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76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可能不知道,每一口甜到发齁的糕点,背后藏着的是慢慢坏掉的胰腺。
奶油蛋糕,外表软萌,内心毒辣。大量添加的精制糖和反式脂肪,对胰腺是毁灭性打击。根据《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2020年发布的数据,高糖饮食直接关联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近50%。
胰腺每天忙着分泌胰岛素对抗血糖飙升,长期下来,累到功能衰竭。
千层酥、拿破仑蛋糕,看似轻盈,实则暗藏高油高糖的双重暴击。一块小小的酥皮点心,脂肪含量动辄超过40%。这些油脂,多是反式脂肪酸,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健康杀手”。
2018年WHO明确指出,反式脂肪每年导致全球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反式脂肪同时加剧胰岛素抵抗,胰腺负担翻倍。
奶黄月饼、流心蛋糕,撕开包装时的香气,简直是给胰腺的“死亡通知书”。这些糕点不仅糖量爆表,还富含饱和脂肪。糖和脂肪的双重刺激,让血糖快速飙高,胰腺被迫超负荷工作。
中国营养学会《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内,最好不超过5%。但一块奶黄流心蛋糕,往往就超过了你一天的限量。
夹心派、甜面包,很多人以为比蛋糕更健康,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这些常见糕点里,隐藏着大量高果糖玉米糖浆。这种廉价甜味剂被证实比普通蔗糖更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2019年研究表明,高果糖摄入与脂肪肝、2型糖尿病显著关联。胰腺一次次超负荷分泌胰岛素,最终走向不可逆的衰竭。
马卡龙、小蛋挞、泡芙……精致得让人心动,但每一口都是血糖炸弹。哪怕是小小一块,也可能含有20克以上的糖分,直接冲击你的血糖水平。持续高血糖,让胰腺疲于奔命,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走向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突破5.37亿,且每年新增病例中,饮食因素占比极高。
胰腺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同时也是消化系统的重要成员。过量糖分让胰腺不停加班;高脂饮食加剧胰岛素抵抗,胰腺就像一台没有休息的机器,最终过劳死。
当胰腺功能衰竭,不仅糖尿病找上门,胰腺癌这种致命性极高的恶疾也会悄然降临。中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不足10%,被称为“癌中之王”。
有人说,年轻人新陈代谢快,吃点也没事。但胰腺的伤害是累积性的。小时候的坏习惯,到了中年就会以各种慢性病的形式爆发。而且,儿童和青少年胰腺功能尚未成熟,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品,风险比成年人更高!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超重和肥胖儿童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别等到血糖飙高、身体报警,才后悔当初贪那几口甜。
不是让你彻底戒掉所有甜食,而是要学会聪明选择。优先选择天然的低糖水果,如蓝莓、草莓,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猛踩胰腺的雷区。
偶尔想吃糕点?自己在家做,减少糖和油的使用量,少加工、少添加,才是保护胰腺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尽量避免摄入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与反式脂肪。胰腺只有一个,坏了就回不来。别拿三分钟的嘴瘾,换一辈子的病痛。
资料来源:
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②.世界卫生组织.《REPLACE行动包——消除食品中反式脂肪酸》[EB/OL].(2018)
③.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2021.
④.《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High sugar intake and diabetes risk, 2020.
⑤.中国癌症中心.《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2》[R].
来源:富足原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