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剩1只!它是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11:15 3

摘要:该话题讲述了江苏省苏州市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生活着全球极危物种——斑鳖。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不足3只。

4月27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一度冲上热搜榜。

该话题讲述了江苏省苏州市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生活着全球极危物种——斑鳖。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不足3只。

作为淡水龟鳖类进化的活化石,斑鳖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7亿年,而今却濒临灭绝。它的存在见证着生物演化的奇迹,也警示着生态保护的紧迫。

图源:视频截图

中国传统中,龟是“麟凤龟龙“四灵里唯一的现实生物,以其顽强和长寿受人敬畏。

而如今,本土龟鳖类全都处在灭绝的危机之中,其中的代表是斑鳖。

今日我们称为鼋的,是一种巨大的鳖科动物,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但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学者才确定,古人称为“鼋”的动物另有其鳖,学名Rafetus swinhoei

相比今天的“鼋”最明显的不同是,它的头上有醒目的黄黑斑纹,因此中文名斑鳖。

斑鳖|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斑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诸多印记。公子宋想吃郑灵公的鼋肉,产生了“染指”的典故,齐景公的打手古冶子斩杀大鼋,被视为河神。

这也间接说明,斑鳖曾十分常见。斑鳖在中国曾遍及淮河、黄河、长江、红河等流域,而今却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龟鳖类。

斑鳖寿命极长,我们将在很长的时间内,目睹世界上仅存的零星个体的死去,这使它们的灭绝像钝刀子割肉一样痛苦。

2016年,越南还剑湖里的一只斑鳖死亡。背负神剑的斑鳖是越南国家的象征,举国为之哀。

2019年,苏州动物园里,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母斑鳖,在接受人工授精时死亡。

2023年4月,越南同莫湖里的一只野生斑鳖死亡,这是已知唯一确认的母斑鳖。

如今世界上被确认存在的斑鳖,只剩越南宣汉湖里的一只,中国苏州动物园的一只,都是雄性。

斑鳖是大型食肉动物,需要大面积的淡水水体。

农业、工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兴修水利对水文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边的沙洲被淹没,斑鳖的卵要埋在沙子里孵化),都对它们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打击。采砂、旅游景点建设等活动,也在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人们自古视龟鳖类为美味、保健品,或者稀奇宠物,也让斑鳖和许多龟鳖类遭到灭绝性的猎杀。

斑鳖从没有人工繁育成功过。它的一些远亲们,虽然有成功的人工繁育,但数目的增长也没好到哪里去。

许多龟虽然有了养殖业,仍要捕捉野龟来繁殖后代,甚至直接当成养殖龟出售。

更可怕的是,商圈为了牟利,把龟类吹嘘成“带来财富的风水龟”,“治癌症的神药”,而养龟业更是被吹成了日进斗金的“致富经”,一只龟的价格炒到几百万。

梦想一夜暴富的养殖户和商贩疯狂搜刮野生龟,用来出售或者饲养繁殖。

待到泡沫经济萎缩,许多人一夜致贫,野外的龟类种群也成了“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人工饲养甚至可能对种群起到反作用,例如三线闭壳龟(学名Cuora trifasciata),野外种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极危”级,与斑鳖同级。

三线闭壳龟|Cuora, Wikipedia

比斑鳖幸运的是,三线闭壳龟的人工繁育成功了。但养殖户只想让它们生小龟赚钱,并没有考虑基因的纯净,让三线闭壳龟与分布于越南、老挝的丽圆闭壳龟(学名Cuora Cyclornata)杂交。

即使把这些三线闭壳龟放回它们原本的家乡,它们也不是当年的物种了。

中国现存三十三种龟鳖类,其中有三种鳖,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因为信息不足尚未评级(但它们的数量缩减也很明显),其他物种都是“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

一些曾经是最常见的物种,也是危机迫在眉睫,著名的“王八”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易危级,乌龟(Mauremys reevesii)则是濒危级。

如今我们在野外看到的龟,大都是被放生到野外的养殖龟。

来源:北京科技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