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期刊鼓励使用主动语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6 16:27 3

摘要:第一个例句简短而明确,直接告诉读者“谁”做了“什么”,你能够立刻联想到动作的发生,因为动词紧跟在主语后面。第二个例句则显得冗长、语义不够明确。而很多科研写作中,为了简洁起见,作者会省略掉执行者,比如写成“Thecells were counted.”。

近年来,像包括Nature 系列在内的期刊纷纷鼓励在适当的位置使用主动语态。原因很简单:被动语态不仅写起来累,读起来也会让人觉得费劲。

举个例子: 主动语态:The scientist counted the colonies.

被动语态:The colonies were counted by the scientist. 省略主语的被动语态:The colonies werecounted .

第一个例句简短而明确,直接告诉读者“谁”做了“什么”,你能够立刻联想到动作的发生,因为动词紧跟在主语后面。第二个例句则显得冗长、语义不够明确。而很多科研写作中,为了简洁起见,作者会省略掉执行者,比如写成“The
cells were counted.”。

这样一来,读者就不得不自行揣测“到底是谁在计数?”虽然答案可能看似隐含在文中,但读者每次都需要自己去填补这个空

久而久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下意识,这样的反复思考都会消耗读者的阅读精力,降低阅读体验,从而使论文显得不够清晰、有力。

因此,随着近年来学界对论文易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简洁、明快的主动语态正越来越受到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青睐。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被动语态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它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我会在接下来一系列的笔记里详细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主动语态,以及什么时候使用被动语态更合适。

来源:小刘的科学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