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科独家品种涨46%,22款1类新药7个新品发力,4款新药上市可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7:55 1

摘要:3款1类新药陆续实现商业化后,创新药已然成为海思科业绩新的增长点。2024年公司营收37.2亿元(+10.9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34%)。海思科以“创新”为内核,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目前有24款新药(22款1类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

3款1类新药陆续实现商业化后,创新药已然成为海思科业绩新的增长点。2024年公司营收37.2亿元(+10.9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34%)。海思科以“创新”为内核,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目前有24款新药(22款1类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7个品种以新注册分类报产在审。

营收净利双增!麻醉新药收入大涨46%

海思科成立于2000年,目前拥有40余个品种的生产批文,覆盖麻醉镇痛、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肠外营养、肿瘤止吐等多个细分领域,包括环泊酚注射液(1类新药)、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1类新药)、考格列汀片(1类新药)、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复方氨基酸(18AA)/葡萄糖(15%)电解质注射液等多个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

4月12日,海思科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4%。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含税)。

从分产品来看,自产产品收入与合作产品相关收入是海思科业绩的两大支柱,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26.29亿元、9.4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0.67%、25.34%。

2024年海思科分产品收入情况


自产产品中,麻醉产品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44.96%,占总营收比重33.1%;肠外营养系产品收入5.1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13.76%;肿瘤止吐产品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44.26%,占总营收比重8.2%。

从具体品种看,创新药成为海思科业绩新增长点:1类新药环泊酚注射液收入同比增长45.6%。目前该药已有3个适应症获批上市,且均已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此外,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考格列汀片上市第一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预计2025年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力军。

海思科于2012年开始自建创新药团队进行创新转型。近年来,公司以“创新”为内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研发力度,立志做全球化差异化创新药。2024年海思科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14.36%,占营收比重达到26.9%。

截至报告期末,海思科在研制剂项目51个,其中创新药26个,改良型新药3个,仿制药22个(上市前19个,上市后3个),主要涉及治疗领域有: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扩容药12个、神经系统疾病药物5个、抗肿瘤药物7个、肾脏/泌尿系统疾病药物3个、呼吸系统疾病及抗过敏药物10个、皮肤及五官科药物6个、镇痛药及麻醉科药物2个、消化系统疾病药物3个、其它系统3个。

22款1类新药出击,猛攻2大千亿市场

2025年以来,海思科新药研发进展不断:HSK41959片、HSK39004吸入粉雾剂、HSK44459片获批临床,其中HSK41959片、HSK39004吸入粉雾剂均为首次获批,且前者已启动I期临床,后者已启动II期临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思科在国内有24款新药(22款1类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均为小分子化学药,涉及THR-β、BTK、EGFR、DDP1、PDE4B、USP1等疾病靶点,聚焦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呼吸系统用药、神经系统药物三大治疗领域。

海思科国内在研新药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化学药+生物药)、神经系统药物(化学药+生物药)市场规模分别超过2200亿元、1000亿元。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聚焦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细分病种,其中高选择性USP1抑制剂HSK39775片已步入I/II期临床,目前全球暂无同靶点药物获批,海思科处于研发第一梯队;处于I期临床的HSK40118片、HSK29116散均为口服Protac小分子药物,分别靶向EGFR、BTK,目前国内外均尚无同类产品进入临床,有望成为“first-in-class”药物。

在呼吸系统领域,2类改良型新药HL231吸入溶液、1类新药HSK31858片均步入III期临床,上市可期。其中,HSK31858是一款口服、强效和高选择性的二肽基肽酶1(DPP1)抑制剂,目前全球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在研药物中,海思科的HSK31858国内进展最快。

神经系统药物聚焦麻醉镇痛细分领域,环泊酚注射液、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已获批上市,HSK21542注射液已提交NDA,适应症包括术后镇痛、尿毒症瘙痒等。

31个品种过评,3个品种备战第11批集采


在仿制药方面,海思科立足于高端技术平台开发高壁垒仿制药,如多腔袋、口服缓控释、吸入剂等。

目前公司有31个品种过评(14个为首家/独家),涵盖9个治疗大类,集中在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9个)、全身用抗感染药物(6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5个)、神经系统药物(5个)等治疗领域。

海思科已过评品种


14个过评品种暂未纳入国采,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利丙双卡因乳膏、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已满足入围门槛,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均达7家以上。其中,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在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6亿元。

品种申报方面,2023年至今,海思科有7个新分类报产品种在审,涵盖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两大治疗领域。

2023年以来海思科新分类报产且在审的品种


目前国内有3家企业拥有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生产批文,该产品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超过20亿元;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36%)注射液目前仅1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2024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增速超过700%。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等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4月24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

来源:米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