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多乳腺癌患者对“神药”DS-8201(德曲妥珠单抗,T-Dxd)并不陌生。既往很多觅友在其没纳入医保前,觉得每瓶六千至八千多元的药费太贵,负担不起。但值得庆祝的是,DS-8201今年已正式纳入医保,个人自费从几百到三千元不等,较前大幅降低,更多觅友们因此可以
许多乳腺癌患者对“神药”DS-8201(德曲妥珠单抗,T-Dxd)并不陌生。既往很多觅友在其没纳入医保前,觉得每瓶六千至八千多元的药费太贵,负担不起。但值得庆祝的是,DS-8201今年已正式纳入医保,个人自费从几百到三千元不等,较前大幅降低,更多觅友们因此可以用得起药了。
DS-8201在之前基于DB03和DB06试验结果[1-2]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已有2项适应证*,而在DB09临床试验中[3],DS-8201又展现了新的亮眼数据,有望日后扩增适应证,现在快跟着互助君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具体事项吧!
*:1.既往接受过抗HER2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2.至少一种系统治疗后的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成人乳腺癌患者。
01
最新进展
图源:《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图源:《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
而近期,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宣布[3]其合作的药物DS-8201(德曲妥珠单抗,T-Dxd)与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在DB09研究中,对比现有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紫杉烷+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HP),显著提升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说明了DS-8201未来可能成为一线治疗新选择。
图源:阿斯利康官网
不过,这次试验结果并不完全,只是分享了试验中期阶段的数据,肿瘤治疗的金标准还是要看总生存期(OS),所以让我们共同期待DS-8201(德曲妥珠单抗,T-Dxd)日后的表现吧。
而随着DS-8201进入医保名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姐妹都能负担得起治疗费用。在觅健乳腺癌病友互助群里也有不少姐妹也在互相交流治疗经验。
图源:乳腺癌互助圈觅友
02
DS-8201治疗引起的间质性肺炎
觅友问:什么是间质性肺炎?
觅健互助君:
间质性肺炎是一种影响肺部间质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的炎症和纤维化,会导致呼吸困难和氧气交换障碍。
而它的症状并不特异,轻症患者没啥异常,一般通过肺部CT检查才会发现。而当疾病出现进展时,可能出现干咳、逐渐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以及口唇发绀等,部分还可出观乏力、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
一旦有觅友出现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建议下完善影像学检查,并确诊后启动激素治疗。
觅友问:用了DS-8201,就一定会出现间质性肺炎吗?
觅健互助君:
并不一定!据DB03研究结果显示[4],DS-8201导致的间质性肺炎整体发生率低,约16.7%,大部分症状较轻,一般不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而一旦出现上述进行性加重的症状,及时就医后病情都能得到良好改善。
觅友问:出现间质性肺炎要如何确诊呢?要停药或者吃什么药吗?
觅健互助君:
若怀疑是DS-8201引发间质性肺炎(ILD),首先需要立即停药,结合症状(如呼吸困难、干咳)与用药时间关联性、既往病史,排除感染等其他病因,并完善高分辨率CT(HRCT)、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等检查,必要时多学科会诊,如呼吸内科、放射科、肿瘤科等明确诊断。
而治疗除了DS-8201停药外, 还要根据间质性肺炎严重程度予激素治疗、吸氧、机械通气等处理,之后视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再考虑是否重新给药还是永久性停药。
觅友问:怎么样可以预防用了DS-8201导致的间质性肺炎?
觅健互助君:
一个是在使用DS-8201前需评估患间质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年龄>60岁、吸烟史、肺部病变史、放射线暴露、肾功能不全等,这些人群更要警惕患病的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还有一个是在治疗前进行胸部HRCT及血液检查,治疗期间每9-12周复查HRCT,高风险患者更要密切监测[5]。
03
其他副作用
除了间质性肺病(ILD),还有觅友反馈说用了DS-8201(德曲妥珠单抗,T-Dxd)出现难以耐受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图源:乳腺癌互助圈觅友
所以互助君就DS-8201其他潜在副作用再和觅友们唠一下处理办法,让大家治病的同时更好地应对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不适
■ 恶心、呕吐:建议少食多餐,避免空腹。症状轻微可保守观察,若症状进行性加重,及时就医,医生指导下予止吐药处理,如阿瑞匹坦、格拉司琼等药物。
■ 腹泻:需及时补液(口服补液盐)并监测电解质,可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缓解症状;若每日腹泻次数≥7次,需及时就医并暂停给药。
■ 便秘: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火龙果、香蕉),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 食欲下降:注意高能量高蛋白摄入,蛋白质1.0~2.0g/(kg.d),适当增加脂肪比例。如果营养不良、食欲下降致体重降≥2%需立即就诊,必要时管饲或胃肠外营养。
日常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水分,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电解质。如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和主治医生沟通。
2)血液学毒性
■ 贫血:血红蛋白为成年女性补铁、输血等对症处理。
■ 中性粒细胞下降: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易于感染,建议接受升白针(G-CSF)预防性患者者继续使用;未预防者需评估风险,高风险用广谱抗生素静脉注射,低风险用口服抗生素。
■ 血小板下降:血小板计数<100×10^9/L考虑为血小板减少,不明原因的出血、瘀点瘀斑等情况及时就诊,医生指导下考虑给予rhTPO、重组人白介素-11(rhll-11)或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等治疗。
建议患者日常注意营养支持,监测血象变化。
3)心脏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
■ 心脏毒性:DB03研究显示[6],患者应用DS-8201出现左心室射血功能(LVEF)降低整体发生率低,为2.3%,建议有风险因素的患者*,在医生建议下定期复查心脏彩超。
■ 肝肾功能损害:轻度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起始DS-8201用药剂量,在医生指导下予护肝药(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纠正肾损伤病因(电解质紊乱、发热、血容量不足等)等处理。
*:既往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基线无症状性心脏收缩功能不全(LVEF
想听听专家是怎么讲应对DS-8201副作用的吗?可以点击下方视频哦!
04
总结互动
每种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除疗效外的副作用,但因个体情况差异,出现的症状及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有觅友出现了用药不适,一定不要因此就灰心沮丧从而自行中断或放弃治疗,正确做法是及时就诊,相信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一定可以克服困难的,在击退病症的路上越走越远!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小狮
参考资料:
[1]. Cortés J, Kim SB, Chung WP,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updated results from DESTINY-Breast03,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N Engl J Med. 2022 Mar 24;386(12):1143-1154.
[2].Curigliano G, Hu XC, Dent R,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vs physician’s choice of chemotherapy (TPC) in patients (pts)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R+),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low or HER2-ultralow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with prior endocrine therapy (ET): Primary results from DESTINY-Breast06 (DB-06). 2024 ASCO. LBA1000.
[3].ENHERTU® (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plus pertuzumab demonstrated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vs. THP as 1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News release. AstraZeneca. April 21, 2025. Accessed April 21, 2025. https://www.astrazeneca.com/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5/enhertu-combination-improved-pfs-in-1l-her-positive-mbc.html
[4].Hamilton EP, et al. 2024 ASCO abstract 1025.
[5].德曲妥珠单抗临床管理路径及不良反应处理共识专家组.德曲妥珠单抗临床管理路径及不良反应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中华肿瘤杂志2024;46(4):304-318.
[6].Cortés J, et al. N Engl J Med 2022; 386(12):1143-1154.
来源:乳腺癌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