优化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企业服务包”举措等,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首发经济”集聚地。

“真金白银”投入补贴

本次文件出台,将持续放大上海首发经济效应。《措施》明确,要提升展会新品首发能级。对在上海举办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消费品类展会上,举办全球首发新品活动的参展商,按照设计创新、发明专利等维度进行评价,对其展位租赁、展台搭建与设计、宣传推广等实际投入总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50万元的补贴。

此外,《措施》提出,对3月至5月“首发上海”活动期间的展会新品首发活动上浮补贴金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60万元的补贴。

4月24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五五购物节”将是六年来消费补贴政策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届。超千家企业、数千个品牌,将开展1000余项特色活动。首发经济也是本次聚焦的四大经济领域之一。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外品牌认知度较高,也拥有不少企业总部,同时也是时尚之都,新品消费能力较强,加之依托长三角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在首发经济领域拥有较大优势。

商业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首发经济以其时尚、品质、新潮等特征,成为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经济形态。首发经济之所以热门,在于它对经济增长、消费提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庄帅认为,首发效应对消费者刺激作用非常大,考虑到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尝鲜心理,新品对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也比较有吸引力。同时,首发经济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进创新理念更加深入人生,也助力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的进步与应用。

开源证券分析师方光照表示,首发经济有助于推动技术、模式、场景、产品等创新,并形成标杆引领,提升行业消费标准,助力创新扩散。首发经济有望成为推动城市商业发展的新引擎。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显示,当下首发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建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政策层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引导,才能真正发挥首发经济优势作用。未来,首发经济的发展空间巨大,将对零售、旅游、餐饮、传媒、会展等行业产生中长期的积极影响。

深化场景服务能力

首发经济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应打造自身特色品牌优势,有效服务首发经济发展。

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获悉,金融支持“首发经济”需从政策引导、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及生态构建等多维度发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双向赋能。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深化场景服务能力,精准匹配“首发性创新”需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微观主体层面,中国光大集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徐金麟撰文称,建议商业银行围绕首发经济,积极对接各地政策,持续加大对核心商圈商场转型升级和品牌企业入驻发展的融资、结算服务需求的挖掘和客户营销力度。在产品创设上,围绕企业端需求,重点加大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产品供给;围绕消费端需求,重点提供利率优惠、增加额度、推出特色信用卡等消费金融服务。

针对非银金融机构,徐金麟建议,应围绕主责主业,深入发掘业务空间。投资银行应围绕首发经济重点领域企业,加大上市、发债、并购重组等方面支持服务力度。保险公司特别是人身险公司应围绕首发经济消费群体,设计推出具有稳定收益与长期保障功能的养老保险产品,减轻对养老资金储备不足的焦虑。股权投资机构应围绕首发经济细分和潜力领域,积极挖掘相关股权投资机会。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来源:金融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