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需要列举中国最“能折腾”的企业家,相信史玉柱一定榜上有名。
如果需要列举中国最“能折腾”的企业家,相信史玉柱一定榜上有名。
当年,史玉柱靠着“脑白金”广告洗脑全国。
硬是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印在了几亿人的脑子里。
当年,这句广告被骂俗,被评年度最差广告,甚至连续五年都榜上有名。
谁也没想到,在骂声中他却火了。
产品年年热销,只要电视上播一遍,仓库就清一批,史玉柱就是靠着“被骂”,赚到了真金白银。
不过,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个会打广告的生意人,那就太小瞧他了。
史玉柱这一生,就是在用胆子和命运掰腕子。
别人做生意讲求稳扎稳打,他呢?借电脑、赊广告、押身家、赌未来,哪步不让人心惊肉跳?
他的传奇,还得从小时候讲起。
1
小时候的史玉柱,就是个标准的“熊孩子”。
小学五年级时,在看完《十万个为什么》后,他居然记住了制作鞭炮的配方,一硝、二磺、三木炭,一点不差。
然后他竟然偷偷摸摸在家里鼓捣,竟然真做成了。
点火那天,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把半条街的人都吓得不轻。
从此,他有了个绰号“史大胆”。
但史玉柱可不止会闹腾,他脑袋也灵光得很。
高中时,他就开始迷上了数学,陈景润的故事他听得如痴如醉,梦想有一天也能当个数学家。
后来,他考上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又读了研究生,学历高得让身边人人羡慕。
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安徽省统计局,成了标准的体制内干部,处级干部,放眼望去,仕途一片光明。
如果换成别人,可能会安安心心在体制过一辈子,但史玉柱偏不,他说:“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真没劲。”
于是,27岁那年,他果断选择了辞职,转身跳进了当时机遇颇多的深圳,加入到创业潮的大军中。
家里人劝,领导也劝,谁都拦不住,史玉柱就是要创造奇迹。
2
刚到深圳,史玉柱身上只有4000块钱和一套用软盘装着的汉字处理软件M-6041。
4000块在当时的深圳,顶多够几天吃喝,更别说租办公室、买设备了。
可史玉柱却有自己的杀手锏,就是技术。
他跑到卖电脑的店铺,用嘴皮子成功把老板说服,直言:“电脑我先拿走用,用了赚钱再付你钱!”老板居然同意了。
可只有电脑还不行,得让全国的人知道他这款软件。
怎么办?打广告!
可方法有了,问题也来了,他没钱。
史玉柱没有放弃,他又一头扎进了《计算机世界》报社,死磨硬缠说服广告主任,先打广告,卖了软件再付钱。
最终他竟然成功了,广告也如期投放。
幸运的是,广告一出就火了,电话铃声几乎没有断过,第一笔收入,一万六,虽然不多,但点燃了史玉柱创业的的信心。
几个月后,销售一度破百万,史玉柱也顺利成了深圳IT圈小有名气的人物。
那年,他不过刚刚30岁。
3
很多人觉得,有了第一个小成功,之后就应该稳扎稳打,但史玉柱从来不是稳的人。
他迅速升级软件,开发出更高级的M-6402,还把原本要插卡的汉字处理简化成一块更好用的“汉卡”,顺势打遍全国市场。
史玉柱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人却越来越孤单。
有一天,当他捧着刚拿到的新产品回到家,发现屋子空了,家具没了,餐桌上只留着一张字条,原来妻子走了。
那个陪他住破房子、吃泡面、熬过起步期的女人,选择了离开。
史玉柱后来讲过:“最穷的时候,我们俩也没吵过架,可到有钱了,人却走散了。”
这段感情,从此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
从那以后,他彻底把自己交给了事业,过上了没有家庭,只有梦想的日子。
史玉柱像疯了一样,砸下重金,成立了“巨人公司”,誓言要做中国的IBM。
他跑到美国考察,竟然敏锐发现了保健品的商机,回国后立刻开发了“脑黄金”。
为了打响知名度,他一口气砸了几亿广告费,把脑黄金推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
本以为前途无量,谁知他的一次大胆选择,导致危机又一次找上门。
4
随着房地产热潮来袭,史玉柱又起了新心思,在珠海造一栋70层的巨人大厦,要做地标,要做传奇。
问题是,他只有1亿资金,大厦预算却要12亿,但是史玉柱还是没有放弃。
他靠着脑黄金的收入和楼花预售撑着,一边盖一边卖,像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悬着命。
这一次,史玉柱没有那么幸运,一场暴雨,一次政策收紧,导致资金链断了。
楼没盖成,巨人帝国却倒了,史玉柱欠下2.5亿巨债。
短短的一夜之间,史玉柱从风光无限的首富,成了全国知名的“首富”。
无数人等着看他笑话。
但史玉柱没倒下,他扛着破碎的巨人梦,又从零开始。
随后他走街串巷研究市场,锁定中老年人市场,推出了“脑白金”,还打出一句魔性广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大家笑他广告土,笑他洗脑,可市场的选择却是最好的证明。
脑白金大卖,全国热销,史玉柱仅用短短两年时间,不但还清了巨人的债务,还东山再起,积累了新的财富。
这一次,他学聪明了,藏起了锋芒,分散持股,做幕后老板,做生意不再那么高调张扬。
他投身网络游戏,亲自打游戏测试《征途》,研究玩家心理,最后让巨人网络在游戏圈也打下一片江山。
今天,年过六十的史玉柱收起了曾经的锋芒,他投资银行,力求稳扎稳打,过着比年轻时安静得多的日子。
有人说他“胆子小了”,可史玉柱自己清楚,真正的胆大,不是瞎折腾,而是在最该拼命的时候,全力一搏;在该收手的时候,能稳住心性。
年轻时,史玉柱敢把命赌上,年老后,清醒的他,学会了把命守好。
史玉柱这一生,用一遍又一遍的起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敢于跌倒,更敢于重新站起来;敢于在风浪里拼,也敢于在平静中笑。
这,才是真正的“大富贵”。
来源: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