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华为面向全球汽车产业重磅发布乾崑智驾ADS 4.0、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0、乾崑车控XMC数字底盘引擎三大核心技术矩阵,以全栈技术创新构建智能汽车新底座,重新定义智慧出行体验。此次发布不仅展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标志着中国
日前,华为面向全球汽车产业重磅发布乾崑智驾ADS 4.0、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0、乾崑车控XMC数字底盘引擎三大核心技术矩阵,以全栈技术创新构建智能汽车新底座,重新定义智慧出行体验。此次发布不仅展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向“软硬一体、全维智能”时代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最新成果,乾崑智驾ADS 4.0以“全场景、真智能、高安全”为核心,实现了从高速到城市场景的自动驾驶能力闭环。其突破性创新体现在三大维度:
感知升级:搭载全新一代乾崑MDC 810 Pro计算平台,算力提升至1024 TOPS,结合4D毫米波雷达与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实现1000米超远距感知与360°无死角覆盖,尤其在雨雪雾等极端天气下,感知精度提升40%。决策进化: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打造的“智能驾驶决策大脑”,通过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可应对复杂城市道路的博弈场景,如无保护左转、加塞车辆避让等,决策响应速度缩短至50毫秒。交互革新:行业首创“AI司机-乘客共驾模式”,通过舱内多模态交互系统,乘客可实时调整驾驶风格(如激进/保守模式),并支持手势控制变道、语音规划路线等自然交互方式。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ADS 4.0的目标是让自动驾驶从技术展示走向真实需求满足,我们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400个城市的无图导航辅助驾驶覆盖。”
作为智能汽车的“数字灵魂”,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0以“空间智能”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车机系统边界:
空间感知重构:通过UWB+雷达融合定位技术,实现厘米级舱内空间感知,可自动识别乘客位置、手势甚至情绪状态,动态调整座椅、空调、香氛等设备。例如,当检测到儿童入睡时,系统会自动切换至静音模式并调暗屏幕。生态无缝流转:基于HarmonyOS分布式架构,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设备可与车机深度联动。用户上车后,导航、音乐、日程等场景自动“流转”至车载屏幕,下车时未完成的通话或视频会议可无缝切换至手机端。个性化服务引擎:搭载华为“小艺智慧助手”5.0版本,支持多模态指令输入与主动服务。系统可学习用户习惯,在早晚高峰主动规划充电路线,或根据健康数据推荐车内空气质量方案。全解耦电控架构:将悬架、转向、制动等系统完全电子化,响应速度达10毫秒级,是传统机械底盘的100倍。配合华为自研的“天璇”域控制器,可实现每秒千次动态调整。智能扭矩矢量控制:通过前后轴双电机独立控制,在冰雪路面等低附着力场景下,扭矩分配精度达1%,显著提升操控稳定性。实测数据显示,搭载XMC系统的车型在麋鹿测试中成绩突破85km/h。预见性能量管理:结合高精地图与AI算法,系统可提前预判路况(如连续弯道、坡道),动态调整悬架阻尼与能量回收策略,使整车续航提升12%。华为此次发布的技术矩阵并非孤立创新,而是通过底层架构深度整合,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例如,ADS 4.0的预测性规控算法可与XMC底盘实时联动,在紧急避障时提前调整悬架刚度;HarmonySpace收集的乘客健康数据,又能反向优化自动驾驶的舒适性策略。
“智能汽车正在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进化,其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全栈技术的协同创新能力。”靳玉志强调。目前,华为乾崑解决方案已与长安、广汽、赛力斯等15家车企达成合作,预计到2026年,搭载华为智能汽车技术的车型将突破100款。
随着此次技术峰会的召开,华为正以“软硬芯云”四位一体的全栈能力,推动智能汽车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当下,这场技术革命或将重新定义未来十年的出行方式。
来源:磐石之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