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检察机关2024年度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现场展示活动在市检察院举办。经过初审、专家复审,来自全市三级院的16份检察建议进入现场展示环节,共评选出10份“上海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6份“上海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入围优秀社会治理
近日,上海检察机关2024年度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现场展示活动在市检察院举办。经过初审、专家复审,来自全市三级院的16份检察建议进入现场展示环节,共评选出10份“上海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6份“上海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入围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嘉定区检察院就企业违规收取“风险抵押金”问题制发的检察建议获评“上海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这份荣誉的背后
是不断的坚持与突破
让我们揭开光环之下
那些背后的探索、碰撞与成长
因为比结果更动人的
永远是追逐答案的过程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自最高检提出“一取消三不再”后,嘉定区检察院党组敏锐地意识到,深挖典型案例培育,以“育好案”助推“办好案”是切实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有力抓手。
要想把“小案”办成“标杆”,就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问题,把案例培育意识贯穿办案始终,把“三个善于”落实在调查核实、支持起诉、线索移送、紧盯“办复”等各个环节。
正是这份坚持,让这份检察建议实现了治理效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能级跨越,为后续现场展示储备了先天优势。
▲ 央视新闻频道将本案作为“标杆小案”进行专题报道
接到现场展示活动的通知后,嘉定区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部署第五检察部第一时间组建精英团队,在院领导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备赛!
01
统筹整体方向
明确筹备阶段、打磨阶段、演练阶段等任务节点,确保团队运作与整体时间轴对齐一致,让每个环节都精准锚定“打造精品”的核心目标。
02
全流程关键节点把控
多维度锻造展示内容,在打磨演讲稿环节,引导团队突出重点、精简表述,让演讲稿内容既体现专业性、又符合现场展示的传播特点;在演练环节提出加强情感递进、增加互动环节等建议,通过多轮全流程模拟,实现展示效果阶梯式提升。
03
提振团队士气
在全程指导下,团队成员通过每一次修改看到进步,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始终保持昂扬的状态,凝聚起“向最难处攻坚、向最优处对标”的团队精气神。
团队成员团结一心,从线下到线上,以求极致的标准、过得硬的要求精心筹备。付出的汗水藏在一页页被反复批注的稿件里,映在屏幕前并肩作战的身影中。好的成果不是某一个人的灵光乍现,而是每个人把自己那部分做到120分,再拼成完整的拼图。
筹备过程中,第五检察部赵丽作为一名具有“用户思维”的最强辅助,在设计演讲稿和PPT时,始终带着让听众“愿意听、记得住、有共鸣”的目标,从维权困境到治理跃升的叙事张力,画面色调随情节从灰暗向明亮的PPT,带领听众进入一场法治故事的共情之旅。
作为讲述者,第五检察部邓翡斐为了模拟活动真实场景,选择嘉定司法中心会场当做“练兵场”,在里面一遍又一遍地放开胆子讲,从语速停顿、手势落点、目光接触等各个方面,邓翡斐不断再想、再问、再练,让演讲效果从故事起始的娓娓道来到最终的激情澎湃,紧紧扣住听众的心弦。
最重要的一天到来。在活动现场,凭借着深入人心的演讲效果、默契无间的团队配合,嘉定区检察院的展示成果最终脱颖而出。
从讲述者到传播者,以“讲好案”驱动“办好案”,表彰的背后,是办案人的慧眼匠心、团队的通力协作、参与者的不懈努力……荣誉是对过往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鞭策。这段经历赋予我们前行的底气与信念,在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中,高质效办好百姓身边民生小案,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
来源:平安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